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周家大公子被问斩,那个族人也因顶撞族老,打了三十大板后,逐出周家。他那一支的族人,也因为他,受到惩处。”
“辗转几十年过去,那个人落户潼城,在潼城娶妻生子。因为年轻时的伤了,不到三十岁,便魂归地府。而他的孩子,年仅十岁。”
“母亲带着他改嫁,多年后,又为他娶妻生子。眼看生活越来越好,没想到,命运没有眷顾他们,潼城发生混乱,由此引发兵祸,大人皆死于敌人屠刀下,唯有一个一岁的孩子活下来,送到养济院。”
“那个孩子就是我。”不知不觉,泪水爬满脸颊,夏握瑜哽咽出声。
想到父母,想到祖父祖母。
“周管事,我父母的和祖父母的事情,你们一直都知道是不是?”
“是。”
“为什么?都把人除族了,你们还不放过他们?”
“因为,那是我亲兄长,那年,我五岁,大哥十八岁。”
“……”
猝不及防的答案,夏握瑜怔住。
须臾之后,没有变得感动,反而一股想要杀人的愤怒,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少年双眼猩红,狠狠瞪向周管事,刚修剪过的指甲陷入肉里。
人怎么可以无耻成这个样。
“周管事,我爷爷被你们除族,难道还不够,你们周家,一定要他断子绝孙?”
周管事骤然抬头,嘴巴微张,不懂他都点明他们之间的关系了,为何夏握瑜还要说这种话。
难道不该是,跪地磕头,认祖归宗吗?
夏岚风没有插嘴,现在是夏握瑜的主场。
是为了避免夏握瑜长大后,功成名就,有人攀附上来,提前做个了断。
伤害已经造成,就不要假惺惺的说有苦衷。
苦衷,可不是万能解药。
“周管事,我爷爷做错了什么,要被除族?我又做错什么,要被你们一次次利用?”
“周管事不要跟我说是为了我好,这样毫无廉耻之心的周家,我夏握瑜不稀罕。”
“我本来能在养济院好好活着,就算是吃得少一点,做的活多一点,我也愿意在养济院吃糠咽菜,长到十二岁,出去做一份营生,好好活着。而不是被你周家,利用完就一脚踢出去,还要被人嘲讽是上门要饭。”
“多可笑,说是送我去过好日子,其实就是去给人做牛做马。”
“在养济院,我还能跟着夫子学两个字,去了你们周家,我就是任打任骂的奴隶,做不完活没有饭吃,做不好没有饭吃……每天最早起床,最晚睡觉,连一条狗都过得比我好。”
夏握瑜双眼含泪,想到当初小小的自己,背着比他还高的背篓,下地干活。
看到才有灶台高的人儿,烧火煮饭,被烫的双手起泡,眼泪在眼眶打转,不敢哭出任何一声。
哭出来,得到的不是安慰,而是一顿毒打。
“周管事,你知道我以前叫什么名字吗?周奴、周贱人、周蠢货、周粪草。”
“呵呵……周管事知不知道我在那些人家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你知道,可是你不愿意为我做主,你总是说,忍忍就过去了。”
“我听话,我忍了,可是,他们还是没有放过我。第七次,你又想把我送到和周家有关系的人家里,是我,是我被打了五大板,咒他们断子绝孙,你们才放过我。”
“周六子,呵呵,六子,这能是个什么好名字,听着就像个太监名,若是知道要受那么多的罪,我还不如直接净身做太监。”
夏握瑜仰着头,狠狠闭上双眼,不让泪水滑落。
“六子,你怎么会如此想?”周管事瞳孔震惊,宁愿去做太监,也不愿意回到周家。
“六子,你爷爷当初被除族,周家固然不对。可是这些年,我不是一直在想方设法,帮你回到周家。后代能够重新回到周家,大哥泉下有知,定会举双手赞同。六子,你怎么就不体谅叔祖的一片苦心。”
周管事捂着胸口,气得够呛,踉跄捂着墙壁,滑坐于背后的椅子上。
一双受伤的眸子,不赞成的看向夏握瑜。
控诉夏握瑜不懂他一片苦心。
“我叫夏握瑜,不叫周六子,以后,我只会是夏握瑜。”
“六子,你……”
“周管事,请称呼我为夏握瑜,谢谢!”
夏握瑜眼中的泪水,始终没有掉下来。
因为不值得。
当从周管事嘴里再次冒出“我都是为你好”的时候,夏握瑜就知道,他从没有为他好,只不过是私心作祟。
打着为他好的名义,一次次行伤害之举。
夏握瑜不知道爷爷想不想回归家族,就算是他想,爬出来打他呀。
他,就是这么不孝。
周家如何觉得,这样一个吃人的家族,他会想着回去。
“周管事,你保重。”夏握瑜弯腰,郑重施礼,“十一年,诚蒙周管事照顾,小子感激不尽,就此别过。”
周管事对他有恩,他不否则。
这个恩,在他知道真相的那一刻,终究是仇恨占据上风。
周家,好得很。
夏握瑜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了,他要往上爬,成为人上人。
他这一支,就从他开始。
为宗做祖,都从他开始,与周家,没有半文钱关系。
“夏大夫,我们走吧。”
“好!”
没有安慰,也没有责罚。
夏握瑜瞬间热泪盈眶。
他第一次感受到,原来不是所有的长辈,都是周家那群恶心人的玩意。
嘴里说着为你好,实则做出来的事情,一件比一件令人心寒。
他们哪里是为他好,是为了驯服他,掌控他。
至于他的死活,谁在乎呢。
“不是说要走吧,还不走。”夏岚风停下,看着感动落泪而没有挪动脚步的人,“厨师比赛比赛结束,今天是各地小吃比拼,刚好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回去。”
“好的,夏大夫,这就来。”夏握瑜破涕为笑,屁颠屁颠跟上。
拿到户籍文书,先去衙门改名,重新落户。
夏岚风的户籍是落在清风镇清风山上,花了些银子,将夏握瑜的户籍,也转到清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