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宋皇后一如既往地出席了皇宫举办的祭祀仪式。
由皇后带领的后宫女眷们,在宫廷内的祭月堂进行祭月仪式。
宋皇后身穿深青色的翟衣,如同深邃的夜空般,上织十二对翟鸟纹,衣襟侧边和底边皆织金色的小云龙纹。黄色织金彩色云龙纹带束于腰间,以红绿线罗为结,红线罗系带一条,白玉云样玎珰两边,金如意云盖,金方心云板各一边。
这身皇后的礼服穿着极为繁琐,她不到寅时便已起身,由宫女伺候,穿了一个多时辰才穿好。
这身衣服既代表着皇后无限尊敬的身份,也代表着她能够站在后宫权力的顶峰。
宋皇后一身华服,头戴凤冠,手持玉如意站在高处,她居高临下地扫视了一圈底下跪着的嫔妃们。
今日后宫的妃嫔们也全部身着礼服,虽然也华贵非常,但是与皇后的礼服比起来,还是要逊色许多。
淑妃位列妃位之首,此刻心里却大都是不甘愿。
她进宫多年,同样育有皇子,身后也有显赫的家世,一直屈居皇后多年,贵妃的位份明顺帝从未提及分毫。
曲嫔在后宫一直没什么存在感,这次举行仪式,她行为举止也处处小心,生怕出错引来皇后的斥责,将七皇子从身边遣去皇子所。
曾经的三皇子,如今的贤王,当年就是因为先皇后病逝后被遣去了皇子所,无人问津。
孩子是她的命,她还是尽量降低的存在感为好。
宋皇后的目光在扫视到最近得宠的刘贵人身上停住了。
这刘贵人正是那个被皇帝宠幸的宫女,从一个身份低微的尚食局宫女,居然成了新宠的贵人,皇上居然还要直接册封她为妃位,要不是那个已经没有的孩子帮了她······
想到这里,宋皇后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阴毒和怨恨。
这个刘贵人,她必定会给她一些颜色瞧瞧。
仪式过后便设宴赏月,君臣同欢。
明顺帝带着皇后,妃嫔和皇子公主们,同大臣们一同出席。
宋大将军未能归京,宋袭野便代替他父亲的位置坐在了武将的首位。
宋皇后见了,眉间倒是舒展了些。
今日是宫廷宴会,安王,贤王和四皇子,七皇子皆出席,妃嫔们坐在屏风后面。
只有皇后陪着明顺帝坐在主位上。
昭阳公主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见到宋袭野,她心里万分挂念,她派人多次去了宋大将军府,都没有见到人,府里的人说宋袭野离了京,她心里很是失落。
问了母后才知道原来表哥去了江南。
都说江南的女子大都温婉艳丽,也不道表哥身边会不会有女子陪伴······
表哥走了连封书信也没有留给她,昭阳心情低落,郁郁寡欢,做任何事都打不起精神,就连后花园最后的秋千也没有兴趣。
宋皇后见她如此,劝说多次无果,也只得随她。
如今昭阳公主已经到了可以相看驸马的年龄,她也有意在朝中留意那些青年才俊,可是每次她才起了个头,昭阳便一脸不耐烦地跑了。
安王这几个月在府里闭门不出,对外宣称安王在府里每日读书治学。
几个月过去,如今的安王不光看上去气色很好,春风满面,还长胖了许多。
淑妃长相美貌,安王得了八九分,但是如今人一旦发福,再配上那双上挑的双眼,看上去便犹如登徒子一般,让人觉得油腻。
他是第一个出宫建府的皇子,淑妃疼爱他,也暗自补贴了不少。只要圣上不过问,他在安王府比他之前住在皇宫的日子还畅快安逸许多。
今夜几人相见,再加上贤王从潭州回来确实功绩显着,他看贤王的眼神便有些不友好。
四皇子是皇后所出,他一般不去挑衅,但是贤王,他不讽刺几句,他便心里着急。
“三皇弟,几个月不见,看着你着实清减了些,想必是在潭州那处受了大苦,当真是不易。”
亲王的衮服一般为朱红色,安王看向身边的贤王,语气里也带着讽刺。
听到这句话,四皇子瞥了二人一眼,眼神里带着些不耐。
七皇子嘴里含着贤王从潭州带回来的灯芯糕,鼓着腮帮子去听几位皇兄们说话。
“倒是劳烦二皇兄惦记,在潭州一切都好。虽说潭州离京城远些,但是那里风景秀丽,民风淳厚,比起上次皇兄出使的北地倒是别有一番风情,皇兄有时间可以去看一看。”
贤王面色平静,回答安王的问题也回答得滴水不漏。
“离京城那么远,又气候湿热,我平白无故去那里作甚。依本王看,三皇弟在那里待久了,居然觉得潭州那种穷乡僻壤好。”安王一脸嫌弃。
他年后就要去番地,淑妃明里暗里告诉他会给他选个好地方。
虽说他不太情愿离开京城,但是能在自己的地盘吃喝不愁且远离京城,想想也是好的,虽说因为北地那件事,明顺帝对他有些异议,但是总归是他父亲,也不会不管他。
再说安王自己也看得开,经过上次的事情,他迅速转换了思路。
虽说那至高无上的位置人人都想要,但是他思前想后,这件事还是得从长计议,反正父皇没有立太子,他就还有机会,就算立了太子,他贵为长子,也想去争一争。
“三皇兄,潭州真的好吗?为何书上都没有提到过?”
七皇子已经在文华殿读了好几年书,最近他正在学《史记》和《中庸》史记倒还有趣些,就是《中庸》实在晦涩难懂,每次听到太傅讲里面的知识,他都感到非常瞌睡。
如今听到三皇兄讲到他从来没有听过,到过的地方,他也忍不住好奇,于是他睁着大大的眼睛,眼神里带着向往地看向贤王。
如果潭州真的那样好,那等他成年后,便带着母妃去那里,做个闲散王爷。
贤王对这个最小的弟弟总是多一些宠爱,他摸着七皇子的头,一脸耐心地解释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说的便是这个道理,等你再长大些,便可以出宫去看看这片天地,但是,身为皇子,你也要完成每日太傅教与你的道理。
三皇兄自小便对他很好,七皇子听了这番话,心里信服万分,看向贤王的目光里更加佩服和崇拜。
“哼!”
在一边听完全程的四皇子有些不屑,一个不受宠的王爷对另一个不受宠的皇子在这里上演兄弟情深,他可不想与这些人为伍。
眼见大臣们也一一落座,四皇子便走开了。
安王见四皇子走了,也不想在这里待着,他四处转了一圈,走到边上,远远看到等在角落里的淑妃跟前的大丫鬟,安王知道淑妃有事找他。
这段时间,皇后失了孩子,心情不好,他每次想进宫都未果,正好趁着这次机会,问他母妃要点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