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烟站在一旁,只觉心中似有千斤巨石压着,沉闷得令她几欲窒息。
眼眶也渐渐泛起红潮,鼻尖酸涩之感不断上涌。
她下意识地想要抑制,可终究还是有一滴泪,突破了防线,顺着脸颊缓缓滑落。
她原以为自己不会哭的,却不想这悲伤如此汹涌难挡。
接着她的目光缓缓移向萧穆尧。
他的身姿依旧挺拔如松,面庞冷峻平静。
可那微微颤抖的双手,以及紧抿到有些泛白的嘴唇,却泄露了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她知道,他此刻的悲痛定如汪洋大海,深不见底。
比她多千倍万倍。
因为从小到大,景昭帝将无尽的父爱与关怀都倾注于他。
悉心教导,言传身教,为他遮风挡雨,伴他一路成长。
那是一种深入骨髓的亲情羁绊,如今一朝断裂,其痛可想而知。
只是他向来内敛自持,不喜情绪流于表面。
更何况如今身份已变,身为帝王,他肩负着整个王朝的尊严与责任,自是不能在众人面前有丝毫失态。
于是,他只能将那如潮水般的难过与悲痛,拼命压抑在心底最深处。
用坚强的外表,为这摇摇欲坠的时刻,撑起一片看似镇定的天空。
凌烟看着他,心中泛起一阵复杂的情绪。
既有对他的心疼,也有对他这份隐忍的敬佩。
此时,殿内的悲声如汹涌潮水瞬间冲破宫墙的阻隔,传至殿外。
文武百官与宗室子弟们还有嫔妃先是一愣。
随即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按下了头颅,齐刷刷地跪地。
有的官员涕泪横流,双手捂脸,双肩剧烈地颤抖。
那哭声撕心裂肺,仿佛失去了世间最为珍贵的依靠。
口中喃喃哭诉着陛下的圣恩与自己的忠诚不二,真真是悲痛到了极点。
有些妃嫔也是非常哭得撕心裂肺,看起来伤心极了。
然而,在这一片哀恸之中,亦有那心怀鬼胎之人。
某些宗室子弟虽也跪地,却只是干嚎几声,挤不出几滴眼泪。
眼神还时不时地偷偷左顾右盼,观察着周围人的动静。
有的官员与妃嫔则微微低头,看似在哭,实则以袖掩面,遮挡住他们真实的,虚伪又敷衍的面目。
殿内。
萧穆尧此时缓缓闭上双眸,深吸一口气,极力压制着内心如狂澜般翻涌的难过。
他的双手在袖间悄然握紧,指节泛白,似在与那几乎要将他吞噬的悲痛做着无声的抗争。
片刻后,他睁开双眼,那深邃的眼眸中已不见过多的悲戚之色,唯有冷静与坚毅取而代之。
然后他稳步迈出大殿,身姿挺拔,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似带着千钧之力。
阳光洒落在他身上,却驱不散他周身散发的肃穆之气。
抬眼望向跪地痛哭的文武百官,眼神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道:“众卿家……”
萧穆尧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虽略带沙哑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的耳中。
“大行皇帝驾崩,此乃我大昭之殇,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此刻起,当务之急乃是操办大行皇帝的身后之事,以慰父皇在天之灵。”
他顿了顿,目光扫视全场,见众人皆停止哭泣,专注聆听,便继续说道:“命礼部即刻着手筹备国丧大典,一切规制皆需遵循祖制,不得有丝毫差池,从灵堂布置到丧仪流程,从服丧期限到祭祀安排,俱要详细规划,呈朕审阅。”
言罢,他看向礼部尚书。
只见礼部尚书连忙跪地,恭敬应道:“臣遵旨,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重托。”
随后,他对其他官员一一部署:“内务府准备丧葬所需诸般物品,从棺椁到殓服,从香烛到祭品,皆要精益求精,鸿胪寺则负责接待各国前来吊唁的使节,妥善安排其行程与吊唁仪式,彰显我大昭国威与礼仪之邦的风范。”
众官员纷纷领命,神色凝重而庄严。
萧穆尧再次环顾四周,语气坚定地说道:“朕与诸位爱卿皆当克己奉公,共渡此国丧难关,在此期间,朝堂诸事仍需有序运转,各部不得懈怠,各司其职,若有玩忽职守者,定当严惩不贷。”
一番安排下来,条理清晰,简洁有力。
尽显帝王风范与临危不乱的气度。
也令文武百官心中暗自钦佩。
更为这动荡之际的大昭注入了一股沉稳安心的力量。
……………
当国丧的钟声在京城上空沉闷地敲响。
那悠长的声波仿佛一道无形的哀伤符咒,瞬间笼罩了整座京城。
皇宫内,太监与宫女们匆忙奔走,皆换上了素白的服饰。
往日的欢声笑语被压抑的啜泣和低声的呜咽所取代。
他们脚步匆匆,神色凝重。
手中捧着丧葬所需的各种物品,在宫殿的回廊与庭院间穿梭。
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惊扰了大行皇帝的英灵。
各宫各殿也都设起了灵堂,黑色与白色的帷幕在风中轻轻摇曳。
香炉里升腾起袅袅青烟,弥漫着一股浓浓的哀伤气息。
京城的大街小巷,百姓们听闻钟声,纷纷停下手中的事务。
原本热闹的集市瞬间陷入死寂,摊主们匆忙收起货品,脸上写满了悲痛与敬畏。
家家户户都紧闭大门,挂上了白色的灯笼,在门前燃起香烛。
老人们颤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口中念念有词,为大行皇帝祈福。
妇女们相拥而泣,泪水止不住地流淌。
孩子们也被这压抑的氛围感染,瞪大了眼睛,不敢出声。
街头巷尾都弥漫着低声的啜泣声,仿佛整座京城都沉浸在一片悲痛的汪洋之中。
各达官贵人们的府邸内,同样是一片肃穆。
他们身着素服,聚集在自家的厅堂之中,对着皇宫的方向行祭拜之礼。
有的家族还请来了僧道,在庭院中诵经超度。
那嗡嗡的经声与弥漫的香烟,更增添了几分哀伤与神秘的氛围。
各寺庙道观内,钟声与诵经声交织在一起。
和尚们身着袈裟,手持木鱼,口中念着往生咒,眼神专注而虔诚。
道士们则挥舞着桃木剑,踏罡步斗,为大行皇帝的灵魂做法事。
信徒们纷纷涌进寺庙道观,献上香烛与祭品。
祈求神灵保佑大行皇帝安息,也为大昭的未来祈福。
京城的城门处,守卫们也换上了白色的丧服,身姿依旧挺拔,但眼神中却透着哀伤。
他们加强了戒备,确保京城在国丧期间的安全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