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事务全国峰会闭幕的第二日,宗家三房在京郊密院召开了一场封闭式会议。
会议桌上,投影画面正播放着沈逸辰在峰会闭幕词时那句意味深长的话:
“我不抢风头,我只是把失去的,还回来。”
赵如嵩的手指重重敲着桌面,一字一句:
“这是明着告诉我们——他不但没死,反而在借势上台。”
三房副席赵乾鹤面无表情:“他已经不只是个学生代表,而是个可以引导系统走向的舆论中枢。”
“而这一切的根本……在于他那层神秘的‘沈家旧系身份’。”
赵如嵩目光一寒,缓缓说出一句:
“重启‘沈氏反档计划’。”
话音一落,整个会议室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宗家中层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动用非正式手段,去挖掘沈家被封锁档案里,那些足以颠覆他“合法资格”的禁区记录。
那是十多年前某项“文化政策保护工程”中意外遗留下来的灰档,因当年政改风向剧变,被列为“不可解锁特级资料”。
只要他们能找到一条线索——哪怕只是“实验性人物标签未核销”之类的小失误,便能立即向外释放“合法存疑”讯号,将沈逸辰重新拉入“有争议”的漩涡。
同时,赵如嵩挥手调出一份公函。
发出单位:北湾纪检备案组·三处特审室。
内容极为隐秘:
“沈逸辰,列入预备登记流程‘可审未发’名单,接受后续观察操作。”
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在任何时刻“启动调查预警”,而无须明文解释动因。
一切操作,名为合法,实则清算。
……
与此同时,青创联盟总部·石城。
沈逸辰正站在天台边的栏杆前,接过天机阁送来的一封灰色信封。
内容是来自暗网注册节点的一次“旧密数据请求记录”截取。
发起人伪装得极其高明,绕过了三层技术验证,但在“注册标识环节”出现一处失误,暴露了关联Ip段。
来源地址归属单位:宗家智库·文控组。
沈逸辰翻看完报告,只是淡淡合上信封,笑了笑。
“终于开始动真格了啊。”
林紫然走上来,皱眉:“怎么了?他们又动什么手段了?”
沈逸辰把信封递给她:“他们开始翻我家的老账。”
“那你打算怎么办?”
沈逸辰看向远方,语气却异常轻松:
“我沈家那口老棺材,他们想挖?”
“那我就提前给他们准备点‘陪葬品’。”
他转身进入办公室,拉开书架最底层的一格隐藏抽屉,取出一份封存了多年的硬盘。
硬盘表面贴着三个字母:
K.I.d
“林紫然,通知‘曦光组’和‘旧代预存计划’,我们要重新启动‘数据亡档回查系统’。”
林紫然一惊:“那不是天机阁也不敢动的旧案回路?你疯了?”
“不是疯了。”沈逸辰冷笑一声。
“是他们疯了,非要挖那口坟。”
“那我就让他们见见坟里爬出来的,是谁。”
……
而此刻,宗家正在“旧档调取流程”中,终于成功定位一条编号:
【S-127A|沈家试点孵化对象档案|保护等级:p-9】
屏幕中,隐约可见一段描述:
“沈氏血统子系,经特级文化干预项目育化,存在部分主动行为超量反馈、舆论风格不可控风险。”
赵如嵩眯起眼睛:“你果然不是干净的。”
他拿起电话,只说了一句:
“启动阶段一,制造烟雾。”
“告诉那些记者——沈逸辰,档案不干净。”
……
而沈逸辰却站在会议室投影前,点开硬盘中一段录音:
“……当年若非我们人为将他行为模型压制,他早就进入天级导师筛选名单。”
“他不是产品,也不是试验。”
“他,是那个项目唯一真正‘觉醒’的人。”
沈逸辰看着镜头,自语:
“你想证明我不干净?”
“那我就让你看清楚——我比你想的,还要脏。”
“但我这点‘脏’,足够埋了你整个宗家。”“沈逸辰,真的是我们想象中的‘干净样板’吗?”
这句标题赫然挂在某知名媒体首页头条。
配图模糊而刻意带有年代感,一张沈逸辰少年时的黑白侧面照,被加上了红圈标注,旁边配着一句文字:
“他曾出现在沈家旧实验室的内部通道记录中。”
而文章题目,是一行醒目的大字:
《光环下的灰影》
整整七千五百字的长文,结构严密,用词克制,极其专业地运用了“间接逻辑+模糊引导+引用似是而非旧资料”的组合技。
文中影射:
沈家早年曾涉一桩“文化干预实验室非法数据备份案”;
案件并未正式立案,但在当年引发大量内部关注;
沈逸辰曾是“未授权陪同者”,出现在非法数据转存阶段的某份通道记录中。
虽没有明说他是主导者,但字字紧贴“他知情却未自清”的叙事逻辑。
文章最后一段更是点到为止:
“一位如今主导青年舆论场的代表人物,如果其底色本就不纯……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当下相信的‘青年自治’,从一开始就是系统实验室延伸出的控场程序?”
文章上线后不到一小时,便登顶热搜。
标签齐发:
#沈逸辰非法实验室
#光环人物也有过往污点?
#系统优待下的伪清白
宗家水军团队同步出动,短短三小时内,制造出超过三万个“自发讨论贴”,其中不少甚至模拟普通学生语气:
“一直觉得沈逸辰太神话了,现在看来他就是被系统推出来的‘样板’。”
“是不是早年就有后台?不然哪有这种上升速度。”
“青年代表也该接受审查吧?”
一时间,舆论哗然。
青创联盟官方账号被留言淹没。
甚至有数位未签名的高校学生代表宣布“暂停参与青创平台会议”,理由是“对联盟核心代表资格存疑”。
……
“我真的要掀桌了!”
林紫然愤怒地将手机砸在桌上,弹幕评论上的“实验品”“假代表”“舆论傀儡”等词汇让她眼前直冒火星。
“他们这次下狠手了!”
“不是简单泼脏水,是玩‘结构性污名’,这是要把你从舆论结构上——拔根!”
沈逸辰坐在沙发上,一边喝茶,一边慢悠悠地翻着那篇文章的打印稿。
“文笔还行,逻辑也不差,技术路径写得挺像回事。”
林紫然火大:“你还有心情点评文案?”
“你不回击,舆论会真以为你默认了!”
“学生那边已经开始分裂,你的沉默只会让他们觉得心虚!”
沈逸辰放下茶杯,随手合上稿纸,望向窗外的阴天,语气平静到近乎冷漠:
“狗叫的时候,不要和它抢吠。”
“要做的,是等它咬出主子。”
林紫然一愣:“你已经知道是谁了?”
沈逸辰轻轻点头。
“天机阁技术组刚刚反馈——这篇文章原始发布路径是境外节点转发,但服务器定位却最终绕回了——”
他摊开一张地图。
“——京圈某文化传媒工作室,注册名:‘策言组’。”
林紫然瞳孔微缩。
“他们不是宗家外包的写稿舆情事务所?专门做‘合法毁誉’项目?”
沈逸辰嘴角微扬,露出一点凉薄的弧度:
“这次,他们干脆把脏活干到了明面上。”
“所以我要做的,不是辩解。”
“而是让这只狗,咬出宗家血味的时候——连带撕破他们的脸皮。”
……
与此同时,宗家会议室。
“首波情绪反馈成功,‘光环下的灰影’已引发信任断层。”宗家智控小组长汇报道。
赵如嵩冷冷点头:“下一步准备‘匿名补充证据链’,制造出两份伪档口供。”
“这次,他不可能洗得清。”
“我们给他戴上的,不是脏帽子。”
“而是——可疑的政治身份。”
……
当晚,沈逸辰在直播中轻描淡写回应:
“我看到了那篇文章。”
“它很长,也很用心。”
“但写它的人忘了一个小问题——”
“你能用逻辑证明我的‘脏’,我就能用数据证明你的‘假’。”
“别急,我不会打你。”
“我要让你——自己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