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宁本就是御前值守,对京都的禁军十分熟悉,对自己的前雇主徽宗也非常熟悉。

他只是在京都郊外转了一圈,拿下了几个出城的高官,就叫京都陷入混乱。

禁军封锁了城门,却不敢出城一步。

他又叫秦明和卢俊义各带一队兵马四处掠夺,骚扰京县,叫京都的人摸不清兵马数量。

又因军法约束,所以只掠夺了本地的几个劣迹斑斑的地主富户,又杀了两个贪官,算是敲山震虎。

果然,他们到京都的第二天,宋廷就派出信使,要和谈。

徐宁把信交给卢俊义和秦明,叫他们看看,他则咬牙切齿。

“我真是愚蠢啊!竟然为这样的朝廷效忠这么多年!”

所以童贯收到消息的时候,其实京都已经被围困三五日了。

“撤军,快点撤军!”

童贯见了蔡京的信使才真正确认消息的真实。

他想到的是立即回援京都。

王焕却赶紧劝道:

“太师,我军骑兵已经损失殆尽,大军就算返回京都怕也来不及啊!而且我一撤,青州定然追击,稍有意外就会损失惨重啊!”

童贯也知道这个道理,但他脑子里一片乱麻。

卢拙大喝一声,指着王焕大骂,却断了童贯的其他念想。

“大胆,陛下被敌军围困,尔等敢不援救?你想干什么?太师千万不要被他们所误!”

“京都有禁军近十万,徐宁不过万余骑兵,陛下不会有危险!我们此次出征损耗无数,仓促离开,不仅之前的牺牲全部白费,还有全军覆没的危险啊!”

王焕还想劝说,但是童贯已经因为卢拙的话,下定决心。

京都的事情,无非两种情况。

不救,童贯知道徽宗遇险,视若罔闻。事后一定会被追责。

而去救援,虽然无功,但会得徽宗认可。

童贯兵法战略只是三流,但政治眼光却是一流。

所以很清楚地权衡了利弊,做了决定。

“王节度既然不愿救援京都,那就留下替我大军断后吧!

我意已决,陛下对我恩重如山,我就算奔袭千里,冒着兵败被攻讦的风险也要去救陛下!”

卢拙也拱手道:“我愿带着府兵也随太师救驾!”

“好好好,卢府尹真乃忠贞之士,难怪陛下称赞!”

王焕看着这一幕只觉万分悲凉。

……

童贯说是立即奔赴定都,但是十万大军哪能说退就退?

他在夜里叫王焕等节度使攻城,他则带着大军趁夜后撤。

他打算先撤到济州城,再一路撤到大名府,最后再回京都。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保证大军的安全。

至于徽宗那里,他只要救援的姿态表示出来,就已经无忧了。

其实童贯也知道,远水救不了近火。

大军回援,本就是一场无意义的表演秀。

只是在政客眼中,这种无意义,才是有意义。

王焕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想起牺牲的兄弟,不愿意这样做而已。

他带着人攻城打到天亮也算是完成了童贯给的任务。

然后就带着自己的兵马也撤退了,只他也不知道撤到哪里去。

单纯是觉得这次战争已经失去意义,想减少手下的白白牺牲。

另一边童贯原想在济州城休整一下再出发,结果出了意外。

他们一夜急行军,才来到济州城。

想着到了城里就安全了,于是安排了士兵补觉吃饭。

突然,“轰隆”一声,像是信号。

一部分正在睡觉的士兵被突然而来的洪水淹没。

另一部分刚开始做饭的军营却着了火。

还有一部分零散巡逻的士兵却遭遇了震天雷。

城里“嘣”“嘣”“嘣”的声音,响个不停。

童贯被卢拙和丘岳护着紧急撤离,众人在城外重新收拢士兵,发现竟损失近半人马。

“到底发生了什么?”

童贯愤怒咆哮,却无人解答,再看城门已经关闭。

他又要救援京都,没时间围城。

只能带着剩余的士兵逃向京都。

……

话说当初卢俊义被救回青州,周野赤脚相迎,不仅收了一员大将,还意外获得了许贯忠这个全能人才。

许贯忠武艺超群,熟读兵书,精通谋略,不仅如此,琴棋书画也都无有不会。

如果只是这样,周野也最多高看一眼,因为有些出身名门的名将也能达到这种程度。

但这个人,在这个时代,还精通吐蕃,党项,女真等各国语言,熟悉天下地理,有“活地图”之称。

许贯忠明显就是能指挥国战的统帅之才。

原剧许贯忠可能是看穿了梁山的结局,只给宋江提供了一些帮助,并没有加入他们。

他的态度也影响了燕青,燕青才会提前退出,保全了性命。

而这次,许贯忠直接跟着卢俊义一起来了青州。

他直言自己的志向是匡扶天下,愿意辅佐周野。

周野当然以礼相待,恨不得当场签下“卖身契”,生怕对方反悔。

当时童贯大军还没成行,周野想着不能死守青州,就叫许贯忠到济州潜伏。

其实也不算潜伏,许贯忠本身就不出名,也没人知道他加入了太平天国。

周野又叫时迁跟在他身边,方便联络。

同时把卢拙,黄安的联络都交给了他。

等到青州被围困,许贯忠就相当于周野敌后的一个副指挥部。

许贯忠原来是想等关键时候,占领济州城,从青州和大名府中间断掉童贯大军的粮草。

所以他联络了凌州的水火二将,魏定国,单廷珪。

这二人本是关胜的好友,又因为上了天罡地煞榜被上司排挤。

两人收到信,直接就投奔了济州。

济州城黄安有五千人的民团,童贯也只留下五千步兵守城。

许贯忠只叫黄安跳反,借着酒宴杀掉了童贯手下的指挥军官。

让水火二将接手了对方的兵马,然后就不声不响地拿下了济州城。

又救下了被童贯羁押,日夜不停生产火器的凌振,缴获大量火器。

结果时迁带来最新消息。

徐宁闯到了京都,而后童贯大军突然返回济州。

许贯忠稍微一想,就知道这个太监在想什么。

当即迎了大军进城,然后趁他们放松警惕。

魏定国带兵纵火,单廷珪掘了护城河,凌振则带人引爆震天雷。

三人各施所长,竟然惊得十万大军落荒而逃。

……

童贯大军损伤惨重,却顾不了许多,只想着抓紧时间进入大名府。

因为他们的粮草都丢在了济州。

他们花了三天跑到了大名府。

这次童贯警惕起来,怕又有什么不明势力占据了城市。

卢拙自告奋勇,率先进城,见了梁中书,才又回来禀告。

童贯这才放心入城。

见了梁中书,问起京都的事情,才知道京都的危机已解。

徐宁勒索了一批财物,便撤退了。

童贯大失所望,但是又想起自己如今的处境。

青州没打下,却损失了大半兵力。

他和梁中书商量了许久,两人都是蔡京门下,自然沆瀣一气。

于是共同上折子,说是为了解救京都,遭遇了青州主力,幸好打退了敌军。

言外之意,不是他们,徐宁也不会这么快撤退。

至于朝廷信不信不重要,重要的是徽宗信了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