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武则天生死之间的不凡历程 > 第477章 落幕余晖-余晖中的释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7章 落幕余晖-余晖中的释怀

神龙政变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如同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深深地烙印在武则天的记忆深处。张昌宗、张易之兄弟那溅洒在床榻前的鲜血,仿佛是她政治生涯中一段失控插曲的残酷注脚。自那之后,她的病情愈发沉重,身体每况愈下,如同深秋中摇摇欲坠的残叶,生命的活力正被一点点抽离。

病榻之上,武则天时常陷入昏沉,往昔的岁月却如潮水般在她混沌的意识里汹涌而来。她想起自己初入宫闱时,不过是唐太宗李世民身边一个天真烂漫却心怀志向的才人。那时的她,豆蔻年华,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迷茫,踏入了那座宏伟而又充满权谋斗争的宫殿。“武媚”,这个名字在宫廷的角落里默默绽放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李世民的目光偶尔落在她身上,那是一种对聪慧女子的欣赏,却不足以让她在这深宫中崭露头角。然而,武则天并未就此沉沦,她在这压抑的环境中暗自积蓄力量,等待着命运转折的那一刻。

命运的齿轮在不经意间开始转动,她与太子李治的相遇,成为了她人生的重要转折点。李治眼中的她,不仅有着倾国倾城的容颜,更有着一种让他着迷的聪慧与坚韧。在李世民驾崩后,武则天依例进入感业寺削发为尼,但与李治之间那剪不断的情愫,却如深埋地下的种子,在时机成熟时破土而出。

李治对她的思念与日俱增,不顾众人反对,将她接回宫中。从此,武则天的人生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征程。她从昭仪一步步晋升,凭借着自己的智慧、谋略与果敢,在宫廷的权力斗争中披荆斩棘。王皇后、萧淑妃,这些曾经在宫廷中呼风唤雨的人物,都在她的算计与手段下败下阵来。

当她终于登上皇后之位时,她深知,这只是她权力之路的一个起点。李治体弱多病,朝堂之事逐渐落入武则天的掌控之中。她开始参与朝政,凭借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将朝廷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那些曾经轻视她的大臣们,在见识到她的手段后,也不得不收起小觑之心。

随着李治病情的加重,武则天的权力愈发稳固,她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朝堂之上,她与李治并称为“二圣”,天下之人皆知武皇后之威名。然而,武则天并不满足于此,她的目光望向了那至高无上的皇位,那象征着绝对权力的龙椅。

为了实现自己的帝王梦,武则天不择手段。她重用酷吏,打压异己,那些反对她的李唐宗室与朝中大臣,纷纷倒在她的屠刀之下。她以铁腕手段震慑着整个天下,让所有人都对她敬畏三分。告密之风盛行,人人自危,但在这动荡之中,武则天的统治却愈发稳固。

终于,在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王朝。那一刻,她站在权力的巅峰,俯瞰着天下苍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她推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重视人才选拔,开创殿试与武举,为天下有才之士提供了晋升之途。她大力发展农业,减轻农民赋税,使得百姓生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然而,权力带来的不仅是荣耀,还有无尽的争议。她的称帝之举,打破了千年来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遭到了无数人的反对。那些忠于李唐的势力,无时无刻不在谋划着推翻她的统治。而她晚年对张氏兄弟的宠爱,更是让她陷入了舆论的漩涡。张氏兄弟凭借着她的宠爱,在朝堂之上飞扬跋扈,肆意妄为,引起了朝中大臣与百姓的强烈不满。

如今,躺在病榻上的武则天,回首自己的一生,心中感慨万千。那些曾经的荣耀与辉煌,那些残酷的权力斗争,那些反对者的咒骂与百姓的赞誉,都如同过眼云烟般在她眼前一一闪过。她深知,自己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为了权力,她失去了太多,亲情、友情,甚至是作为一个女人应有的温柔与宁静。

但她并不后悔,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她以一介女流之身,登上了皇位,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她相信,自己所推行的改革与政策,为大唐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她所选拔的人才,在日后的朝堂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延续了大唐的辉煌。

在生命的最后时光,武则天多数时候都处于半昏迷状态。偶尔清醒过来,她便会望向窗外的天空。那片天空,时而湛蓝如宝石,时而被晚霞染得如血般绚烂,恰似她波澜壮阔的一生。

阳光透过斑驳的窗棂,洒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她眯起眼睛,试图在这光影中找寻往昔的痕迹。想起自己亲手提拔的狄仁杰,那是一位忠肝义胆、智慧超群的能臣。狄仁杰在世时,多次直言进谏,虽有时让她心生不悦,却也深知其是为了江山社稷。有一次,狄仁杰力谏她不要过度宠溺张氏兄弟,以免引发朝堂动荡,当时她虽未完全采纳,可心中也有几分触动。如今想来,狄仁杰的远见卓识令人钦佩,若自己能更早地听从他的建议,或许后来便不会生出诸多事端。

还有上官婉儿,这个聪慧灵秀的女子。她本是罪臣之后,却因才华出众被自己赏识。上官婉儿在身边辅佐多年,起草诏令,参与政务,宛如自己的左膀右臂。可在这风云变幻的宫廷中,上官婉儿也有着自己的无奈与挣扎。武则天知晓她在各方势力间周旋,却也默认了她的存在,毕竟在这权力的漩涡中,每个人都身不由己。

在昏沉的梦境里,武则天仿佛又回到了那盛大的登基典礼。自己身着华丽的龙袍,头戴沉重的皇冠,在群臣的朝拜中走上那高高的皇位。山呼万岁之声响彻云霄,那一刻,整个天下都在自己的脚下。然而,这无上的荣耀背后,是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是与至亲至爱之人的渐行渐远。

她的思绪渐渐飘远,仿佛回到了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光。那时,她的儿子们还在身边,长子李弘,生性仁厚善良,是大唐未来的希望之星。他聪明伶俐,勤奋好学,对人对事都充满了爱心和关怀。然而,命运却对他如此不公,早早地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这成为了她心中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每当夜深人静时,她都会默默地流泪,思念着那个远去的孩子。

次子李贤,同样是个才华横溢的孩子。他有着过人的智慧和才华,无论是文学、书法还是政治,都表现出非凡的天赋。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与母亲之间的关系却渐行渐远。他们在政见上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一场激烈的冲突。在权力的漩涡中,她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和权力,她狠下心肠,对自己的亲生儿子痛下杀手。

这其中的痛苦和无奈,又有谁能真正理解呢?她是一个母亲,却亲手断送了自己儿子的生命。每当回忆起那一刻,她的心都会像被撕裂一般疼痛难忍。但在那个充满权谋和争斗的宫廷世界里,她又能有什么选择呢?

随着病情的日益加重,武则天愈发感到力不从心。她明白,自己的大限将至。那些曾经围绕在身边阿谀奉承的人,如今大多已作鸟兽散。只有几个忠心耿耿的老奴,依旧守在她的病榻前,用满含热泪的眼睛望着她,那目光中既有对她的忠诚,也有对她即将离去的不舍。

一天午后,武则天从昏睡中悠悠转醒。窗外的阳光格外柔和,像是上天特意为她准备的一份温情。她挣扎着坐起身来,身边的宫女连忙上前搀扶。她望着窗外那棵历经风雨的老槐树,思绪飘得很远。

突然,一阵清脆的鸟鸣声传来,仿佛是从遥远的过去传来的问候。这声音让她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在这一刻,她心中所有的执念都渐渐消散。她想起了自己在感业寺时,每日伴着晨钟暮鼓,诵经礼佛,那时的生活虽清苦,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宁静。

她明白,人生就如同这四季更替,有繁花似锦的春日,也有寒风凛冽的冬日。权力虽然曾经让她站在世界之巅,但也让她失去了许多平凡的幸福。而现在,在生命的尽头,那些曾经的功过是非,都变得不再重要。

她相信,后世之人自会对她的一生做出公正的评判。她为大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推行的政治改革、选拔的人才,都将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印记。虽然她的手段有时过于狠辣,决策也并非尽善尽美,但她问心无愧,因为她所做的一切,最初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让天下百姓过上好日子,为了让这个国家更加繁荣昌盛。

在这最后的余晖中,武则天静静地闭上了双眼,带着对一生的回忆,带着心中的那份平静,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当武则天陷入对过往的沉思时,往昔的片段如潮水般不断涌来。她想起了自己还是少女时,在父亲武士彟的教导下,习文练武,心怀壮志。那时的她,天真烂漫却又有着超乎常人的果敢坚毅。父亲对她寄予厚望,常言她有非凡之才,将来必能成就一番大业。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她自幼便对政治有着浓厚的兴趣,也为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

然而,父亲的早逝,让她和母亲杨氏的生活陷入了困境。武氏家族的其他人对她们母女二人多有欺凌,这一段寄人篱下的生活,让武则天深刻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也更加坚定了她出人头地的决心。她暗暗发誓,总有一天,她要让那些曾经轻视她们母女的人刮目相看。

入宫之后,武则天最初并未得到唐太宗过多的关注。但她并未因此而消沉,反而利用闲暇时间,努力学习宫廷礼仪、政治谋略。她阅读大量书籍,对历史上的治国理政之道烂熟于心。在与其他宫人的相处中,她也时刻留意着宫廷中的权力斗争,学习着如何在这复杂的环境中生存。

当她与李治产生感情,并在感业寺重逢后,她深知这是改变命运的绝佳机会。为了重回宫廷,她精心策划,巧妙地利用李治对她的感情,成功地打动了王皇后。王皇后以为引入武则天可以打压萧淑妃,却不知自己是引狼入室,为武则天日后独揽大权埋下了伏笔。

武则天重回宫廷后,凭借着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很快便在宫廷斗争中崭露头角。她先是联合王皇后打压萧淑妃,使得萧淑妃失宠。而后,又设计陷害王皇后,成功登上了皇后的宝座。在这个过程中,她展现出了非凡的权谋手段和隐忍之心。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惜牺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小公主的夭折,成为了她扳倒王皇后的关键一步,这一狠辣之举,让众人见识到了她的决绝。

成为皇后之后,武则天开始逐步参与朝政。她深知,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中,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拥有足够的权力。她帮助李治处理政务,凭借着自己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决策能力,赢得了李治的信任与依赖。她对朝廷官员进行了一番大洗牌,将那些反对她的势力一一铲除,提拔了一批忠于自己的官员,逐渐在朝堂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势力。

随着权力的不断扩大,武则天的野心也愈发膨胀。她不再满足于幕后操纵,而是渴望走到台前,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在李治去世后,她先后废掉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李显和李旦,彻底掌控了朝政大权。此时的她,距离皇位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称帝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朝中大臣们大多反对她称帝,认为女子称帝有违祖制。但武则天并未因此而退缩,她以强硬的手段镇压了反对势力,为自己的称帝扫清了障碍。最终,在众人的簇拥下,她登上了皇位,建立了武周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