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这么个叫林第五的,在“天枢九号”空间站里搞科研呢。这天,他正站在舷窗边摆弄光谱仪,眼角余光突然瞥见舱外飘着一套银灰色的宇航服。他赶紧把目光移到观察窗,就瞧见那套和他一模一样的舱外作业服,正慢悠悠地打着转,那面罩上倒映着地球的蓝光,嘿,就跟他今晨出舱前自拍时的模样没啥两样,这可把他看得一愣一愣的。
正琢磨着呢,耳机里突然传来同事苏芮那电子合成音:“林工,b区生命维持系统又出波动啦!”这时候啊,他们已经在这“天枢九号”空间站里待了43天了,林第五也第五次参加深空辐射实验。他这编号“第五”,老是让他想起父亲临终前一直念叨的“第五轨道”。
林第五穿过那幽闭的环形走廊,想去看看实验舱咋回事。到那一看,好家伙,实验舱的生物识别锁上居然凝结着冰晶。这可是零下180度的冰花啊,在舱内恒温系统里咋可能出现呢?更奇怪的是,冰层下面还封着半张实验日志,那褪色的字迹显示日期竟然是三天前的今天。
林第五心里正犯嘀咕呢,睡眠舱里他都第三次惊醒了。一睁眼,发现自己宇航服左臂多了道暗红色裂痕。他拿镊子夹起裂口处的纤维,放到显微镜下一瞧,竟出现纳米级的六边形蜂巢结构,和父亲遗物里那块“阿波罗18号”纪念章的纹路一模一样。
医疗舱的AI突然用苏芮的声线说话了,全息投影还显示出她瞳孔里的虹膜识别环,那可是1972年阿波罗计划淘汰的款式。这时候,舱里响起一阵一阵的敲击声,好像有人在他们没打开过的密封舱壁里敲一样。
林第五拿着激光切割仪去烧那有异响的地方,金属表面居然渗出黑色黏液,还组成了他父亲的军衔徽章图案。这时候他才发现,空间站外墙的太阳能板排列成斐波那契数列,控制台的倒计时显示着1972.08.16,这日期让他想起父亲书房里蒙尘的《阿波罗18号事故报告》。
再往后,林第五在失重状态下都第七次苏醒了,他的宇航服编号变成了1972年的老式编码。他顺着通风管道爬到废弃的实验区,墙上的血渍居然组成了摩尔斯密码:“你们在月壤中埋葬的,终将从环形山里爬出。”
他在父亲的工作日志里,找到1972年8月16日的记载:“他们说月球菌株需要低温保存,却没人想到陨石坑本身就是巨型培养皿...”日志旁边泛黄的照片上,有个穿着同款宇航服的男人站在月面,背后是还没形成的陨石坑阵列。
林第五带着液氮罐跑到月夜基地遗址,面罩显示屏上的日期开始倒流。他亲眼看着1972年的勘探队在陨石坑边缘架钻探机,那些银色尘埃组成的云层突然变成漩涡,把整个基地都吸进月壤深处。这一回他可看清了,所谓的陨石坑,其实是某种巨型生物蜕下的外骨骼。
到了第43次循环,林第五感觉自己的记忆全乱套了。他一会儿记得2025年的实验数据,一会儿又想起1972年的事故报告,甚至还能闻到父亲实验室里福尔马林混合月壤的味道。有次出舱维修,他看见苏芮的虚拟形象在啃食弹幕,再一看自己宇航服内衬里,躺着一片刻有摩尔斯密码的月岩,内容是“”。
林第五拿着液氮罐去击碎蜂巢结构,银色尘埃居然凝聚成人形,还发出父亲临终前的呢喃:“它们不是外星生命,是我们在月壤里埋葬的...人类病毒。”紧接着,整个陨石坑阵列开始坍缩,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宇航服编号又变成1972年的老式编码。
最后啊,地球轨道空间站的医疗舱里,林第五从冬眠舱醒过来了。他往舷窗一看,月球背面的陨石坑阵列没了,换成了巨大的六边形裂痕。随身记录仪显示最后传输的数据是1972年的生物实验日志,他宇航服内衬里,刻着对应的月岩还在渗出黑色黏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