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场激烈而漫长的内战逐渐走向尾声之时;
紫阳真人的次子张晨曦也伴随着冯大帅的军队一路败退至台湾。
至此,民国那段波澜壮阔、风起云涌的历史即将缓缓落下帷幕。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岁月里,紫阳真人的小女儿却毅然决然地投身于边区的革命事业之中。
她凭借着自身出色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在部队里担任起机密文书这一重要职务。
只可惜,由于她两位兄长在国军当军官的缘故,她所身处的边区部队竟然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党运动。
这场运动旨在揪出隐藏在队伍中的叛徒,并彻底铲除所谓的“cd 团”。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在这次清查行动中有整整 108 名来自城市的热血青年学生被误当作敌人而惨遭清除;
其中便包括了紫阳真人的小女儿——张诗涵,被活埋在山间......
就在某个万籁俱寂、月明星稀的深夜,正在道观内打坐修行的紫阳真人突然间感到心口一阵剧痛袭来,紧接着便是一口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
刹那间,他心有所感一般,深知自己的小女儿已然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经历了无数风风雨雨之后,终于迎来了拨乱反正的那一天。曾经含冤而去的张诗涵也得以沉冤昭雪,并被追授为光荣的烈士称号。
那时,终南山脚下那座曾经属于紫阳真人家的破旧土窑洞子早已物是人非,成为了村子里的一处村办公场所。
当两名负责此事的村干部得知这个消息后,尽管心中满怀着对这位英烈的崇敬之情,他们将那块印有“烈士家属”字样的金色牌匾小心翼翼地钉在了村公所的门框之上。
就这样,紫阳真人小女儿的一生在此刻画上了一个虽不完美但却无比圆满的句号。
她用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书写下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永远铭刻在了人们的记忆深处。
紫阳真人的母亲已经130岁了,他经历过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朝皇帝、
紫阳真人出生后,前后经历了、咸丰即位、同治、光绪、宣统退位;
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军阀割据,8年抗战,4年内战;
上天庭,下阴司;
在这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时光里,他历经了种种磨难,但始终坚守自己内心对于大道的追求。
尽管身处滚滚红尘,紫阳真人却从不贪恋过往的繁华与恩怨情仇。
正所谓“人生几度春秋不觉沧桑几度,历经九磨十难了知世事无常”。
在他生命即将走向终点之时,其弟子行雨来到榻前,
轻声问道:“师父,您可有什么遗言要留给我们?”
紫阳真人微微睁开双眼,用颤抖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那早已花白的胡须,
缓缓地说道:“一心向道,夫复何憾!”
言罢,便将终南山星云观郑重地托付给了行雨,
并指定他为这座道观的第一百位道长:行雨道长!
紫阳真人放下了重担,沐浴更衣后,然后带着母亲一同登上了鹤鸣山。
就在他们飞升之际,天空中出现一道绚丽的紫色霞光,光芒万丈,映照得整个大地都如梦似幻。
方圆万里之内的人们纷纷仰头观望,见到此景无不惊叹万分,随即纷纷跪地叩头,诚心祈祷。
在 1949 年 9 月 30 日那寒冷而静谧的深夜,当分针即将指向整点,秒针也飞速地向 0 位逼近时,紫阳真人正端坐在三清山之巅。
1949年9月30日、23 点 59 分59秒,紫阳真人缓缓闭上了双眼,他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与周围的山川融为一体,最终安然坐化。
紫阳真人生前对门下弟子关爱有加,教导有方,深受众人敬仰和爱戴。
得知师父与母亲一同坐化的消息后,众弟子悲痛不已,但他们深知这也是师父修行的圆满归宿。
于是,弟子们强忍悲伤,齐心协力地将紫阳真人及其母亲的遗体小心翼翼地运回了终南山。
回到终南山后,弟子们怀着无比崇敬之情,精心挑选材料,请来能工巧匠,花费数日功夫,终将紫阳真人的遗体塑造成了一尊金光闪耀、栩栩如生的金身。
这尊金身被供奉在了山中一座庄严肃穆的殿堂内,以供后人瞻仰和缅怀。
在天际,北极星所在的紫微垣中,有一颗明亮的星星升起,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它宛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镶嵌在浩瀚星空之中,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在这颗明亮星星的升起的同时,还伴随着一颗稍小一些的星星的陪伴。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颗星星的光芒越来越亮,交相辉映,似乎在诉说着什么神秘的故事。
有善于星相的老人夜观北极星后对众人说,这两颗星星正是紫阳真人和他母亲灵魂的化身,他们升入天界,继续守护着世间万物。
至于到底是不是,只能由后人去评价了,是非功与过,都赋笑谈中!
当地有名望的官绅为紫阳真人题词为:
诚心壮志心向道,临终亦敢傲星河;
无悔一生行正道,魂归依旧耀九天!
\".....\"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府明确规定绝不允许再有妖魔鬼怪出现在世间兴风作浪、为祸苍生;
同时也严禁任何动物通过修炼成精。
此令一出,曾经那些横行无忌的数万妖魔鬼怪们顿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轻易现身来残害普通百姓。
在强大的政策压力和正义力量的驱逐之下,这一众妖魔鬼怪被迫纷纷逃遁至昆仑山深处潜心修行。
为防止它们再次逃出昆仑山危害人间,政府派遣大量英勇无畏的士兵驻守在昆仑山的各个险要隘口。
这些士兵们日夜坚守岗位,风雨无阻,时刻保持着高度警惕。
自此以后,天下终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盛世。
无论是妖魔鬼怪还是神仙佛祖,皆不敢再肆意闯入人间胡作非为。
整个世界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歌舞升平的美好景象:广袤无垠的大地之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城市乡村之中,人们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江河湖海之内,水族生物悠然自得地游弋嬉戏……
真可谓是人间处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四海之内皆是和谐祥瑞之景!
十八年之后,正值那个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的特殊年代。
在这个时期,一股破除封建迷信的浪潮如汹涌澎湃的洪流一般席卷而来,迅速蔓延至整个社会。
人们渴望建立起一个充满科学精神、崇尚文明进步的崭新社会风貌,为此,必须毫不留情地破除那些根深蒂固的封建迷信思想,
对一切与妖魔鬼怪有关的迷信观念及行为展开严厉的批判,并坚决予以摒弃。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深藏于深山老林中的古老道观,还是矗立在繁华都市里的庄严寺庙,都未能逃脱这场灾难性的冲击。
终南山上的星云观,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了众矢之的。
一群激进分子气势汹汹地闯入星云观内,他们目光凶狠,手持铁锤和棍棒,扬言要将殿中的神像统统砸碎,就连供奉着紫阳真人的塑身也不放过。
行雨道长挺身而出,试图阻止这群人的暴行。
他苦口婆心地向众人解释道教信仰并非封建迷信,而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传承,但他的言辞却如同石沉大海,丝毫无法打动这些狂热的人。
相反,行雨道长因为自己的举动而被扣上了一顶“封建迷信道士”的沉重帽子。
最终,他竟被无情地吊起在了房梁之上,结束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在行雨道长惨死后,他们点燃了熊熊烈火,将整座终南山星云观付之一炬。
刹那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曾经庄严肃穆的星云观在火海中逐渐坍塌,化作一片废墟。
昔日香烟缭绕、钟声悠扬的景象已不复存在,只留下满地的残垣断壁和无尽的哀伤。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已过去了数年光阴。
在这期间,得益于党和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与支持,道教学院在京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
这座道教学院开创了先河,设立了四年制的本科教育以及三年制的研究生教育体系,更是精心打造了两个独具特色的专业:
“道教经义”本科专业和“道教经史”研究生专业。
在党的英明领导下,学院秉持着严谨治学、德艺双馨的育人理念,致力于培养出一批批品德高尚、学业优异且对道教教义有着深刻领悟的杰出道士人才。
这些学子们在学院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刻苦钻研,不断汲取着道教经典中的智慧精髓,
并将其与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积极探索着传承和弘扬道家文化的创新路径。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批优秀的道士毕业生逐渐崭露头角,他们以扎实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而此时,政府再次展现出对道教事业的高度重视,慷慨地下拨专项经费用于原址重建,
那座历史悠久却曾一度衰落的”星云观”。
经过一番精心规划与紧张施工,焕然一新的星云观终于重现于世。
它气势恢宏,殿宇庄严,吸引着众多信徒和游客纷至沓来。
从此,这里成为了弘扬道家文化的重要阵地,也进一步确立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高地位。
人们在这里感受着道家思想的深邃魅力,品味着那份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
人生犹如一场漫长而艰辛的修行之旅,各种各样的事情接踵而来,我们需要一件接着一件地去应对和处理。
只要还活着,就必须努力去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
因为只有这样,当我们经历了无数次困顿之后,才有可能迎来那豁然开朗的顿悟时刻。
这种顿悟不仅仅是对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和解,更是实现自我与外部环境和谐共处的关键所在。
正所谓“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唯有亲身经历各种事情,我们才能够真正领悟其中蕴含的道理和智慧。
这一切都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里,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去体会。
在这场修行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不让外物左右自己的心境,不被情感所束缚和困扰。
保持一颗平和、坦然的心,无论面对怎样的境遇,都能做到处变不惊、安之若素。
如此一来,我们便能从内心深处感受到那份悠然自得的快乐,享受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满足。
全篇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