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青州之围解除,童贯退守到了大名府。

周野并没有躲过一劫的自觉。

反而叫杨志,关胜各领大军,与刚从京都返回的徐宁骑兵三路合围大名府。

只是他们还没形成合围之势,宋廷竟然派来了宿太尉前来议和。

原来徽宗被徐宁的骑兵吓到,要大臣商议解决之法。

然后三路大军威逼大名府的消息就传来了。

朝堂之上,各方大佬吵作一团,互相指责,推卸责任。

但大家一直认为,大名府事小,大名府之后就是京都汴梁,这才是大事。

徐宁能闯京都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最终他们讨论的结果,就是和谈。

这个结果也是徽宗希望的。

不是大宋没有兵,没有钱粮。

而是如今的大宋四面皆是虎狼,实在是不宜再开战。

西军防备着西夏,常年打仗。

北方又有攻辽之战,这是和金人约好的,合攻辽国。此时他们已经得罪了辽国,想撤都撤不出来。

还有南方方腊造反的消息也传回京都,又需要一路大军镇压平叛。

于是宿太尉给出了一个驱狼吞虎之策。

那就是叫徽宗册封晁盖为天王,例同藩王,算是一种另类的招安。

当然他没提太平天国,就是故意忽视这个细节。

大宋只承认晁盖的藩王爵位,绝不会承认太平天国。

但是又不能直接否认,那样和谈一定会失败,所以只能回避。

册封了晁盖为天王,徽宗就可以把北境的辽人交给晁盖来对付。

这样对金人也有了交代。

此时宋廷已经和辽国开战了两三年了。

金人在北方攻城掠地,砍瓜切菜。

大宋这边,打了辽国几年却没有打出什么名堂。

他们早就不想和辽人纠缠了。

正好可以丢掉这个烫手山芋。

当周野见到宿太尉,从他手中看到了国书,只觉得这大宋的君臣,天真的可爱。

用一个藩王的爵位,天王的虚名,就想叫他卖命。

他现在手下兵过十万,将军数十,又有坚城四座,哪有俯首称臣的道理?

可偏偏,他们有一件事说到了周野的心里。

收复北方故地,才是英雄所为!

更何况原剧中,再过几年,金人南下,灭了辽国,再灭北宋,靖康之耻不远了。

周野没拒绝,也没反对,只叫宿太尉在青州住着,说要考虑几天。

宿太尉每天都要找周野询问结果。

周野要么避开不见,要么见了也避而不谈,顾左右而言他。

过了半个月,周野才送宿太尉离开。

“太尉啊,除了公孙军师说的每年的岁币份额,陛下只要把大名府也划到我的属地,我就答应停战!”

“天王,那不叫岁币,国与国之间才叫岁币。就算朝廷答应这笔钱,那也是给你俸禄和封赏。”

宿太尉面上不显,心里却是觉得此事已经成了。

因为朝廷现在都认为大名府的确保不住了。

至于钱,债多了不愁,大宋的岁币,给谁不是给?

周野也知道不承认太平天国是国中之国,已经是大宋最后的遮羞布了,就没有跟他纠缠。

于是,宿太尉就带着周野的要求回到了京都。

回到京都,他才发现自己在青州的这半个月,周野竟然趁机又攻陷了密州,登州。

直接把整个山东都收入囊中,如果再加上大名府,这股势力堪比西夏了。

朝堂上再次为了这件事争论不休。

最终,徽宗还是一如既往的软弱,答应了要求。

……

周野叫卢俊义去接收大名府,给了他报仇的机会。

曾头市的主力都折在了青州,周野又趁机掠夺了他们剩余的战马。

虽然此时已经和大宋和谈结束,但这点小动作,徽宗是不敢和他翻脸的。

而这个时候,因为大闹了华州而被迫逃亡的九纹龙史进,也带着朱武,陈达,杨春前来投靠。

因为有鲁智深这个熟人,周野并没有拒绝。

只是他们此时早就不再是草莽英雄了,周野也只是给了他们基层职位,看他们日后各自表现,再给予提拔。

周野重新封赏了群雄。

公孙胜,许贯忠封为左右丞相。

杨志封兵马大元帅。

上将十名,林冲,关胜,秦明,呼延灼,栾廷玉,鲁智深,武松,徐宁,卢俊义。

佐将若干,孙立,黄信,韩滔,彭玘,扈三娘,阮小七,阮小五,阮小二,解珍,解宝,刘唐,石秀,杨雄,单廷珪,魏国安,宣赞,郝思文,张清。

小将若干,时迁,扈成,朱富,朱贵,顾大嫂,孙新,燕青,吕方, 郭胜,欧鹏,马麟,邓飞,杨林,宋万,杜迁等。

至此剧本中的大部分梁山好汉都已经收归周野的麾下。

还有些人并不是领兵的,比如凌振,萧让,金大坚这类技术型人才,周野就直接安排了相应的职位。

另有,刚投靠的史进等人,以及还是俘虏的史文恭等,都暂时没有安排。

宋廷中也还有个别好汉,比如索超,这次大名府不是打的,所以没能收服。

还有着名的小旋风柴进。

因为周野这梁山贼寇和宋廷和解,他也幸免于难,没有落草。

至此周野实力稳固,已经和传统的梁山,做了告别。

……

周野把治下的几座城市也都整理了一遍。

最重要的就是利益再分配。

任何朝代时间久了,都会形成固定的既得利益者群体,或者说固化出阶级。

上层人士把大部分社会资源占为己有,只留给一小部分,给数量庞大的底层群众。

这导致了底层群众不得不为了这一小部分资源,内卷,竞争,头破血流。

还要被上层人士嘲笑不够努力。

等属于底层群众的这一小部分,还在被挤压,越来越小,造反就产生了。

造反成功的人,自然又成了新的既得利益者。

如此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至今还没有哪种制度可以彻底解决阶级的问题,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再循环。

只不过周野和某位学习,把利益分配给了最多的人,希望下次循环可以更晚一些再来。

他下令彻查了治下所有的官吏及乡绅富户,把他们的土地财产拿出来重新分配。

有人同情地主,但周野知道,也许某个地主是好人,但他成为地主之后,本身就带着原罪!

周野因为这激进的做法得罪了本地的豪强们。

好在他麾下这些人倒是没有本地的豪族,没人因此跟他翻脸。

可豪强毕竟是少数人,周野赢得了更多的人心。

他也是没办法,金人虎视眈眈,中原很快就会再遭劫难。

他需要用最快的方式强大,没时间去照顾和一小部分人的情绪。

土地一分,百姓都积极地参与到大生产中,粮草赋税迅速拉满。

招兵也容易许多,都是老实本分,身体结实的农家汉子。

再加上宋廷每年白白送上的岁币。

周野只花了两年半,就组成十五万步兵,五万骑兵,一万海军。

左丞相公孙胜留守后方。

周野带着熟悉各国语言,各国地理的许贯忠,连同各路大军,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北伐。

而宋廷,还在征讨方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