经过周国宏的劝说,马得福勉强同意由周国宏去了解情况。
他暂时安顿老人住在自己家里,两父子开始了尴尬的相处。
周国宏通过关系,联系到了马得福老家的乡干部。
令人惊讶的是,对方一听说马家兴的名字,立刻表示那件事早就过去了,当年那个被打的干部因为其他问题早就被开除了,没人会追究马家兴的责任。
“这么说,马大叔可以安全回去了?”
周国宏欣喜地问。
“当然可以,”
电话那头的乡干部说,“不但可以回来,我们还希望他能回来。马老头一个人在家,身体越来越差,我们乡里的人也很担心。”
得到确切消息后,周国宏立即告诉了马得福和老人。
马得福听了,如释重负,但又产生了新的忧虑。
“周总,我在这住了二十多年,已经把这里当成家了。现在突然要回去,我……我有些不知所措。”
周国宏理解马得福的感受:“马大叔,回不回去是你自己的选择。不过,我觉得你爹年纪大了,一个人在家确实不方便。要不这样,你先回去看看,待一段时间,如果觉得合适就留下,如果不习惯,随时可以回来。咱们村永远欢迎你。”
经过几天的思考,马得福终于下定决心,准备和父亲一起回老家。
临行前,全村人都来为他送行。二十多年的相处,马得福早已成为村里不可或缺的一分子。
“马大叔,有空常回来看看啊!”
“是啊,你那手艺没人比得上,以后村里办喜事还得请你回来掌勺呢!”
马得福眼眶湿润,一一和乡亲们握手道别:“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照顾,我不会忘记的。等安顿好了,一定回来看望大家。”
看着马得福和老人坐上前往车站的拖拉机,周国宏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看似简单的家庭团聚,在那个信息不发达、交通不便利的年代,有多少家庭像马家一样,因为各种原因而分离,又有多少人像马长生一样,不惜千辛万苦去寻找失散的亲人?
这件事也让周国宏更加珍视亲情。
虽然他工作繁忙,但从那以后,他更加注重回家看望父母,也鼓励村民们多关心自己的家人。
几个月后,村里收到了马得福的来信。
信中说他已经在老家安顿下来,还娶了个寡妇,照顾老父亲的同时,也有了自己的家。
他在信中特别感谢周国宏的帮助,说如果没有周国宏,他可能一辈子都活在恐惧中,无法与父亲相认。
读完信,周国宏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马得福的故事很快在村里传开,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们从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和,也更加珍视自己的家庭关系。
周国宏借此机会,在村里发起了一个“寻亲助团圆”的活动,帮助那些因各种原因与家人失散的村民寻找亲人。
这个活动得到了广泛响应,不仅在本村,甚至在周边村庄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通过这件事,周国宏深刻认识到:在乡村治理中,除了关注物质建设,也要重视精神层面的需求。
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连接,家庭的和睦稳定,这些都是乡村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
从那以后,村里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全村性的“亲情聚会”,邀请外出的村民回来团聚,增进感情。
这个活动虽然简单,却拉近了人心的距离,增强了村民的归属感和。
马得福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在村里生根发芽,开出了亲情和谐的花朵。
金秋时节,正是收获的季节。村里的稻田一片金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腰,散发着丰收的喜悦。
这一年的收成格外令人期待。
因为在春天播种时,村里进行了一场特殊的“实验”:在一块试验田里采用了新的种植方法,而在相邻的对照田里则保持传统耕作方式。
这是周国宏提出的想法,目的是让村民们亲眼看到新技术带来的差异。
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实验,却因为一个意外的赌约,变得格外引人注目。
事情要从半年前说起。
当时,县农业局引进了一批改良水稻种子和新型肥料,鼓励各村试点推广。
周国宏第一时间报了名,准备在村里开展示范。
消息传出后,村里立刻分成了两派:一派以年轻人为主,支持尝试新方法;另一派则以老农为代表,坚持守旧,不愿冒险。
争执最激烈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刚从农校毕业回来的年轻人李志强,他满腔热血,坚信科学种田是未来的方向;另一个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老农王德明,他种了一辈子地,认为祖辈传下来的方法最可靠。
“什么新种子新肥料,都是骗人的!”
王德明在村委会的院子里大声嚷嚷,“我种了五十年地,什么没见过?前几年那个‘良种’,长出来的稻子还没我们本地种的好呢!”
李志强不服气:“王爷爷,那是因为您不按科学方法种。
新种子需要配合新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是简单地换种子就行的。”
“放屁!”
王德明气得胡子直翘,“种地就是种地,还能有啥新花样?不就是耕田、播种、除草、施肥嘛,祖祖辈辈都这么种,难道还种不好?”
眼看两人越吵越凶,周国宏站出来打圆场:“别吵了!既然大家各有道理,不如这样:咱们拿出两块相邻的田,一块用新方法,一块用传统方法,到秋收时一比较,不就知道哪个好了吗?”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但王德明显然还不满足,他突然提出了一个赌约:
“光比产量没意思。这样,如果新方法的产量比传统方法高出两成以上,我给你们磕头认错;如果不到两成,你们小年轻就得承认是在瞎折腾!”
李志强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挑战:“一言为定!不过咱们得说清楚规则:两块田的面积要一样,土质要相近,只是种植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