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有这么个地方,有一家叫归途民宿的地儿。那招牌是木质的,我就站在这招牌底下,瞧那山雾啊,就跟发霉的棉絮似的,缠在屋檐上,看着怪渗人的。
这时候呢,从门缝里探出半张脸,是个老板娘,穿着一件猩红旗袍。她耳垂下的翡翠坠子晃啊晃的,透出两点幽光。她瞅着我说:“花先生,入住须知都看过了?”
我把背包往那褪色的太师椅上一甩,说:“午夜别数楼梯那条挺有意思。”我这背包一甩,那红灯笼里的铜铃铛还发出闷响,跟啥动静似的。谁知道这老板娘突然一把攥住我的手腕,指甲都掐进我皮肉里,血珠子都渗出来了。她刚要说“三楼尽头那面墙......”,突然又松开手,嘿,她那旗袍盘扣也不知道啥时候崩开两颗,然后就说:“您住201房。”
我顺着走廊去房间,那味儿啊,檀香混着潮湿木头的味儿,怪难闻的。铜钥匙插进锁孔的时候,那声音就跟指甲刮擦似的,瘆得慌。到了房间,床头摆着本《归墟志异》,我翻开第66页,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照片,是个穿白大褂的男人站在枯井旁,那井沿的血迹蜿蜒得跟符咒似的。正看着呢,书页自己就动起来了,从夹层里掉出半张1985年的《山城晚报》,上面写着“知名建筑商离奇失踪,遗骸至今未寻获”。
到了午夜十二点整,大堂传来锁链碰撞声。我贴着门缝一瞧,好家伙,老板娘正把神龛里的人身鱼头像转过来,月光下那神像后脑勺居然是张人脸。这时候楼梯也开始发出朽木挤压的声音,台阶从三楼往上凭空延伸,那第四层台阶长满青苔,跟尸斑似的。
我就摸着扶手上的霉斑开始数台阶,“二十三、二十四......”数到第六十三级台阶,突然变得绵软黏腻。我用手电筒一照,好家伙,整层台阶变成半透明胶质物,十几具尸骸跟琥珀里的昆虫似的凝固在里头。最上层那男人穿着八十年代流行的的确良衬衫,后颈还插着把生锈的解剖刀。
这时候楼下传来高跟鞋哒哒声,我一瞧,老板娘提着红灯笼站在三楼拐角。那灯笼纸映出她扭曲的影子,脊椎弯得跟折断的竹节似的。她开口就说:“花先生怎么不听话呢?”再一看她那旗袍下摆,滴着黑水,每滴到地板上就长出蘑菇状肉瘤。
我撒腿就往房间跑,等我跑回去,红灯笼已经灭了,被褥里渗出浓稠的腥甜味儿。再看那衣柜镜面,浮现出血字:“楼梯级数=活人皮囊+亡者怨恨”。这时候后院古井传来指甲抓挠声,月光下井绳自己绞动,拽上来个泡胀的麻袋,那腐肉间还缠着褪色红绸,跟老板娘旗袍的料子一模一样。
到了清晨上香的时候,那神像鱼头的触须缠住我手腕,我仔细一瞧,那些须子原来是风干的脐带,末端还连着井底麻袋里的婴儿骸骨。这时候大堂挂钟突然逆时针飞转,1985年的雨夜就跟放电影似的在我眼前重现:穿白大褂的男人把孕妇推进古井,转身还接过穿红旗袍女人递来的支票。
突然井底传来闷吼:“他们用我的骨头打地基!”紧接着整栋民宿开始塌缩成森白骨架。老板娘尖叫着跌进自己裂开的旗袍,上百把铜钥匙从她腹腔喷涌而出。我眼疾手快,在楼梯崩塌前抓住那张旧报纸,一看失踪建筑商的照片,嘿,分明就是年轻时的民宿老板。
等最后一块砖瓦砸进枯井,晨曦穿透残垣照在那褪色门牌上,我定睛一瞧,“归途民宿”的“途”字,原来用人骨拼成的“殂”,这一趟真是吓得我够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