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霄宫前,云涛翻涌,玉阶生烟。
元始天尊与太清二人踏着祥云而来,却见宫门紧闭,唯于昊天立于白玉阶前,似乎早在等待。
“两位师兄,”昊天从白玉阶前落下,对着二人执手一礼。
昊天师弟,太清微微一笑,未曾想到昊天会在这里等他们,道:“今日我二人前来实乃面见老师,不知老师可否出关了?”
“昊天,还不快去通报,我等有大事要找老师商量,”元始天尊可就没那么好的耐心了。
毕竟昊天虽说也是圣人,但失去天帝之位,如今也不过是一个童子。
昊天听闻并未露出怒色,看向太清道:“太清师兄,道祖闭关至今还尚未出关。”
“还未出关?”二人听闻面色一凝。
如今佛门气运正盛,长此以往玄门必将逐渐失去威望,道统堪忧,而他们此来也是想让鸿钧出手。
“接引、准提这两个忘恩负义的,私立佛教不说竟还想吞我等玄门气运,”元始天尊怒骂一声。
“师弟此事事关重要,劳烦你知会老师一声。”
太清只能作罢,毕竟佛门乃是天道认可,他二人插手已被警告,如今也没什么办法了,只能等老师出关了。
“且慢,两位师兄!”
二人正欲离去,昊天又叫住他们。
“道祖虽未出关,但已知此事,佛门大兴实乃天道运转,量劫将至,唯有顺应天道,方能护住气运根本。”
“量劫?”二人微愣!
“又有新的量劫到来了?”
“难怪,本座推算不出任何,一片迷雾,原是量劫所致,”太清恍然大悟。
在来之前他曾以太极图推演佛教未来,但得到了却是一片空白,本以为是天道出手,没想到却是量劫来临。
正是,昊天娓娓道来:“昔日道祖与罗睺争夺圣位,导致罗睺自爆,整个西方大地受损,西方庚金之脉断裂,贫瘠至今,如今却是要还了这因果。”
“此事我等自然知晓,但难道就看着佛教崛起吞噬我玄门气运了?”元始面色一沉。
昊天不语,袖袍轻挥,虚空泛起涟漪,现出一卷鎏金帛书。
帛书无字,却在二圣眼中映出八句谒语。
“一苇渡江非佛舟,青牛西去道犹留。
空即是色何须辩,济世当用太玄舟。
胡地八难皆可解,三千揭谛化璇玑。
不立文字传真意,紫气东来化菩提。”
“道祖已知二位师兄前来,留下一道谒语,太清师兄看完,自会知晓。”
“师弟告退,”对着二人一礼,昊天就进入紫霄宫中,大门又重新紧闭上。
“大兄,这是......”
元始天尊倒是看不出这几句谒语的深意,但太清双眼却双眼紧盯,身上气息变得若有若无。
就这样过了一时半刻,太清才醒悟过来,谒语也随着消失不见。
“大兄,如何了!可曾悟到老师之意。”
太清笑了笑,点了点头,见状,元始面色一喜。
待他跟元始天尊说完以后,对方却是一愣,未曾想到老师的方法竟然是这般。
但如今他们也无计可施,也只能如此了,决不能让佛门做大。
“大兄放心,玄门就交由我了。”
太清点了点头,“若玄门有事,你可前往金鳌岛让三弟助你。”
他算是了解元始的了,只怕对方心高气傲不肯求助而吃了大亏,毕竟他若是不在,接引、准提二人难免有什么心思。
而能压制佛教的也唯有通天了,二人若是联手,怕是接引、准提也不敢太过放肆。
元始听闻面色一冷,大兄,以我的实力难不成还对付不了西方二圣?大兄多虑了。
至于通天,他定然不会向对方低头。
交代好后,太清来到人族上空,身形一晃,茫茫人海中便多出了一位老者。
这一幕并未有任何人察觉,老者身上也无任何气息波动,俨如凡人一般。
沿着黄河古道踽踽而行,他见惯了云端俯瞰的沧海桑田,如今贴着黄土行走,才觉出人间烟火里的真实温度。
“人族大兴,实至名归啊!”
他叹然一声,如今想来才发觉自己真的做错了?
佛门针对的是玄门,而人族气运并未受到多大影响,这其中的原因便是因为女娲的存在,身为人族道祖,人道自然比肩天道。
哪怕是量劫之下,有三皇五帝在,人族依旧可以在量劫中稳如泰山。
这日行至洛邑郊外,忽闻前方传来争辩声,他走进一看,只见二十余人坐榉树下,中间青衫书生手持竹简,正慷慨陈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当以礼制约束百姓,方能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
老子浑浊的双眼在看到此人时一亮,走到一旁坐了下来。
此人饱读诗书,熟知礼义廉耻,各种经文娓娓道来,倒是不凡。
老子并未打扰,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不知来此听了有多久。
后从其他人口中得知,此人名孔丘,乃是一位读书人,也是山前书院的一位教习先生。
在人族中有诸多书院,但这孔丘无疑是德高望重的存在,颇受人爱戴,敬仰。
翌日,黄河渭河边。
“那南风起时,百草自当低伏,何须以绳墨强束?礼制虽能定尊卑,却缚住了人性本真。”
孔丘一愣,未曾想到此刻有人而来,并且出声,而显然是在与他言说,他昂首直视青牛上的老者:“礼崩乐坏方有春秋乱世,若如老者所言放任自流,与禽兽何异?”
老子坐在青牛之上,淡淡道:可曾见过鱼?
鱼?不得对方说话,老子再道:鱼跃过龙门便化龙,跃不过仍是鱼,时也命也,自然也。
孔丘却不认同,道:“礼乐崩坏,诸侯僭越,今若不重修礼制,天下将永无宁日!”
如今诸侯争霸,若以自然,何以平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