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朝廷收到急报。京城东南方向的咢州忽然出现了大批的山匪,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消息传来,整个朝野一片哗然。如今边疆安稳、天下太平怎么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匪徒?
“皇上,臣以为此事必须严惩,且速战速决,否则唯恐事态恶化,于朝局不利。”御史大夫卢令出列进言。
兵部尚书宗敬听后也出列:“皇上,卢大人所言极是,臣附议。”
军器监程风程大人也出列:“皇上,臣也附议。”那些武器都生锈了,是时候拿出来磨一磨了。
“臣等附议。”
“……”
接着又有几位武将站出来,同意出兵剿匪。
当然也有个别觉得小题大做的,认为匪徒不过尔尔,当地的驻军就可解决,无需朝廷再派人马。
湛澈端坐于龙椅上,看大家说的差不多了,看了一眼最前方的四位王爷。先问了问湛容:“荣王以为如何?”
湛容是支持剿匪的,最好皇上能派他去,这样他不仅可以拥有军权,还可以建功立业,离那个位子就更进了一步。
“回父皇,儿臣以为既然当地发来急报求援,想来这批匪徒不一般,当地府兵无法应对。所以儿臣认为朝廷应该发兵给予重创,以儆效尤!”
嗯,湛澈点了点头,又问湛倾城:“成王的意见呢?”
湛倾城冷酷的脸上毫无波澜,清冷的说了句:“儿臣没有意见。”
湛澈听后皱了皱眉,心说百官面前你就不能多说点,说点好听的?让大家也看看你成王的能力?装装样子都不会啊,真是!
湛澈无奈的叹了口,最后也不问了,直接拍板出兵剿匪。
只是这人选吗,须得好好考量一番才行……
又是一番激烈的讨论后,皇上下令:“秦哲。”
“末将在!”
“命你率五千精锐骑快马前往咢州剿匪,务必尽快查清原因扫除匪患,不得有误!”
“是,末将遵旨!”秦哲领命。
皇上又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湛倾城,继续下令:“成王也跟着一起去吧,可从旁协助秦将军。”
“是。”湛倾城脚步未动,声音毫无起伏的躬身领命。
其余三位王爷对于皇上的决定表情各异。
荣王羡慕的神色中略带一丝嫉妒。父皇也太偏爱老四了,什么好事都想着他。
应王低垂着的目光闪了闪,不知在想些什么。
平王则是无所谓中带了一丝庆幸。他不喜舞刀弄枪,这样的事情他躲还不及呢,才不想去掺和。
就这样,秦哲那边用了两日时间准备粮草和挑选人马,于第三日带着五千人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同行的还有成王湛倾城及其部下率领的五百六卫军,和杨武精心挑选的成王府护卫百余人。
这些人不归秦哲调遣,只负责保护成王的安危。
秦哲看着那前呼后拥的成王车队不由得咋了咋舌。啧啧~这哪像是去剿匪啊,看着像是去郊游好吗!
他其实不太理解皇上的用意,区区一个小山匪用得着成王的大驾?搞得他这打仗之余还得分心照顾这位皇上的心头肉。
是的,如今文武百官哪一个看不出来皇上对这位新找回来的儿子格外的宠爱?那恨不得将一切好东西都给了人家的样子,甚至让百官担心他们的皇上会不会哪一天直接不顾一切的将皇位也给了对方。
哎!皇家的爱是把双刃剑啊。没看成王隔三岔五的就被迫害一下?用脚丫子想想也知道是因为什么。只希望这次不要因此而节外生枝吧!秦哲叹息!
湛倾城无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有本事就放马过来!如此枯燥无味的生活,正好需要一些调味品来宣泄!
就这样大军一路平安顺利的进入了咢州地界。
咢州属于山岭居多的盆地平原。东、北、西三面环山组成一个大大的盆地,南面则为开放的平原。此次匪患严重的地方正好在咢州的东南方向。那里是山脉和平原的交接地,可谓是进可攻退可守,不得不说这些匪徒很会选地方啊。
大军穿过险隘的山道,一路向东南进发。
刘闻骑在马上,看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峰问道:“老大,这次他们又搞什么幺蛾子?为什么让你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剿匪?”
“老大”是三人商讨后最终定下的称呼。叫“成王”、叫“将军”都略显生疏,叫阿陌又显得没有规矩。最后商量来商量去又恢复了小时候那样,称湛倾城为“老大”。
对于这次剿匪,在刘闻看来,这是京城的那些家伙们奈何不了老大了,才想出了这么一个调虎离山的计来。
有同样想法的还有沈理和常远:“是啊,老大,这只带五千人马看着也不像是要打大仗的样子啊。”
湛倾城目视前方,轻轻说了句:“这次是父皇的意思。”
哦?沈理皱眉,皇上干嘛无缘无故的让成王离京?
湛倾城没有再说什么,盯着远处那黑压压的山峰不知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