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这几个公子哥儿虽然大摇大摆的在街上行走,但并不是品性恶劣的人。
只是像是没见过世面一般在来回乱转着看摊子卖的东西,嘴里时不时还发出一些惊叹。
最终他们停在了那个卖草鞋的摊子前,疑惑的问摊主:“这是什么?看着怪怪的。”
摊主可能是没遇到过这种情况,不知道该怎么应付,只好小心翼翼的回道,“各位大人,这是草鞋。”
前方的那个领头的小少爷继续天真的问,“草鞋?什么是草鞋?是可以穿的那种鞋吗?”
摊主佝偻着腰板点头道,“是用麦秸编的鞋,可以穿的。”,他也有点小聪明,看出这几个人不是什么坏人,接着道,“这是小人用新年的新麦秸,来回压的松软了做成的。”
苏母在旁边摊子上翻了个白眼,麦秸又不值钱,今年去年的有什么区别,也就是看这几个公子哥儿不懂才说这些。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这几个公子哥儿一看就是家里不缺钱的,说不定就愿意买这些开心开心呢。
果然那为首的公子哥儿一听这就以为是用好东西做的,当场问多少钱一双。
一听才两文钱一双,当场撂下个碎银子把东西全买了。
给自己的小伙伴儿一人分了一双,剩下的让仆人送回家。
苏研能感觉到街上似乎静了一瞬,然后很快大家似乎都反应过来,争抢着到这几个人面前介绍自己家的东西。
哎呦,这好不容易来的冤大头可不能错过。
连苏研站的摊子的摊主也拿着自家坛子冲上去,“大人大人,我这也是今年的新泥做的坛子,结实又干净,大人大人,看一看,看一看吧!”
对这样的发展苏研简直目瞪口呆,果然能出来卖东西的头脑转的都不慢啊。
一下子就看出这几个人没经过事儿,钱好骗。
苏研手里也没带东西,没兴趣冲上去看热闹,就带着苏母回去了。
路过糕点铺买了些饴糖,等会儿让苏母带回家。
回家半天了,苏母还是对刚才的事情咂舌不已,“哎呦,这几个公子哥儿今天怕是难脱身了,那么多人围着呢。”
苏研倒是持不同意见,“就算他们对钱一点概念没有,他们跟着的小厮也不是傻的,肯定会上前提醒他们的。而且他们一看就是富贵人家,街上那些人也不敢乱来。”
苏母想想也是,不过还是对这不知金钱为何物的几位少爷一番感慨,并对他们的父母遥致怜意,“这他们父母得操多少心那!”
苏研也觉得是,脸上写着快来骗我还不自知的人,可不得父母操碎了心吗?
不过这跟两人也没什么关系,他们感慨一番就聊别的去了。
不过一会儿,两人又谈起了村里人送新粮的事情,“这两天家家户户都往咱家跑,院子都被踏平不少。”
苏母笑的脸上皱纹横现,“不少人还偷偷 往咱家送东西,那场面你是没看见。不过你爷爷有成算,不让咱家收,你大伯母不听偷偷收下隔壁王大娘家的东西,你爷爷知道了,狠骂了你大伯一顿,骂他管不住屋里人。”
苏母说到这撇撇嘴,“你大伯那人一辈子这样,看你爹老实就想占点便宜。但是对自己胡搅蛮缠的媳妇儿又一点办法没有。要不是他这么多年都管不住你大伯母,咱家也不会这样乱糟糟的。”
想到这一对夫妻,苏母心情瞬间不好了。为了不影响自己心情,干脆不提他们俩,继续说苏爷爷的事情。
“你爷爷有成算,说阿安收不了多少粮食,算算村里也就能找个十来家左右。这十来家当然要先紧着咱们自己家的亲戚来,你大爷爷三叔家都已经定了,其他的咱们一族的也有个三四家,其他的就给村里德高望重还有家庭实在困难的人家,等过两天安排好了,你爷爷就带人送过来。”
“现在村里没拿到名额的人虽然心里不满意,但是也不会背后嚼舌根乱说什么。这不,这两天我在家就天天听人说,咱家厚道懂礼,那些有心想说坏话的人都被村里其他人顶回去了。”
“咱家在村里现在名声正好,三郎的亲事拖了这么久,这两天终于有人上门了。三丫头更不必说,原先人家看她娘不着调怕她遗传,现在看咱家你爷爷的行事,觉得咱家到底家风清正,这两天也很有些人介绍不错的年轻后生。”
说到最后她感叹,“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爷爷这事儿办的漂亮,凭这一件,只要咱家以后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在村里的威望只会更重。”
苏研听了也很赞同,她爷爷经的事情多了,别看平时不吭声,心里自有成算。
要不然凭借苏奶奶的偏心,这些年家里不说闹翻天,关系也不会太好。
但是事实上他们家虽然不喜欢苏大伯和苏大伯母的为人,但是下一辈的苏大郎二郎和三郎的关系一向都好。苏研和苏三丫相处的也一直不错。
这都多亏家里有苏爷爷坐镇。
母女二人在这边对着苏爷爷狠狠的夸赞了一番,才转过头聊了别的。
直到太阳西斜,苏母还没等到苏二郎回来才开始着急。
“这小子不会是贪着挣钱忘了要回家了吧?”
苏研也哭笑不得,劝住要去找人的苏母,喊来何安让他去码头看看。
何安应了一声就往外走,没多久就带着苏二郎回来了,说是出门没多久在路上正好遇到了。
苏研看着一脸傻笑的苏二郎简直不知道说什么,赶紧让他收拾收拾洗洗脸。
几人还要去老宅,娘家人来了,总不能不声不响的就走,这不是礼数。
苏二郎赶紧收拾完,讨好的去拎了野鸡野兔,都没让何安上手。
何安知道他这会儿想表现争取一下宽大处理,也没跟他争。
几人到老宅又是一番寒暄,最后留下了东西准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