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宏让人在每块界石上都刻上了标记,还拍了照片,记录在村委会的档案里。
这样,即使将来界石再被水冲走,也有据可查。
“还有一件事,”
周国宏接着说,“咱们村的水田多年来都有边界纠纷,一到雨季就容易起争执。我建议修一条沟,既能防止雨水冲毁田埂,又能明确各家地界。村里出些砖石,大家出工出力,一起把事情办了,行不?”
李老四和谢老二对视一眼,都点了头。他们虽然平时不对付,但对于能保护自家地界的提议,都是支持的。
就这样,在周国宏的组织下,村民们一起动手,沿着田地的界限修筑了一条排水沟。
这条沟不算大,但起到了双重作用:一是排水防冲刷,二是明确地界。
水田争议的解决,看似简单,却体现了周国宏的智慧:他没有简单地评判谁对谁错,而是回归到事实本身,用客观记录和集体智慧解决问题。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停留在解决当前的纠纷,而是着眼于长远,通过修建排水沟,从根本上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这种“治本”而非仅仅“治标”的思路,在当时的农村还很少见。
大多数干部面对类似的纠纷,往往只是简单地给出一个暂时的解决方案,而不去考虑如何从根本上消除矛盾的源头。
修排水沟的做法很快在村里产生了示范效应。
其他几个经常有边界纠纷的地块,村民们也主动要求修筑类似的排水沟。
一时间,全村竟然掀起了一股修沟热潮。
周国宏顺势而为,将这项工作纳入村里的农田基本建设计划中。
他还进一步提出,不仅要修沟明界,还要整理田块,把原来不规则的小块田地,尽可能整合成规则的大块,既方便耕种,又减少界限纠纷。
这一提议得到了村民的普遍支持。
经过一个冬天的努力,村里的农田面貌焕然一新:沟渠纵横有序,田块规整划一,不仅解决了边界纠纷,还提高了耕种效率和防洪能力。
县里看到这一成果,专门来人考察,随后将这种模式推广到全县。
周国宏也因此受到了表彰,被评为“农田建设先进个人”。
八月的一个清晨,周国宏刚走进村委会,就看见一个陌生的老人坐在门外的石凳上。
老人约莫七十岁上下,穿着朴素但整洁的蓝布衣裳,背有些驼,手里拄着一根光滑的拐杖,神情疲惫却又倔强。
“大爷,您找谁啊?”
周国宏礼貌地问道。
老人抬起头,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希望:“你是周国宏吧?我看你像。我找马家兴。”
周国宏一愣:“马家兴?村里是有个姓马的,叫马得福,不过没听说有马家兴啊。”
“那就对了,马得福就是马家兴。”老人叹了口气,“我是他爹,马长生。”
周国宏惊讶不已。
马得福在村里已经住了二十多年,早已融入村子,成了当地人。
他为人老实,勤劳肯干,平时也不怎么提起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大家都以为他是个无亲无故的孤老头。
“大爷,您别着急,我这就去叫马大叔来。”
周国宏扶老人进屋坐下,给他倒了杯水,然后赶紧去马得福家。
马得福住在村西头一间小瓦房里,平时靠做些零工和种点菜地为生。
周国宏到时,他正在院子里劈柴。
“马大叔,有人找你!”
周国宏喊道。
马得福抬头看了看,脸上没什么表情:“谁找我?”
“是你爹,马长生。”
马得福的斧头差点掉在地上,脸色一下子变得惨白:“他……他怎么找来了?”
周国宏察觉到事情不简单:“马大叔,有什么麻烦尽管说,咱们都是一个村的,好商量。”
马得福放下斧头,长叹一声:“事情说来话长……算了,我跟你去见见他吧。”
回到村委会,马得福一见到老人,表情就变得复杂起来。
“爹……您怎么来了?”
马得福的声音有些发抖。
“兴儿,爹找你找得好苦啊!”
老人激动地拉住马得福的手,“你为什么不回家?娘去世了,家里就剩我一个老头子……”
马得福低下头,不敢看老人的眼睛:“爹,我……我不能回去。”
“为什么?当年的事都过去二十多年了,早就没人追究了!”
周国宏听出了门道:“马大叔,有什么难言之隐吗?需要我回避吗?”
马得福摇摇头:“不用,迟早都是要说的。”他深吸一口气,“其实我的真名叫马家兴,不是马得福。二十多年前,我在老家犯了事,怕被抓就逃到这里,改了名字。”
“犯了什么事?”
周国宏追问。
“打伤了人。”
马得福声音低沉,“那时我在乡里的食堂做饭,有个干部仗着权势,总是欺负我,骂我做的饭难吃。有一次,我忍不住和他争执,一气之下用铲子打了他。后来听说他伤得不轻,我怕坐牢,就连夜逃跑了。”
老人插嘴道:“那事早就完了!那个干部没几天就好了,后来他还被撤了职。镇上的人找了你几年,也都放弃了。现在都过去这么久了,谁还记得啊?”
周国宏看出马得福心里的挣扎,轻声问道:“马大叔,这么多年,你就没想过回去看看?”
马得福的眼圈红了:“想,做梦都想。可我害怕,怕一回去就会被抓起来。我在这里好不容易安顿下来,有了新的生活……”
老人听了,眼泪扑簌簌地落下来:“兴儿啊,你娘走的时候,一直念叨着要见你最后一面。我答应过她,一定要找到你,把你带回去……”
马得福再也控制不住,泪如雨下:“爹,对不起,我是个不孝的儿子……”
周国宏看着这对阔别多年的父子,他决定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
“马大叔,我帮你打听打听那边的情况吧。如果真的没事了,你也该回去看看。这么多年不见,你爹能找到这里,实属不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