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陵公主让人拿了些东西给四小姐,也是因着太师冯熙当众说了吧。
说大少爷现在可是北魏的王爵,是他们兄弟里头一个了。太师冯熙甚少这么夸儿女一句,尤其是当着府里上上下下。
府上又有大少爷要亲自前往燕地的乐浪王氏,索要母舅家的女儿做妻子的风声。
“先把大哥的,拿出来。”冯清凑头去看石榴手里的册子。
自母亲那里拿来的物品,石榴都造进了册里。
而石榴则听博陵公主说了,也把东西都领了回来,不过,也诧异于四小姐的大方。
她是听公主身边的宫女说的,说魏宫封常氏郡君,乐陵郡君,却是虚衔。封地乐陵,是魏宫天子家游猎的苑,一年到头,上哪里拿税赋物品。
只是贵族头衔。
“也是你二哥冯宝业嫡长子的事情。”博陵公主跟自己女儿提了一下,又说,“是要跟那边说一声。你二哥还是头一次回燕地。然后,就是府上大少爷上门提亲了。”
冯太师年长的儿女都说了好亲事,这个正月里,心情甚好。府里上上下下都看了出来。
博陵公主这次拿了些好东西出来,太师府四小姐冯清心知肚明,也是她这三个哥哥亲事离得近。
没得厚此薄彼。“这把佩剑,且留着,给二哥。”
府上四小姐冯清看一眼,漆鞘青铜短剑,现在北魏正流行。也是扁平短的“肥剑”。
剑,据说,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广黄帝本行纪》云:“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
由此推知,剑之出世极为古远,历史悠久,故后人称之“短兵之祖”。
到了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已成为主要短兵器,士类必有之佩备。
据说,汉初的韩信,虽然贫至无食,也仍然随身携带。
剑,是士的身份象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的乱世,仍然流行。
宝剑赠英雄。
着名的宝剑有干将、莫邪、龙泉、太阿、纯钧、湛卢、鱼肠、巨阙等。
春秋时的龙泉剑,仍有一只藏于故宫,至今仍很锋利,证明中国在剑的制造和使用上,有着很悠久的历史。
还有马。
这时期的士,虽然贫至无食,却不会不要他的武器和坐骑。据说,都是可传家的。
和郡望一样,他的武器他的马,就是他祖宗留给他的名号。冯清也是听祖母姚氏魏母提过,她父冯熙也有。
所以,他是士。
“二少爷呵。”二少爷冯思政是要上魏天子家求娶公主做妻。
好马,自然是不缺的。三位年长的少爷,从马,府上都给备下了。
彩云看一眼,是太师冯熙自燕地得的,那时流行过一段时间的雌雄双剑。在自家小姐七岁生辰,给了她。
另一柄,还是被府上三少爷软磨硬泡的,自冯太师手里讨了去。还给配了个现在流行的漆鞘。
又从四小姐这里讨了她的去,与京城里几个贵公子玩了一阵子雌雄双剑,说是干将莫邪吧。
还回来的时候,四小姐的这柄青铜剑便也多了一个漆木剑鞘,说是他朋友自己做的。
彩云看石榴勾了,又在一旁写着,注明因何取走。
她便说了一句,“这剑给了二少爷也是极好。只是马却是没有,我们小姐只有羊。”
话音一落,不知何故,石榴就笑出了声。而彩云则有些懵,也不知道,在笑什么。
干将莫邪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最早出自汉朝刘向《列士传》和《孝子传》中,后来,由历史上诸多着作摘录和引用。
现如今,最流行的版本为,东晋史学家干宝着录的笔记体志怪小说集《搜神记》中所记干将莫邪的故事。
干将,春秋时期吴国人。是楚国最有名的铸剑师,他打造的剑锋利无比。楚王知道了,就命令干将为他铸宝剑。
铸剑师干将与他的妻子莫邪奉命为楚王铸剑,铸成雌雄双剑,一把剑叫干将,一把剑叫莫邪。
由于知道楚王性格残暴,干将在将莫邪剑献给楚王之前,将干将剑给妻子传给儿子。之后,献上莫邪剑的干将,被楚王杀死。
他儿子成年后,成功完成父亲遗愿,将楚王杀死,为父亲报仇。
此一传说,赞颂了铸剑剑工高超的技艺,宝剑的神采和少年为报父仇的壮烈,批判了楚国国君的残暴。有多种版本的演绎。
“至于三哥。”太师府四小姐冯清沉吟,三哥和她自小一起读书识字,和她的两个哥哥又不同。
“便拿这对彩陶蜂蜜罐吧。”说是洛州官窑里,新出的。
这次太师冯熙当做土仪,命人运回京城,献给天子等魏宫贵人,聊表心意。
其实是想要放在魏宫开设的坊市里。或者说,成为天子赏赐番邦乃至大臣的常备物品。
想到这里,冯清笑着补充一句,“给三哥三嫂拿去,摆家里玩儿。”
这三样东西在册子上都归到一类,也就是差不多价值的好东西。丫鬟彩云看了两眼,这次拿回来的统共也就三两件好东西,自家小姐就这么都送了人。
丫鬟石榴应了一声,在册子上都勾了。冯清却在想,她的哥哥们说是都要上门。
也都是冯太师带着。而她三哥冯宝业的亲事,仍然是落在了魏宫身上。
大概是她母亲博陵公主,近段日子里去魏宫,去得多了。她的公主姐妹们在西宫娘娘冯氏跟前奉承着。
不知怎的,提到西宫娘娘嫁到穆家去的姐妹冯氏。而长乐王穆亮,娶的又是魏宫的中山公主。
便是长乐王穆亮和中山公主的女儿穆氏。西宫娘娘冯氏也乐得承她们的奉承,说好。
府上三少爷冯宝业,便也因缘际会得了门好亲事。
不同于太师府里,喜气洋洋。出了正月,丹阳王府里的事情,便还是被流传了出去。
或者说,魏宫里的一些风声,自会在京师平城里静静发酵。到了三月里,在京城里的宗亲人家便已是尽知。
太师府里的四小姐冯清,也听她的丫鬟石榴在说了。
起因是年前,博陵公主跟女儿冯清说的北魏公主家长里短事,说是彭城公主要驸马丹阳王世子刘承绪守孝的事情。
但能够让平阳公主低头,甚至恼羞成怒,说出她来替儿子给她兄弟尽孝诸如此类的话来。
实是因为丹阳王府世子刘承绪身边的医女有了喜。
却是在天子丧期里。
如今尘埃落定,喜得长孙女。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冯清记得,宫里的先生说过。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礼仪贯穿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礼记》中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乡射,此礼之大体也”。
礼起始于冠礼(成年礼),根本是婚礼,最重要的是丧礼和祭礼,朝礼、聘礼是礼讲求敬的体现,乡礼、射礼是礼讲求和气的体现。
中国人视死如视生,对人死看的十分隆重。当亲人去世之后,都要实行丧礼和葬礼。丧礼和葬礼都体现了对于亲人的敬意。
古人还有一种特殊的丧服设计,不同的亲属,有不同丧服的要求。不同的丧服,对于服丧者的要求都不同,从而来评价晚辈的孝行。
首先,在丧服的设计上,中国古代有五服,分别是斩衰(cui)、齐(zi)衰、大功、小功、缌(si)麻。五服是指服丧之人所穿的衣服,而其中的区别就是做丧服所用布的精细程度。
丧服等级越高,其穿的孝服做工越粗糙,丧服等级越低,做工就越精细。
与自己血缘关系越近,就要服更高等级的丧服,服丧更多时间,穿越粗糙的丧服,来体现自己的哀情。
五种丧服,又有六种丧期之分,分别是三年(斩衰、齐衰)、一年(齐衰)、九月(大功)、六月(殇大功)、七月(小功)、三月(缌麻)。
在所有丧期之中,最重的当是三年之丧,也是古人讨论最多,并且关注细节点最多的。
以一般士人来说,去世三月之后进行安葬。埋葬当天之后,行虞祭之礼。
次日后行卒哭之礼,以吉祭代替丧祭祀,此时,服丧者的丧服就开始减轻了逐步恢复正常的衣服,以提醒服丧者不要过于悲痛,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情。
等过了一周年,就可以基本恢复正常的衣服,只要有点提示的装饰就行了。等到三年之丧满之后,就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生活。
在服丧期间,除了服饰之外,在居住和饮食方面也是有要求的。
居住的要求是“居庐、寝苫、枕块”,也就是居住在临时搭建的比较简陋的房子中,以草为垫,用土块做枕头,睡觉的时候都是和衣而睡。
当然,这是在亲人刚刚下葬的时候。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居住环境和饮食等,是可以随之改变的。
相比先秦儒家先贤于这些外在的衣食住等的规定,于平民百姓更像是教导,就算是到了南北朝时期,人们更看重的其实是源自内心的真实情感。
西汉以来,由于国家对于孝悌制度的提倡,朝廷有举孝廉的科目,孝道成为评价一个人品德的重要标准。其中的关键因素,就是为父母守丧期的长短。
甚至一些人为了赢得美誉,不只行三年之丧,而是要为父母守丧更久。当时守丧越久,在社会上就会赢得更高的评价。因此有一些人,沽名钓誉。
东汉后期青州有个叫赵宣的人,号称为父守丧二十余年,以此扬名。李膺作青州太守时,仔细调查,发现此人丧期中生了五个孩子,便大怒将其下狱治罪。
侧面也说明当时人看重守孝,应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远大于做好了诸如服丧五服、食物和住处等规定的表面文章。
在服丧期间不提倡婚嫁和生育,是因为守孝的人为逝者悲伤,没有心情。
现如今,彭城公主还守着父孝,其驸马丹阳王府世子身边就有了妾室和长女。
北魏宗亲人家,对此多有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