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快穿之人渣洗白手册 > 第391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4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91章 下乡的兄弟姐妹们回城了(八零)4

说起去卖春联,家里最积极最高兴的还是几个孩子,毕竟宋沛年给画了大饼,只要卖出去了春联就给他们买糖吃。

八十年代,糖对于不富裕家庭的孩子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吃过午饭后,宋母又让宋沛年写了几个毛笔字,见他的毛笔字写得实在不错,宋母就帮着去买红纸还有墨水。

除此之外,宋沛年还让宋母问问有没有金粉墨水,要是有的话也带一瓶,若是没有的话就去颜料店买一瓶铜金粉和清漆,他自个儿调配。

两个小时后,宋母和宋二姐都大包小包回来了。

按照宋沛年的要求,买回来的红纸也分为了两类,一类是质量好点儿的偏硬红纸,一类是平常红纸。

不过这个时候的红纸全都是一大张一大张的,需要自个儿裁成中意的长条。

宋母带着宋二姐他们裁红纸,宋沛年就被一圈孩子围着调金粉墨水。

一家子干得热火朝天,量尺寸的量尺寸,叠纸的叠纸,裁剪的裁剪。

说起来,裁纸也还是个细活儿,一要尺寸不出错,二要不能有毛边纸屑。

稍不留意,那裁出去的红纸就没用了。

毕竟是拿出去的卖的,讲究的是个美观。

“现在比往年好多了,过年也有年味儿了,日子也好过些,家家户户也舍得几毛钱买副春联回去贴着,这生意应该能做。”

宋母一边将红纸翻来翻去,一边对着身旁的儿媳妇还有女儿嘀咕。

林爱军帮着裁纸,也说道,“谁家都重视过年,就拿我们那地儿来说,以往一年不见个荤腥,过年了都舍得花两个鸡蛋换一副春联来讨个好彩头,三弟这春联准能卖得好。”

宋沛年听到这话,苍白的面庞也浮现几丝喜悦,“希望如此吧。”

家里的桌子上都有杂物,很难铺开长纸用来写春联,于是将宋二姐踩的那叠用来写‘福’字的方纸拿了过来,铺开提笔就开始写。

微微开花的毛笔沾了墨水,又沿着墨水瓶盖处捋了捋,将多余的墨水给压下去。

又拿了一块手掌大的长木头压在了上面纸尖处,缓慢下笔,旁边几个小不点随着宋沛年落笔,嘴巴都长大了。

等到最后一横结束,四个孩子又开始哇~

宋沛年将那张纸递给了大仔,吩咐地十分心安理得,“拿着,等到墨水干了就放到旁边的柜子上。”

随着大仔将那纸给拿起来,旁边裁纸的三个大人也看到了上面的字,林爱军又开始了他的彩虹屁。

宋二姐看着上面的字,倒真像是书上说的,直朴苍老,古拙大度。

怪不得以往每次轮到他做家务的时候,这小子总会说他要写字,看来是下了苦功夫的。

四个能帮忙的小孩儿站成一斜排,宋沛年写完一张就递给大仔,大仔又递给后面的弟弟妹妹,传过去笔墨也差不多就干了,由着最末的大牛放在柜子上。

楷书行书都有写,一张又一张,宋沛年落笔不停,没一会儿就将桌子上的那叠方形红纸给写完了。

宋沛年的手腕都写得酸痛了,几个小孩倒还是意犹未尽。

恰好宋二姐又将那硬红纸给裁了不少方片,宋沛年配着金粉墨水又开始写。

显然用金粉墨水写得更好看,看着就贵气十足。

小孩儿也都喜欢亮晶晶的东西,等墨水干了之后,一个两个都摸了又摸。

天色擦黑之际,宋母突然哎哟一声,“我这记性,猪蹄都忘记炖了,你们一个两个都不提醒我,也不知道现在开始炖,还来不来得及...”

说着就往厨房里跑。

没过一会儿,外出上班的、兼职的、扛大包的也都陆续回来了。

宋父一回来就被宋母指使和林爱军一起用竹竿搭个简易架子,宋大哥和李春惠两夫妻就帮着将最后一点儿纸给裁完。

宋二姐就帮着宋母在厨房里忙活。

宋四妹和宋小弟是最后回来的,看到满屋都铺满了红纸,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了,问道,“这是干啥呢?”

李春惠忙着收尾,抬起头回了一句,“你三哥打算去卖春联。”

“就他?”

宋四妹本想再说两句的,可是瞟到桌子上摊开的那几对写好的春联上,又闭上了嘴。

踮起脚进了自个儿的屋。

宋小弟顺手帮着李春惠还有宋大哥归类裁好的红纸。

无论是硬红纸还是软红纸都裁成了大中小三个尺寸,就看顾客要买哪个尺寸。

被裁好的红纸被分成了六叠,最上面放着横额,还有写好的两叠福字,被宋大哥重在了一起,又垒在了春联上。

晚上的猪蹄被宋母做成了红烧,里面放着土豆块,宋沛年看到端上来的猪蹄,嘀咕了一句,“不是说炖汤吗?”

宋母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想喝汤,那你下午的时候怎么不提醒我去炖?”

宋沛年摸摸鼻子,选择闭嘴。

只有一个不大的猪蹄,宋家人又多,除开宋沛年吃到了两块,其余一人也只吃到了一块猪蹄。

猪蹄炖得软糯,宋沛年吃完两块意犹未尽,眼巴巴看了宋母一眼,宋母反手给他舀了一勺子土豆。

土豆浸满了汤汁,也蛮好吃的,宋沛年又满意了。

饭桌上,又说起了春联的价格,宋沛年专心吃饭,听到宋母的问话,头都不抬,“娘你觉得呢?”

宋母放下手中的碗筷,思索道,“最小的软红纸用毛笔写的两毛钱一副,中号的加一毛,大号的再加一毛。要是想要换硬红纸或是用金粉墨水写的,各加五分钱。还有那个福字,普通纸普通墨水的三分,好纸金粉墨水的就八分。”

宋沛年吃饭的手不停,脑袋里思索了一圈,算了算成本,不连他的劳动付出,算下来有十倍的利润率,宋沛年也就点头表示同意,“我觉得可以。”

饭后,宋母又张罗着换房间的事儿,宋小弟倒还好,一说就同意了。

轮到宋沛年的时候,以为要费一番口舌,没有想到他虽然面上有些不情愿,但是看到大牛还有铁妞手上没有洗掉的红色,还是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