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再往前说一年。
长安二年(702 年)那阵儿,大翀朝的天空就跟被锅盖扣上了似的,老压抑了。
朝堂上,来俊臣那帮酷吏依旧在可劲儿作妖,可劲儿滥用职权,可劲儿整出老些个冤假错案!!
老百姓都吓得够呛,朝堂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股让人喘不过气的气!!
苏颋这小郎君,打小就机灵得不像话,看书那叫一个快速,一眼忘不了。
很轻松就考中进士了,从乌程县尉一路往上爬,当上了监察御史。
他这人,当官的主线是比较讲究公正廉洁,对那些个冤假错案,那是格外上心。
就这一年,苏颋接到个老难的活儿 —— 上头人让他复查来俊臣那帮酷吏办的案子。
他一接到任务,是既紧张又贼有使命感!!嗷嗷上头!
他心里门儿清,这些案子背后可都连着无数无辜老百姓的命运,稍有差池,那冤屈可就一直憋在那儿了,底层人只能认栽了。
所以,苏颋一头就扎进那堆成小山似的卷宗里了。
他翻着每一份文件,那叫一个仔细,一个小缝儿都不放过。
那些被酷吏瞎编乱造的事儿,在这个学霸的眼里慢慢就露馅了。
他经常在昏黄的烛光底下,一坐就是一整宿,眼睛熬得通红通红的,跟兔子似的,可还是全神贯注,能不歇就不歇。
可算让苏颋逮着个关键的大案子。
有个叫李福的商人,被酷吏硬说成是谋反。
证据被改得稀碎,证人也被连恐吓带吓唬得不敢说实话。
而张说的儿媳小兕,虽说在那深宅大院里谨小慎微地生活着,但也听闻了朝堂上的诸多乱象。
她本就心地善良,对那些冤假错案愤愤不平。当她得知苏颋正在复查这些案子时,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
一天,小兕趁着外出采买的机会,悄悄打听苏颋复查的进展。
偶然间,她结识了一位曾被酷吏威胁作伪证的证人。那人害怕被报复,本不敢多言,但小兕耐心劝解,承诺会保护他。最终,证人将一些关键线索告诉了小兕。
小兕深知这线索的重要性,可又苦恼如何才能将其送到苏颋手中。
她思来想去,决定冒险去求见苏颋。
她找到苏颋的府邸,在门口徘徊许久,才鼓起勇气上前说明来意。
苏颋听闻是张说的家人,就见了她,之后自然是对小兕的勇敢和正义大为赞赏。
有了小兕提供的线索,苏颋在复查时如虎添翼。
苏颋顺着线索,一层一层往下挖,最后把真正搞鬼的找出来了,原来是李福的生意对头,花了钱买通酷吏,目的十分明确,就是想霸占他的产业。
复查的时候,那阻力更是复杂大了。
来俊臣那帮走狗小兄弟到处蹦跶,又是使绊子又是威胁他,就想搅和他调查。
但苏颋压根儿就没怕,他心里就一个念头:必须给那些被冤枉的人洗清冤屈!再加上小兕时常在暗中留意来俊臣党羽的动向,偷偷给苏颋通风报信。
苏颋拿着实锤证据,在朝堂上就跟来俊臣那帮人干上了。
苏颋辩论起来那叫一个溜!!逻辑也贼清楚!将那来俊臣团伙干的坏事一桩桩、一件件连细节都给抖搂出来了!!铁证摆那儿,来俊臣他们想狡辩都没门儿。
最后,李福被无罪释放,还有一些被冤枉的人也都重见天日了。
只是耽误了太多时日,产业也多少受阻,但也算是平反冤屈了。
苏颋这名字,在长安城可就传开了,除了权贵利益团伙,百姓百业自然都维护他。
他用自己的机灵劲儿和胆识,在那黑暗的无奈里,给上层建筑的正义点了一盏大灯泡,成了百姓心里的大英雄。
打从上次把那些冤屈事儿整明白后,小兕和苏颋在长安城那可是火得一塌糊涂,成了维护正义的 “大神” 级人物。
本以为能舒舒服服地歇口气,结果新的麻烦事儿就跟那长了翅膀的大马猴似的,“嗖” 一下就蹿到跟前了。
这天儿,小兕跟往常一样,在院子里跟那些花花草草较上劲了,正摆弄得起劲呢,就听见管家在旁边跟蚊子哼哼似的嘟囔:
“最近城里来了一伙老神神叨叨的人,到处打听之前苏颋复查案子的那些细枝末节,咋瞅咋不像啥正经玩意儿,指定憋着坏呢。”
小兕一听,心里 “咯噔” 一下,寻思道:“我滴个乖乖,难不成是来俊臣那帮缺德玩意儿的余孽还没死心,想找机会报复咱?这可不行!”
她哪敢耽搁呀,麻溜儿地跟一阵风似的,催着丫鬟去请苏颋。
苏颋一到,小兕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把听到的事儿一股脑全倒了出来。
苏颋一听,眉头拧成了个大疙瘩,脸色变得比锅底还黑,说:
“此事恐非表面这般简单,背后定有诸多隐情与复杂纠葛。我等行事务必慎之又慎,不可有丝毫懈怠。需从长计议,步步为营,否则稍有差池,不仅会令朝堂动荡,更会让社稷蒙尘,后果不堪设想 。”
俩人脑袋一凑,小兕眼睛放光,兴奋地说:“苏大人,咱可得先把这伙神秘人的来路弄清楚,非得把他们的老底给掀个底儿掉!”
苏颋神色凝重,微微点头应道:“小兕所言极是,就从他们的行踪查起,务必揪出背后的真相。”
小兕又把她那机灵劲儿全使出来了,那打扮,活脱脱一个普通的市井小娘们儿,风风火火地跑到集市上,拉住一个卖菜的大叔,笑着说道:
“大叔,您常在这集市上,最近可瞧见一伙神神秘秘的人?”
大叔挠挠头,想了想:“倒是有那么一群人,看着不像啥正经人,老在酒馆那边晃悠。” 小兕一听,眼睛更亮了,跟大叔唠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
嘿,你还别说,还真让她像大海捞针似的打听到了,这伙神秘人总在一家酒馆晃悠,就跟那酒馆是他们家开的似的。
小兕赶忙找到苏颋,气喘吁吁地说:“苏大人,可算有消息了!那帮神秘人老在城东那家酒馆出没。” 苏颋眼睛一眯,沉声道:“好,看来有线索了。”
苏颋带着几个信得过的手下,跟那偷腥的猫似的,在酒馆附近猫着。
其中一个手下小声嘀咕:“大人,咱都蹲守好几天了,能有收获不?”
苏颋瞪他一眼,压低声音说:“别废话,耐心等着,总会有机会。”
没几天,还真瞅见那伙神秘人的影子了。
苏颋一挥手,众人悄悄地跟在后面,那小心翼翼的劲儿,就跟做贼似的。
一路追到城外的一处破庙,眼瞅着就要动手了,突然从破庙里跟炸了窝的马蜂似的窜出一群人,手里拿着兵器,恶狠狠地就扑过来了。
领头的哈哈大笑:“苏颋,你今天可算上钩了!”
苏颋冷哼一声:“就凭你们,也想算计我?”
说罢,和手下们可一点没含糊,跟敌人干得个天翻地覆、热火朝天,就差没把天都给捅个窟窿。
小兕虽说心里害怕得像揣了个小兔子,突突突地跳个不停,但也没往后缩一丁点儿,在旁边捡起地上的石头,就跟扔手榴弹似的往敌人身上扔,还扯着嗓子喊:
“苏大人,加油!可别放过这些坏蛋!” 那大嗓门能把耳朵给震聋了。
一顿激烈的打斗之后,苏颋他们把敌人打得屁滚尿流,场面就跟秋风扫落叶似的,敌人跑得比黄鼠狼还快。
苏颋擦了擦脸上的血,看着地上的兵器,皱眉道:
“这伙人装备精良,背后指定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捣鬼,就像那藏在暗处的大尾巴狼,不知道憋着啥坏呢。”
一个手下凑过来问:“大人,那咱下一步咋办?”
苏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要想彻底把朝堂上的黑暗势力干趴下,还得费老多心思,多使点弯弯绕绕的智慧,不然可搞不定。先回府,从长计议 。”
回到城里后,小兕眼神坚定,语气激昂地对苏颋说道:
“苏大人,咱们可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把那些正义之士都聚起来,非得跟这黑暗势力干一场大仗!”
苏颋紧握着拳头,重重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小兕所言极是,这世道的黑暗再继续下去就全面坍塌了,必须挺身而出。”
于是,他们开始四处奔走联络。每到一处,苏颋都诚恳地对那些有志之士说:“诸位,如今朝堂腐败横行,百姓苦不堪言。我们不能再坐视不管,愿与大家携手,共同为这世道的清明出一份力!”
而小兕则在一旁补充道:“是啊,咱们每个人的力量或许微薄,但聚在一起,就是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一定能让正义的光芒重新照亮这片天地!”
他们的行为,恰似在死寂的湖面投下巨石,激荡起层层涟漪,引得众人瞩目。
越来越多的人,被他们那在黑暗中也未曾熄灭的勇气与正义感所打动。在这看似安稳,实则暗流涌动的世道里,这份纯粹的力量,就像寒夜中的微弱星火,点燃了众人心中对正义的渴望。
小兕,这个曾在深宅大院中默默度日的女子,在协助苏颋揭露朝堂腐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间,与苏颋走得愈发亲近。她本以为,自己是在为正义添砖加瓦,却未曾料到,这一切竟成了她命运转折的开端。
那些日子里,她宛如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精心为苏颋收集着每一份证据,在寂静的夜里反复思量,出谋划策。
有一次,在整理证据时,小兕兴奋地指着一份文件说:“苏大人,你看这个,这可是关键证据,定能让那些贪官污吏无所遁形!” 苏颋接过文件,仔细端详后,露出欣慰的笑容:“小兕,多亏有你如此细心,这证据对我们至关重要。”
她与苏颋之间,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眼神,便能领会彼此的心意,配合得恰到好处。然而,这份默契却引来了旁人的猜忌与恶意 。
张说的儿子,那个养尊处优的公子哥,本就对小兕抛头露面参与朝堂之事心生不满。
随着小兕与苏颋接触日益频繁,他内心的嫉妒与怨恨如野草般疯长。
终于,在那些被苏颋揭露罪行的官员暗中挑拨下,他怒目圆睁,将休书狠狠摔在小兕面前,恶狠狠地吼道:
“你这不知检点的妇人,整日与那苏颋混在一起,成何体统!今日便休了你,即刻滚出张家!”
小兕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眼前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男人,眼眶瞬间湿润,颤抖着声音说道:
“我一心为正义奔走,何错之有?你竟听信旁人谗言,如此对我!” 可回应她的,只有张说儿子冷漠的背影和无情的关门声。
更过分的是,他竟觊觎小兕的嫁妆,那几处承载着小兕娘家期许与回忆的房产。
凭借着张家的权势和财富,他强行霸占了这些房产。
当小兕前去理论时,他却嗤笑一声:
这嫁妆如今都归我了,你一个被休的女人,还敢来讨?识相的就赶紧离开,不然有你好受!” 张说儿子那刺耳的嗤笑声,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直直刺进小兕的心窝。
小兕只觉一股怒火 “噌” 地往上蹿,烧得她胸腔生疼,可手脚却似被无形的绳索缚住,动弹不得。
她恍惚间忆起那些荒诞又遥远的过往,曾几何时,她仿若穿梭时空的幻影,顶着公主、女皇的身份,在命运的洪流里跌宕。
可如今,命运的巨轮无情转向,她竟从一个悉心操持、相夫教子的妇人,陡然沦为了被夫家无情抛弃的可怜人。
这世间的冷暖,就像这变幻无常的天气,前一刻还阳光明媚,下一刻便狂风骤雨。她
望着眼前这个曾经熟悉,如今却满是陌生与厌恶的男人,满心的委屈与不甘如汹涌的潮水,却找不到宣泄的出口。只能任由那苦涩的滋味,在心底肆意蔓延 。
张家的权势与财富,犹如一道密不透风的高墙,将小兕最后的希望狠狠碾碎。他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那几处承载着小兕娘家期许与回忆的房产强行霸占。刹那间,小兕仿若置身于荒芜的孤岛,所有的依靠如流沙般从指缝间溜走,经济来源断绝,最后的温暖港湾也被无情剥夺。
一夜之间,世界颠倒过来,小兕从曾经拥有安稳生活的妇人,沦为了在黑暗中独自徘徊的孤影,一无所有。
命运的轮盘无情转动,往昔的种种美好,此刻都成了尖锐的讽刺。
按理说,张说与苏颋之父苏瑰是故交,关系不错。 早年两家往来频繁,情谊深厚,小兕还曾在家族聚会中,见过张说对苏颋的赞赏与期许。 那时的他们,谁能想到如今会因朝堂之事,家族内部竟生出这般纠葛……
小兕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曾经与苏颋为正义奔波的日子。那些日子里,他们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汗水。他们为了心中的正义,四处奔走,不辞辛劳,无数个日夜的付出,无数次的希望与失望交织。可如今,换来的却是这般令人心碎的结局,所有的努力似乎都被命运无情地嘲弄。
然而,在这无尽的黑暗与绝望之中,小兕心中那团正义的火焰,却倔强地燃烧着,从未有过一丝熄灭的迹象。在那些漫长而又看不到尽头的日子里,她静静地蜷缩在黑暗的角落,心中却暗暗发誓:“我绝不会就这样屈服,我定要讨回公道。这公道,不仅仅是为了那被夺走的嫁妆,更是为了我心中那份始终坚守、从未动摇的光明。哪怕前路荆棘丛生,我也绝不退缩。”
而苏颋,在得知小兕的悲惨遭遇后,心中的愧疚与愤怒如汹涌的潮水,将他彻底淹没。他深知,小兕是因自己才陷入这万劫不复的困境。这份沉甸甸的责任,让他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坚定与决绝。他在心底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前方等待着他的是怎样的艰难险阻,是怎样的惊涛骇浪,他都要拼尽全力,帮助小兕夺回属于她的一切。同时,他也要继续与那如墨般浓稠的黑暗势力斗争到底,绝不向邪恶妥协。
时光流转,长安街头巷尾,百姓们为小兕鸣不平的声音仍在回荡。
所有人都期待着,小兕与苏颋能冲破黑暗,让七曜之光,充分照亮这大翀朝的每一寸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