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墨子是这个时期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也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物理学家。”

“其代表作《墨经》一书,记载了有关力学、声学、光学等方面的知识。”

“尤其是在光学方面,它以八条文字连续有序地记述了光、影、镜面成像的光学问题。”

“它不仅是华夏最早的几何光学着作,而且在世界古代文化史上也是一篇很难得的和较全面的光学杰作,比欧几里得光学还早百余年。”

“《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的着作。它论述了当时手工业的主要工种,是一部关于我国古代手工技术规范的总汇集。”

“尤为可贵的是,该书在记述各种手工技术的同时,还分别阐明了它们的科学道理。”

“其中包括许多力学、声学和热学方面的物理知识,堪称为集我国古代物理学知识在工艺技术上应用的大成。”

“例如:在叙述车和车轮的制造技术时,指出了车轮的物质均匀对称检验法。最早记述了车子运动的惯性现象。”

“对牛车、马车上下坡的力学问题作了分析。”

“在叙述皮革制造时,指明皮革的变形与受力有关。在叙述弓箭制造中,讲明了保持箭在疾风中一定弹道的技术问题。”

“在叙述制钟技术时,还说明了钟壁厚薄、钟口形状、钟甬长短对发声的影响,它比欧洲同样内容的论述文字要早1500年。”

“为《考工记》制钟技术的文字记载作证的是,1978年考古发掘出湖北随县曾侯乙编钟一套64个,其总音域跨五个八度。”

“此外,在这个时期,人们还发现了磁石吸铁现象,发明了最古老的磁性方向指示器,即“司南”。”

大宋时空节点。

开封府垂拱殿。

“考工记找到了全本吗?”

赵匡胤火急火燎的问向了卢多逊。

之前天幕曾提过考工记,后来大宋翻遍了整个国家,也只找到考工记的大汉译本。估计是有些失传。

“官家,大概春秋时期的版本可能失传了。”

卢多逊不无痛心的说道。

“墨子当真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就应该被冠以科学家的名号。”

高怀德看到墨子在物理方面有这么多的成就后,毫不吝啬的赞道。

“天幕还曾提过他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小孔成像实验,发现光是直线传播的人。”

赵普突然也记起了以往的视频。

“不过之前爱因斯坦说过,引力会弯曲光线。所以光可能有时候也不一定是直线传播吧。”

卢多逊并不是怀疑墨子是否错误了,而是想到这个问题,自己又不清楚缘由而有些懊恼。

“这就是咱们要追根究底的东西,不去研究这些,怎么能弄清楚原理呢?”

赵匡胤当下就觉得这事正好拿来说一说。彻底的扭转一下就会实用,不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科学作风。

“咦,咱们老祖宗对科学原理也有过解释啊,是咱们后来者不重视而已。”

刘熙古指了指天幕,画面上明明白白的写了考工记难能可贵的地方。

“这书竟然是个大宝藏啊,声学,力学,热学的知识都有涵盖。赶紧让研究院的人找出来和刚才抄下来的热力学定律对一对。看咱们能不能将热力学定律给弄得通俗易懂些。”

赵普看得欣喜不已。他也不管考工记里记载的热学力学知识是不是热力学的知识。

他只记得之前热力学的描述中,写的是热量与能量的转换,这东西搞不好就涉及到了爆炸之类的学问。

卢多逊也不用多提醒,当下就安排了研究人员去翻书研究。

“果真是个宝库,竟然还涉及到了弹道的问题。之前天幕有说过大汉武库中的驽就有最古老的弹道标识吧。而咱们现在的火枪火炮都要研究弹道。”

赵匡胤真想骂娘,一千多年前的老祖宗就留下了这样的宝藏,而后人竟然都从没关注。

“他们竟然对声音也有研究,还比西方早了这么多年。声学的研究不知道能具体用在什么地方。”

赵普挠了挠头,脑子里想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大宋对声音的研究项目。

“后世的电话,手机是不是就涉及到了声学的知识?千里传音,总得把话传过去吧?如何传的,又如何接收的?”

卢多逊听到声学后,第一个就想到了通信的问题。

众人闻言不禁感慨不已,这个用处还真的没人想到过。

“看来,科学研究也需要更广泛的思维啊。”

赵匡胤此时觉得这事不是思想僵化的人能干的。

“磁学的研究咱们倒是没有落下,不过如今与电力结合在一起了,不知道咱们在这方面什么时候会有突破。”

赵普见到考工记提到了司南,也想到了指南针的研究,以及刚才看过的电磁学的东西。

而对于电力,无疑是此时大宋所有人最为期待的大明。

天幕继续播放。

“从秦统一六国开始,经过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到五代约1200年间,古代华夏有合有分,时战时和,封建制度日趋完善。”

“随着铸铁和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古代物理学也有较为全面的发展。”

“集中表现为:一、制造了不少大型的复杂的机械,如指南车、记里鼓车、水运浑仪等。”

“二、发明了许多小型器具,如被中香炉(即常平支架)、透光镜等。”

“三、这个时期虽然没有一本如同《墨经》、《考工记》那样较为集中地记述物理学知识的专着,但同样留存了许多历史典籍中。”

“如刘安的《淮南万毕术》、《淮南子》,刘歆的《西京杂记》(一说晋代葛洪撰),王充的《论衡》,张华的《博物志》。”

“南北朝成书的《关尹子》,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谭峭的《化书》等等。”

“这些都零散地记载了大量的物理学经验或思辨性理论,涉及了热、力、声、光、电和磁等方面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时期还出现了一些有关器物的专门图书。”

“如叙述弓弩制造和弹道问题的《望远连弩射器法》。”

“祖冲之的儿子祖暅撰《称物重率术》、《权衡经》,它们阐述了密度、重心和平衡等有关力学问题。”

“北齐信都芳撰《器准》,聚浑天、欹器、地动、铜鸟、漏刻、候风诸巧事,并图画为器准。”

“这可能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科学仪器图着。可惜这些涉及机械制造和力学原理的书籍都已失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