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厢一家子忙活着,外头晋王妃也没闲着。
她去绣衣卫府衙走了一趟,却连门都没进去。
绣衣卫府衙可不讲情面,她这王妃的身份,在那一点用也没有。
晋王妃忙活了一天,却什么收获也没有,低落极了。
眼看着天色不早了,她正准备回晋王府,但是马车刚走到一半,却突然被一辆马车拦住。
马夫眼睛一眯,就认出了那人:“王妃,前头那好像……是魏王妃的车驾。”
听着车夫的话,晋王妃掀开帘子往外一看,果然见着魏王妃在外头下车。
她放下车帘,正准备下车,魏王妃却已经进来了。
魏王妃径直在她身边坐下:“你家的事,我也听说了,不过绣衣卫府衙不好进,我托了几道关系也没法知道你家人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听着她的话,晋王妃心中微微一暖:“……多谢你。”
二人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微妙。
毕竟不久之前,二人还是一见面就唇枪舌剑的,如今突然这么融洽,恐怕换成谁都会不习惯。
静了会儿,魏王妃又道:“听说你今天去了长平侯府,如何,见着温元姝了吗?”
晋王妃不语,只是摇了摇头。
魏王妃冷笑一声,道:“我就知道,那人最是冷情冷性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一点不把别人家的苦难放在心上。”
听着魏王妃的话,晋王妃心里更不是滋味儿了。
“我理解你,这种自小宠爱自己的家人一朝出事,自己空有身份权势却什么忙也帮不上的无力感,我深有体会。”
魏王妃沉默了一会儿,突然又想到了另一件事:“你家都这样了,你还要跟晋王和离吗?”
晋王妃抿了抿唇,没有说话。
如果和离了,那她自然算是孙家人,如今孙家全家下狱,她回了孙家,自然也逃不过去,到时候他们家人倒也是一家团聚了。
晋王妃深吸了口气。
可是这件事还不知道会如何处置,就现在看来,她这个晋王妃的身份实在是没什么用。
既然如此,还不如一家团聚。
见她面上闪过决绝之色,不等她开口,魏王妃就道:“孙月兰,你可别犯傻!你要是没了晋王妃的身份,那你家人的仇,这世上更没人会替他们报了!”
听着她的话,晋王妃脸色微微一变:“你在说什么?”
魏王妃轻哼一声:“你素来聪明,怎么现在连这点事儿也想不明白了?不过是几两黄白之物罢了,如何能叫你爹爹和我爹爹双双丢了性命?如今咱们两家落得这个下场,都是姓陆的在背后撺掇的!就是针对咱们两家!”
迎着晋王妃有些复杂的目光,魏王妃接着道:“你自己想想,难道不是这个道理?这世上能有什么事是比人命还重要的?可如今倒好,因为那些银子,就要杀朝廷肱骨之臣,我不相信陛下会有这么糊涂!不是有人在背后撺掇,还能因为什么?”
晋王妃盯着她看了半晌,才幽幽地叹了口气:“你我果真不是一路人。”
魏王妃一愣:“你说什么?”
“黄白之物并不轻贱,你我身上的绫罗绸缎,和这满身的威势,皆是用这些东西换来的,”晋王妃道,“你看不起这些东西,但若不是这些东西,你也不会有如今这样的好日子。”
“几两银子在你看来不值什么,但是在外头,那或许是一条人命,甚至是一家子的命。”
无视了魏王妃语法难看的面色,晋王妃接着道:“我从不认为我父亲那样是对的,我如今尽力救他,只是因为他是我的父亲,这是我作为人子应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你我不同路,我有我要去的地方,你也有你要去的,请吧。”
说完,晋王妃就闭上了眼睛,竟然连看都不再看魏王妃一眼。
魏王妃此时的脸色也已经难看至极。
她知道晋王妃的委屈,好心过来想疏导她,没想到这人竟然毫不领情,还说自己跟她不是一路人!
“……我一番好意,没想到你全然不领受,”魏王妃道,“看来我还真是多管闲事了。”
说完,魏王妃便起身离开,回了自己的马车。
她走后,晋王妃才睁开了眼:“回府。”
马车缓缓往前驶去。
回了晋王府,柳嬷嬷便忍不住道:“夫人,那魏王妃看起来也是好意,您为何……”
“她再是好意,我也不能领受,”晋王妃神色淡淡的,“之前我对她也是好意,却没想到她竟然是这样的人……柳嬷嬷,我已经后悔了。”
或许当初,叫魏王妃直接撞入晋王的陷阱才是好的。
“王妃……”
“嬷嬷不必再说了,”晋王妃打断了她的话,“人活着总得有自己该坚守的,这晋王府我是绝对不会再待下去,哪怕是死,我也不要以晋王妃的身份去死,不过在这之前……”
晋王妃没再说话,而是径直进了书房,从里头拿出一个不起眼的小匣子。
一看见那匣子,柳嬷嬷的脸色就变了:“王妃,您这是……”
“这是我最后能做的了,”晋王妃苦笑一声,“嬷嬷,我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我的家人身陷牢狱,甚至丧命,我是一定要回去的,可是嬷嬷,你也有你的家人。”
说着,她打开匣子,从里头拿出了一摞身契:“这些身契,今日就一把火都烧了,日后你们各有去处,总比跟我一起要好。”
主子入狱,这些下人都是要被没收的。
柳嬷嬷叹了口气:“别人也就罢了,姑娘,奴婢自你幼时便一直跟在你身边了,这会儿自然不会走。”
说吧,柳嬷嬷上前,把自己的身契挑了出来,余下的那些则是统统被她转手扔进了火盆。
“不管前头是什么,奴婢都陪着姑娘一起走!”
“嬷嬷……”
柳嬷嬷扯出一抹笑意,重新振作起来:“好了姑娘,别为奴婢难过,这是奴婢自己的选择。”
说完,柳嬷嬷将自己的身契重新递还给了晋王妃:“还请姑娘收好。”
重新将身契收入手中,晋王妃的脸色依旧复杂。
柳嬷嬷却已经振作起来:“咱们如今就等着宫里的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