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神探施公 > 第154章 忘忧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刑房内,昏暗的烛火摇曳不定,映得墙面忽明忽暗,仿佛隐藏着无数不可告人的秘密。施公手持一根细长的银针,小心翼翼地挑起俘虏的舌尖。那针尖刚一触碰,立刻泛起一抹幽蓝的颜色,如同被淬了毒的匕首一般,令人不寒而栗。窗外,暴雨如注,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在窗棂上,发出急促的声响,却掩盖不住墙角铜壶那规律而沉闷的滴漏声。

“岭南五毒教的七日断肠散。”施公捻着胡须,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毒每月得用甘草三钱、砒霜一分调和着服,难怪你们的舌苔青得像苔藓。”他的声音冷冽而威严,仿佛能穿透人心。话音刚落,被铁链吊在半空的匪徒突然暴起,他的手腕用力一缩,那看似坚不可摧的铁环竟被褪下了一半,发出刺耳的金属摩擦声。

千钧一发之际,黄天霸迅速反应过来。他反手将腰间的酒葫芦掷出,琥珀色的竹叶青酒如同一条蛟龙,泼洒在匪徒的脸上。那人左眼瞳孔遇酒瞬间显出蛛网状的金纹,看上去诡异至极,仿佛被某种邪术控制了一般。

“大人小心!”赵班头大喊一声,横刀劈向飞来的镣铐。那镣铐带着凌厉的风声,险些击中施公。而施公却不慌不忙,早已退至屏风后,手中不知何时多了一柄乌木戒尺。只见他按下戒尺顶端的机关,三枚浸过麻沸散的牛毛针“嗖”地射出,精准地扎中匪徒颈侧的要穴。那匪徒身形一顿,随即瘫软下来,被众人拖回刑架。

施公突然用闽南语大喝:“洪门五祖在上!”那匪徒毫无防备,右手指节不自觉地蜷成莲花状——这正是天地会拜码头的暗号。屋内众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震惊和疑惑。看来这案子背后牵扯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子时三刻,梆子声刚响过三声,寂静的夜里突然传来驿馆马厩的阵阵嘶鸣。那声音急促而慌乱,仿佛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了。黄天霸心头一紧,踹开房门冲了出去。只见东南角的天空被火光照得赤红如血,一股刺鼻的桐油味扑鼻而来。十丈高的火龙裹着熊熊烈焰,朝着书吏房席卷而去。而那里,正存放着此案的重要案卷和证据。

“护住后窗!”施公大喊一声,裹着湿棉被就冲进了火海。滚烫的青砖在他脚下发出“滋滋”的响声,浓烟呛得人睁不开眼。施公却毫不畏惧,他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洞察力,在火海中穿梭自如。就在这时,他突然瞥见梁柱阴影里寒光一闪,一把淬毒的匕首直奔他刺来。施公眼疾手快,抄起一根烧断的椽子横扫过去,只听“当啷”一声,蒙面人手中的匕首被击飞。

另一边,黄天霸在院中与三名纵火者打得难解难分。那三人身手矫健,招式狠辣,显然不是等闲之辈。打着打着,黄天霸突然发现对方的招式有些眼熟——这不正是白天审讯时见过的衙门皂隶吗?他心中一惊,假装失足跌倒。等刺客扑近时,他猛地扬手撒出一把生石灰。那生石灰遇水即化,发出刺眼的白光和灼热的气温。趁对方眼睛被迷的瞬间,黄天霸反手用火钳挑开其衣襟,果然,那人腰间挂着镶银的江宁织造局腰牌。

直到黎明时分,火势才渐渐熄灭。老仆从废墟里扒出一个烧变形的铜匣,那铜匣虽然已面目全非,但上面的锁扣却依然紧闭。施公让人找来醋水,仔细冲洗匣内的残片。慢慢地,半枚鎏金瓦当显现出来:上面刻着五爪龙纹,栩栩如生,仿佛要腾空而起。可奇怪的是,逆鳞处竟刻着个“慈”字!众人盯着这个字,心中满是疑惑和不解。这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难道与皇宫中的某位贵人有关?

在扬州府库最深处的石室里,施公举着西洋放大镜,仔细查看着前明舆图。那舆图用羊皮卷制成,上面用朱砂画着密密麻麻的记号。黄天霸举着油灯凑过去,突然倒吸一口冷气:“大人,这不是圣上南巡打算住的茱萸湾行宫吗?”只见羊皮卷上,一条红线从扬州一直延伸到长江口,却在崇明岛附近断成了几个零散的点。

施公沉吟片刻,蘸了点水在案上比划着:“你看这墨迹的走向。前面五处标记用的是嘉靖年的松烟墨,颜色深沉而古朴;最后三点却是本朝的徽墨,色泽鲜亮而润泽——也就是说,有人在二十年间,不断补绘这张图!”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时空的迷雾。

两人正说着,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微的响动。黄天霸身形一闪,施展“燕子三抄水”的轻功跃上房梁。可惜他只抓到一片沾着龙涎香的衣角,那衣角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仿佛在诉说着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更诡异的是,府库的三重铁锁完好无损,可存放洪武朝文牍的樟木箱里,偏偏少了一册《永乐大典》残卷。这《永乐大典》乃是明朝的百科全书,珍贵无比。它的失踪无疑给这个案子增添了更多的谜团。

秋决前夜,死牢里突然飘起一阵奇异的香味。那香味浓郁而迷人,仿佛能勾走人的魂魄。等狱卒察觉不对劲时,只见假太子的囚衣下,只剩下一个人形蜡像,心口还插着一支点翠凤钗。那凤钗做工精美,熠熠生辉,竟和宫中密探描述的佟贵妃失窃的首饰一模一样!

施公连夜提审画舫案的幸存者,却发现三个重犯都变得痴傻无比,问什么都答不上来。他们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灵魂一般。仵作剖开其中一人的颅骨,眼前的景象让众人毛骨悚然:脑髓里竟有活虫在蠕动!那活虫身体透明而细长,正在啃食着脑髓。

“这是苗疆的忘忧蛊。”太医颤抖着说,“中了这种蛊的人,只要见过施术者的真容,蛊虫就会啃食掉相关的记忆。这种蛊术极为阴毒,几乎无药可解。”他的话音刚落,众人都不禁打了个寒颤。这忘忧蛊的出现无疑给这个案子增添了更多的恐怖和诡异。

暴雨倾盆的码头上,施公望着漕船远去的桅灯,手里紧紧攥着刚截获的密信。那密信用苏州官造的特供竹纸写成,纸质细腻而柔韧。落款处画着一个三足金乌,那金乌展翅欲飞,栩栩如生。而这三足金乌正是当年崇祯帝贴身侍卫的暗记!

施公站在雨中,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他知道,这场较量远没有结束,更大的阴谋还在后面等着他。这密信到底是谁送的?它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而那三足金乌又代表着什么?一系列的问题在他的脑海中盘旋不去,让他无法安宁。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一名探子匆匆跑来,气喘吁吁地报道:“大人,不好了!刚才有一队神秘人马突袭了我们的粮仓,把粮食都抢走了!”施公闻言大惊失色,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场有预谋的袭击。那队神秘人马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抢夺粮食?难道这与之前的案子有关?

施公来不及多想,他立刻命令黄天霸带领一队人马去追捕那队神秘人马。同时,他也开始仔细分析起这个案子的线索来。从七日断肠散到洪门五祖的暗号;从茱萸湾行宫的舆图到《永乐大典》残卷的失踪;从忘忧蛊的出现到三足金乌的暗记……这一切似乎都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阴谋网。

施公深知,这个案子背后一定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和惊人的真相。他决心要揭开这个谜团,将真凶绳之以法。于是,他带领着手下的探子们开始了艰苦的调查和追捕工作。他们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码头仓库之间,寻找着线索和证据。

终于查到是江宁织造曹寅为了谋反篡位而精心策划的阴谋。他利用洪门五祖的暗号和天地会的势力来制造混乱和恐慌;他派遣手下抢夺粮食和军械来储备力量;他甚至不惜使用忘忧蛊来控制重要人物和消灭证据。

而那个三足金乌的暗记正是曹寅与崇祯帝贴身侍卫之间的联络信号。他们一直暗中勾结,企图颠覆朝廷、夺取皇位。然而,天网恢恢、疏而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