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团团,曾祖父允许你吃,那是因为他宠着你,可是咱们家里都规定好了,几个哥哥都在遵守。

如果你破了规矩,那他们是不是以后也会如此,妈妈很难做的,你不忍心看到妈妈如此为难的,对不对,我们团子是一个乖宝宝。”

团子看着周围的几个哥哥都在跃跃欲试的样子,她小手相互的交叉着:“那好吧,团团不吃了,我要给哥哥做个好榜样,那我明天可以吃吗?”

丰墨言点点头:“肯定可以,明天的名额你可以自行去支配。”

团子拉着平平的小手,走到了邬山海的面前,小脸带着不悦:“曾祖父,你往后不可以这样惯着我,会让我破坏家里的规矩,差点就误导了几位哥哥,这样不好。”

她转过小脸看着平平,“大哥我们去玩好不好,我把我的枪借给你好不好,只有今天可以哦!”

全家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都在进行军事训练,其中最数包括团子,那叫一个认真,迅猛。

一岁半的时候就启蒙,开始认字,然后还学了国画和书法。

最近不知道啥情况,喜欢上了武术,每天训练多吃一碗饭,而且还喜欢上了枪械。

她都怀疑自己的姑娘往后是不是要进入部队,那得多辛苦。

她如今这样的能力,都是拼杀出来的,女儿如果重新经历这样的成长过程,她私心底是拒绝的。

可是想到以后都是高科技兵种,谁也说不准如何发展,就决定让她随性而为,没有扼杀她的天性,毕竟家里也有这个能力兜底。

邬山海和郝汉坐在四合院里钓着鱼,吹着小风,一点也不热。

“这样的生活我以前从未想过,子孙绕膝,家庭和睦,这一切就像是梦似的。”

邬山海看着池子里的鱼,每天都是那些,可还是乐此不疲:“那些年代终于过去了,我们国家会越来越好,这养老的生活真好。”

“丫头是一个好姑娘,跟着她,我们都享福了。”

不管是大院,还是四合院,这里都安装上了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就连电饭煲都使用上了,都是从其他地方搜集来的,都是他没见过的东西。

这国家发展就是快,百姓能用的东西越多,那就证明生活越好。

这不用烧水也能洗澡,不知道多方便,他天天洗都可以。

红旗大队

章良这两年从公社书记变成了镇长,红旗大队的事已经完全交给章家成,他算是接班管理红旗大队。

章良看着手里的包裹,还挺纳闷,看到京城的地址一切都明白了,可这个重量真不轻,搬到自行车上骑着往红旗大队走去,差点摔沟里。

他搬下来,气喘吁吁的往屋里喊着:“媳妇,你看看墨言丫头又寄来了啥,挺重的,不会又是什么衣服,巧儿衣服够多了。”

他二胎生了个闺女,开心的不行,名字叫家巧,希望她有一个巧手,聪明的大脑。

虽然是住在村里,可是她身上的衣服,都是墨言从京城邮来的,时不时会带来好几套,可算是把她疼到心里去了。

章家巧扎着两个羊角辫,从房间里走出来,手里还拿着一本小人书,脸上百里透着红,哪里看得出是村里出来的孩子。

“爸,是不是我墨言姐又寄来东西了,有没有三个崽崽的照片,我都想他们了。”

“团子上次还问我这里有什么好玩的,我还没给她回信,记得下一次去帮我送信。”

章良对于闺女的外向已经习惯了,仿佛她跟那几个孩子就是自来熟,才多大就开始通信。

他也不阻止,感情不就是这样联络起来的,这样也好,起码自己百年后,姑娘还有这样的朋友帮扶着。

“好,我明天上班去给你邮寄,耽搁不了你的大事。”

梁秀打开包裹看着里面的书籍:“当家的,你是不是看错了,这都是高中的课本,现在都不高考了,怎么会寄来这样的书本。”

章良看着手里的一封信,打开后脸上带着喜色:“好啊,真好,这是机遇啊!”

“你在家待着,我马上就去村委找人开会,如果抓住了这次机会,咱们大队这是要出几个大学生了。”

“不过,这个消息你要保密,墨言这是给咱们提前送来了消息,咱不能把人出卖了。”

梁秀瞪了他一眼:“我又不是傻,怎么会随便的乱说话。”

章家巧蹲在旁边看着厚厚的书本,翻开看了看,一点都看不懂,密密麻麻的都是字,没有小人书好看。

“妈,你什么时候带我去京城,我想去看看我哥了,他都好几个月没有给我来信了,是不是他不想我。”

提起这个儿子,梁秀有骄傲,也有心疼,在京城工作并不容易,看看在厂子里整天忙的家钰,那是没白天没黑夜的。

“巧儿,你哥哥估计也在准备考试,你还是不要找他,等他忙完自然给你来信。”

章家巧只是小孩子,又不是傻,肯定明白这是借口,也就懒得理了。

深夜

几家有高中生的家庭,带着孩子全部坐在村委,章良看着满当当的人,心里有点期待。

“各位都知道我们的厂长是红旗大队的知青,虽然离开了这里,但一直跟咱们保持联系。

国家有什么动向,都会第一时间通知我们,我们都是受益的一方,咱们村里如今可以修路,盖新房子,娶媳妇,都是厂长带来的。”

不少的村民都知道,连连点头:“镇长您就说这次让我们做什么,我们肯定愿意跟着。”

“是不是京城招人了,我们愿意把孩子送去,只要吃饱饭就可以。”

听着叽叽喳喳的声音,章良摆摆手:“不是招工的事,是改变孩子命运的事情到了。”

“各位家里都有高中毕业生的人,厂长送来消息,国家估计会重新开始高考,还给我们带来了高考的参考书和习题,希望咱们村里可以走出去大学生。”

“这个消息是保密的,你们不管是参不参与,都不准许告诉其他人,不然我第一个不答应。”

村委响起了连连的惊讶之声。

“镇长的意思是,我们都可以准备高考有机会进入大学了?”

“这个消息真是太惊讶了,时隔多年再次重启高考,人一定多,就连资料很多人都没有,真的来的及时。”

章家成也很兴奋,期待村里人的年轻人有出息:“现在村里的生活好了,各家各户基本上有人在工作拿工资,所以你们可以安心的学习两个月。

拿出十倍的努力准备参加考试,一旦进入大学,毕业后,你们的工作都有着落了,再也不用像我们一样在地里埋头干活。”

他虽然是代理厂长,但也是村里大队长,还是需要下地干活,还需要看着厂子,他身上的担子不是一般的重。

很多家长都是一块决定,这两个月不干活,只要孩子顾着学习,高考才是大事,这是逆天改命的事。

他们的目光从那个女孩子来到这里的第一天,他们潜移默化的变了。

思想变得长远,开阔,懂得让孩子往外飞,变得钱不是一时赚来的,而不是紧紧盯着这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