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收到曹植的信,不用打开,便猜到信中又是对镇江老辕的赞美之词。
一打开,果然:“孙将军亲启:近来拜读镇江老辕的三部英雄大作,在下心中激动万分。镇江老辕笔下人物包罗万象,莽汉可爱,英雄忠良,实乃天下人的镇江老辕也。”
就问孙权烦不烦。
答案是孙权不厌,相反,他还得十分乐意充当这个中间人去传话。否则,曹植这个狂热粉丝说不定会直接去找袁夫人。
可孙权又受不了袁夫人看信后的反应,袁夫人一定在偷偷窃喜吧。
“哎!” 孙权只能怪曹操。老曹这次退兵回去,能不能好好管管儿子?能不能让曹植做个理智的粉丝?
但以曹操以往对曹植的管理方式来看,孙权觉得指望曹操管好曹植,不太现实。曹植不来骚扰袁夫人,就已经算是有修养道德情操了。
曹植又一次明目张胆地向孙权表达对其妻袁夫人的敬仰,难道曹植不知道袁夫人已经生子,多了为人母的身份吗?
的确,美人的魅力不会因嫁作人妇或生育而削减。孙权承认,自家袁夫人魅力非凡。
曹植自然也听说孙权之妻袁夫人诞下嫡子的消息,曹植简直为袁夫人感到高兴:“袁夫人太了不起了!我得找份珍贵的礼物送给她,还要给孩子准备一份更珍贵的礼物!”
曹植为袁夫人和孩子准备的满月贺礼,是一把珍贵的梧桐木七弦琴,以及一套可书写大篆、小篆、行书、楷书的蓝田玉笔。
曹丕一直严密监视着曹植,发现他不仅给孙权写信,还打包礼物要送到江东京口北固山。曹丕起初以为曹植是在父亲雷区蹦跶,愚蠢做派。
后来曹丕恍然大悟:“我那三弟可不傻!他这是在结交江东,与孙权夫妇关系密切啊!”
曹丕想起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的公子世子在争夺继承权之外,还特别注意与周边诸侯国往来频繁,借助外力增强自己的实力。等到国君去世,谁有邻国军队支持、后台硬,谁就能登上国君之位。
曹丕怀疑曹植走的就是这条路!想让孙权日后支持他。
孙权手握雄厚兵力,与刘备联盟后,刘备便成为荆州牧。若孙权支持曹植,曹植岂不是迟早能成为世子?不行!
曹丕越想越觉得不能在这方面落后,他也要借孙权和袁夫人生子的契机,与孙权夫妇联络感情。
这种事,自然交给家中的甄夫人去办。曹丕吩咐甄宓:“找些像样的礼物,再请文采好的幕僚写封信,给孙权夫妇送去,庆祝他们儿子满月之喜。”
曹操的两个儿子对孙权礼数周全,双方书信礼物往来频繁,气氛温馨融洽,仿若亲朋好友。
虽然交通不便,好在有飞鸽传书能较快传递信息,但运送礼物的行程总是迟缓。
合肥战场连日大雨倾盆,曹操不堪其扰,又汲取赤壁大战的惨痛教训,深知应避免重蹈覆辙。曹操趁主力未损、士气犹存,在收到孙权书信后不久,便果断下令撤兵。
曹操撤兵后,孙权并未趁机追击。
毕竟,若要追击曹操,孙权需放弃擅长的水军,转而依靠骑兵和步兵,且必须先攻克合肥这座坚固的堡垒。此前一年的战事证明,孙权难以轻易跨越合肥防线。因此,双方默契地停止对峙,这场战争暂告一段落。
曹操留下臧霸和夏侯惇驻守居巢县,命张辽、乐进、李典等人率兵马驻扎合肥城。孙权也不再与曹操僵持,亲自率领部队返回京口,同时留下蒋钦、袁耀、孙小妹、徐盛、董袭、陈武等人带兵驻守合肥。
孙小妹在送别二哥孙权时,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嘱托:“二哥,务必帮我转告绮绮,她定能理解我的处境。如今我身份不同往昔,不能随心所欲。我此时一心想竞争女帅之位,虽思念绮绮和侄儿,却无法抽身。二哥回去后,若见到侄儿,写信告知我他的模样和喜好,我好派人送礼物回来。”
孙尚香对未曾谋面的侄儿十分疼爱,也无比思念北固山上的亲人,尤其是母亲。尽管有华佗在江东为母亲治病,母亲多年的顽疾已有所缓解,但孙尚香仍放心不下。
孙尚香告别了熟悉的生活环境和备受宠爱的日子,来到合肥与一众男子共事。幸好,如意郎君袁耀陪伴在侧。
孙尚香早已经长大了,她明白不能永远躲在北固山,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以往每当看到二哥孙权披挂上阵,奔赴荆州或合肥,孙尚香都渴望能替他分忧。
如今,她终于有机会和男子一样,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怎能再留恋过去的享乐生活?曾几何时,她与嫂嫂们在京口北固山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逛街游园、品茶读书。孙小妹告诉自己,那些时光只能留待日后回味。
孙小妹微笑送别孙权,孙权也含笑向妹妹、妹夫及其他偏将辞行。
临行前,孙权鼓励众人多研读史书兵书,在实战中积累经验,将领之间相互交流切磋,团结协作。
孙权委托蒋钦和陈武这两位年长且资历深厚的偏将,暂时管理合肥驻守事务,又叮嘱妹妹行事稳重,不可毛躁。孙权欣喜地看到孙小妹的成长,相信她未来必将更加出色。
孙小妹曾笑着对孙权说:“二哥,你等着瞧,我定会成为江东第一位女将军,说不定还是有史以来为数不多的女将军!”
孙权为孙小妹的志向感到骄傲,也为她找到新的人生方向而欣慰。
孙权在班师回京口的途中,听闻几个消息:诸葛亮再次出使东吴,曹操的两位公子曹丕和曹植都向京口北固山送来礼物。
对于曹丕和曹植的礼物,孙权并未太放在心上,坦然收下便是。即便曹操亲自前来送礼,孙权也不紧张,设下宴席为儿子办满月酒,邀请曹操赴宴便是。
然而,诸葛亮的到来却让孙权心生警惕。
经过两次与荆州刘备集团的合作,孙权了解荆州刘备那一方,他们虽实力较弱,却并不容易对付。
作为盟友,荆州每次派人来江东求助,孙权都不得不拿出物资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