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页详录三百人姓名、籍贯、入队缘由,甚至有各自手印画押。
“每一名暗卫,皆在禁军督军处备案。”
苏云朗声道。
“若陛下不信,可传齐统领当堂核对。”
“至于甲胄兵器,皆为臣变卖唐家祖产所购,只为让他们保护百姓。”
“前不久南蛮细作夜袭贫民窟,正是暗卫浴血奋战,方保千人平安!”
殿中传来抽气声,有官员曾听闻贫民窟之战,不想幕后竟有苏云暗卫出力。
周明帝翻开花名册,见首行便是“唐虎,原唐家军百夫长,救过苏云三次”。
心中忽然一动。
当年唐公冤案,他心下有疑,苏云此举,想必已然摸到真相边缘。
更何况……苏云此举,何尝不是延续唐家军的护国之志?
“右相。”
周明帝忽然看向薛安之。
“你三番五次弹劾苏云,究竟是为国锄奸,还是党同伐异?”
薛安之脊背发凉,知今日再难构杀苏云,却仍硬着头皮道。
“陛下,律法如山,纵苏云有千般理由,私养暗卫便是死罪!”
“死罪?”
周明帝忽然冷笑。
“朕倒要问问,你右相府中,豢养的‘清客’怕不止三百人吧?”
“那些江湖豪客每日在你府中舞枪弄棒,又该当何罪?”
此言如惊雷贯耳,薛安之面色发白。
他府中确养有死士,也早知定被西厂监视。
却未曾想,大庭广众之下,周明帝为保苏云,毫不客气,与他针锋相对。
换言之,能保住苏云,周明帝不介意与他掀桌子!
苏云趁机道。
“陛下,臣愿将暗卫编入驻京卫,归禁军统领齐镇恶节制,从此光明正大护国护民。”
周明帝点头。
“准奏。即日起,唐门暗卫称呼不变,隶属禁军,由苏云兼任指挥使。”
此言一出,百官神情怪异。
薛安之万万没想到,自己的弹劾反让苏云名正言顺掌握了一支精锐。
右相双眼微眯,眼神深沉。连续两次出手,尤其对一介草民苏云来说,每一次都是杀招。却不曾想,都被对方轻而易举化解。
他当然还有后手,可为今之计……周明帝已然准备跟他翻脸,再坚持下去,后果难料。他只能恨恨退下,心中暗忖。
“苏云,你能躲得过律法,却躲不过人心,且看你如何应对嫣然公主的婚事,那才是真正的杀招……”
武明空一脉,杀人可不见血!
待右相退下后,苏云与周明帝对视。明帝思索片刻,忽然长叹。神情复杂,意味不言而喻。今日之事,若不是他早知唐朝北的死士旧账,险些便信了薛安之。
苏云嘴角微掀,眸光灿然。他知周明帝难处,故而叩首道。
“暗卫之事,是臣的疏漏。日后必当事事报备,绝不让陛下为难。”
周明帝点点头,目光越发复杂,却不能开口,只在心中感叹。
他与苏云,倒像是下棋的对手。他布局三步,苏云却能拆招五步。
可这棋盘之上,只有君臣,没有对手。
他的目光,苏云到底承受不住,低下头来,却在袖中握紧那诗仙令。右相一关暂且度过,接下来……
二皇子和苏世仁,怕更不会留情。
果不其然,待周明帝坐回龙椅之后,沉声开口。
“苏云担任户部尚书一事,诸爱卿,可还有疑议?”
话音刚落,忽然,殿外传来金铁碰撞之声,如龙吟穿云,惊得檐角铜铃乱颤。
众人抬眼,却见护国侯苏世仁袍袖翻卷,玉带生风,已自班列中昂然踏出,腰间所悬玄铁剑鞘之上,三枚赤兽金首怒目圆睁,正是大周护国侯专属的“吞日纹”。
此番出场,他颓废尽去,昂首阔步之间,护国侯威严,更胜往昔,惊得文武百官尽皆侧目,唯有林若甫眸光流转。
苏世仁气势转变如此之大,只能证明一个问题。他已将生死置之度外,誓要将苏云,置于死地!
“陛下且慢!”
苏世仁声如滚雷,震得殿中金砖嗡嗡作响。
“臣有要事启奏!”
周明帝抬眼望去,见苏世仁鹤发童颜,银须垂胸,虽年逾六旬,却腰板挺直如苍松,双目炯炯似寒星。
此公乃先皇托孤重臣,爵封护国侯,此前兼领九门提督。
手中虽已没了京畿卫戍兵权,但素日在朝中威望仍高。
明帝心下暗惊,早知他会出头,却未曾想,竟如此……视死如归!
却见苏世仁踏前三步,左手按剑,右手自怀中取出一物,托于掌心,举过眉梢。
但见那物不过方寸大小,青黑色玉佩之上,嵌着七颗米粒大的明珠,呈北斗之形,每颗明珠之中,似有星芒流转。
殿中诸臣见状,暗自疑惑。
“这是……”
“繁星坠!摘星楼信物!”
“护国侯是摘星楼的人!而且最起码是个堂主!”
听闻此言,所有人尽皆倒吸冷气。
摘星楼如雷贯耳,乃天下第一组织,据传其总部设于西域大漠深处,楼中杀手十万,精通暗杀、毒术、机关之术。有左右十国局势,掌尽天下情报之能。
更有传说称,摘星楼楼主可调动西域三十六国兵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纵是大周这样的泱泱大国,亦不敢轻撄其锋。
“陛下。”
苏世仁朗声道。
“此乃摘星楼‘繁星坠’,持此信物者,可号令摘星楼暗卫行事。今日臣奉楼主之命,特来拿人!”
周明帝龙颜骤变,双手按在御案之上。
“护国侯欲拿何人?”
他明知故问,苏世仁却毫不客气。
“苏云!”
苏世仁目光凌厉,直射阶下苏云。
“此人私杀朝廷命官,私养暗卫,触犯大周律例,更兼与南蛮暗通款曲,证据确凿。摘星楼接报,特令臣将其缉拿归案,交由楼主亲自发落!”
杀人,也要个理由。
至于是何种理由,可不可信,他说了算!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苏云却不慌不忙,越众而出,长揖到地。
“护国侯何出此言?方才殿上,草民已向陛下及诸位大人禀明,斩杀杨澜乃为国锄奸,暗卫
之事亦已奉旨编入禁军。”
“不知护国侯口中‘私通南蛮’之罪,又从何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