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宜修重生:人间清醒登橘直上 > 第572章 凌云志·太后发话(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2章 凌云志·太后发话(九)

这一点,自然得看宜修,五福晋果断开口,让嬷嬷去库房搬东西,都送去四嫂在城外的别庄。

宜修眉宇间轻快了不少,笑道:“好弟妹,你惦记嫂嫂,嫂嫂自然也是想着你的。过两天,四嫂亲自帮你去五弟面前搞定此事,你安安稳稳在府内舒舒服服过好日子,保管明年你讨厌的这些人都会从你眼前消失,且五弟会主动帮你清理。”

“真的吗?”五福晋笑的开怀,颇有些不可置信。

“我做事,你放心。”宜修

五福晋露出一丝笑意,乐呵呵的开口,“好好好,我一定耐心等着。此事若成,四嫂,我再给你备一份厚礼。”

娜仁托娅、孟和紧随其后地表态,她们也会给四福晋备厚厚的礼的。

侧室和妾室的区别,俩人还是能拎得清。身为蒙古郡主,不可能给五爷当正妻,可侧室……肖想已久。

五福晋很满意俩人的表态,对于娜仁托娅、孟和当侧福晋,她也是乐意的,毕竟除了十弟妹,还没那个蒙古郡主能给皇子当嫡妻呢,人又是自己挑的,相处起来很不错,生的孩子也威胁不到嫡子,比刘佳氏、瓜尔佳氏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宜修唇畔之戏谑愈浓,五弟啊五弟,你就到我碗里来,乖乖给给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做挡箭牌吧!

这日,甘淑仪一大早进宫陪太后打马吊。

太后手气不错,接连摸了几张好牌,顿时来了闲聊的心思,“京城最近有什么新鲜事儿啊,哀家爱听这个。”

甘淑仪打了一张八条,看了眼对面接替李静言缺位的宜妃,有些犹豫,不知该不该开口。

宜妃被盯得有些不自在,余光撇向满脸期待的太后,直言,“侧福晋,有话直说,在场的都不是外人。”

“那就恭喜娘娘了,马上要有孙媳妇了,是继惠妃之后第二个孙辈娶亲的娘娘呢。”甘淑仪一吐为快,又长舒了一口气,在宜妃惊讶的目光中小嘴巴拉巴拉个不停。

将五福晋头疼如何给庶子挑选房内人的事儿抖了个干净,临了还不忘说,“娘娘,不是这两年,就是过两年。您就要做乌库玛嬷了呢。”

皇帝,皇家最要紧的是要开枝散叶,绵延子嗣没错,但宜妃对自己要升级做曾祖母这事儿,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康熙二十年册立的四妃中,惠妃和荣妃资历最深,乌雅氏是凭肚子争气,宜妃完全是因年轻貌美。

换言之,她是四妃里头最年轻的那个,如今却要越过荣妃,继惠妃之后当乌库玛嬷……内心是无法接受的。

太后、太妃怔愣片刻,后知后觉反应过来,五福晋给庶子选福晋的“庶子”,不正是胤祺的长子、次子吗?

胤祺可是太后、太妃亲手养大的第一个孩子(端敏是太后的养女没错,但入宫时已经6岁了,胤祺往往是从婴儿时期就被俩人带大的),他的孩子,俩人自是也上心的。

从甘淑仪这听说,五福晋一方面担心儿媳人选,一方面担忧侧福晋缠绵病榻多年,不一定能熬到儿子成婚,又想起侧福晋们对嫡子弘晏的中伤就心里不是滋味,在给庶子寻摸房内人这事儿上很是不耐烦……

太后、太妃想了想,五福晋是个好的,她这般为难也是可以理解的。

谁不知道那俩侧福晋曾在胤祺耳边挑拨,使得胤祺骂弘晏“克亲”,哪个当娘的能容忍这事儿。

宜妃清楚那俩侧福晋做的那些蠢事,知晓五福晋能想起给庶子挑房内人就不错了。

五福晋是个心善又手软的,不曾苛待庶子,就冲这儿,自己就该替儿媳把这桩棘手事儿接过来!打算明日挑两个长相一般的宫女赐下去,免了五福晋的忧愁。

“对了,五福晋府上的孟和、娜仁托娅两位庶福晋人很好,这些天没少随五福晋出来走动,为人和善的很,孩子们都喜欢她们呢。”甘淑仪话痨劲儿上来,又怜悯地看向宜妃,“九阿哥子嗣缘薄,娘娘,您要稳住啊。”

“什么、什么意思?”宜妃没来由的有些心慌。

“您不知道吗?九福晋当着我们福晋、三福晋、五福晋的面哭了,说是府上都凑出七朵金花了,还没一根草,不像五哥府上,男丁扎堆生,当真是羡慕。奈何九阿哥不着架,想逼着他生儿子都难。九福晋现在都想着要请道士去府里做法呢,看看是不是风水有碍子嗣呢。”

宜妃心碎了一地,总感觉眼前这人是故意的,然而甘淑仪眼神清澈、神色纯真,让她连呵斥的话都吐不出口。

太后斟酌着开口,“宜妃啊,你再挑几个好生养的宫女去老九府上,没个男丁还天天在外晃悠,老九委实不像话了。”

甘淑仪见太后兴致不错,又接连吐露了好几件事儿:

布尔和格格的儿子彦麟和十阿哥胤?有些像,十福晋前些天说,彦麟和她生的弘暄就跟亲兄弟似得。

赵御史让儿子天天在孙子彦麟面前晃悠,说是孩子看谁长得就像谁,不能劳累十阿哥。

三福晋和三爷话不投机半句多。好几次差点动手了,连思泰、念佟、弘晴都不爱见三爷这个阿玛……

太后不时点头,隔一会儿就发表下意见,什么彦麟这孩子长相好,像皇家人有什么不好的;

赵御史父子最近动静大得很,听说布尔和的额驸正接他爹大清第一御史的担子,朝堂上弹劾了好些个官员,如河道总督、户部侍郎等,皇上对这个孙女婿感观好坏参半,说是有一个赵御史就够了,大清暂时不需要第二个小赵御史;

老三啊,和三福晋夫妻感情差,都是荣妃和他自己作的,弘春、思泰、念佟多好的孩子啊,偏偏两人宁愿护着瑚图里……真真是不知所谓。

打完一圈麻将,太后在宣妃的提醒下,忽的想起来老五府上的蒙古庶福晋孟和、娜仁托娅,还是五年前自己从蒙军旗里挑的呢。

“宜妃,胤祺府上俩侧福晋病多久了?”太后不满地问。

“四、四年了。”

“缠绵病榻多年,担的起侧福晋之位吗?”太后抻着老脸道:“那俩侧福晋不修口德,又病重体弱,如何比得过身体康健又子嗣多的孟和、娜仁托娅。”

宜妃沉默片刻,便道:“自是……比不过的,只是胤祺、胤祺喜欢。”

“哼,前些年喜欢的还不够吗?你不好开口,哀家来说。”太后忍不住声音提高了几分,又看着宜妃道,“老五府上这些年有多安分,前些年就有多乱,都是这俩侧福晋闹得。还好,老五家的立起来的,还生了三个嫡子,不然,还不知道要闹腾成什么样呢!”

“是,臣妾往后多注意的。”宜妃脸骚的慌,太后这话是留了情的,没直说老五府上乱都是她这个额娘纵容的……也是胤祺耳根子软,才有这一遭。

刘佳氏、瓜尔佳氏病了这些年,侧福晋之位也该让出来了。

平心而论,就胤祺那不争不抢的性子,让生养了一儿一女的两个蒙古郡主当侧福晋,于他将来是有利的。

倒是老九,怎么就鬼迷心窍跟在老八后头呢?连累她在皇上那儿都不受待见了!

这孩子,真真是来讨债的!

甘淑仪默默记下这些话,打算回去告知福晋自己成功了呢,太后果真动心思了,五福晋送的那些东西,可以平安落库。

嘿嘿,有一成半会是自己的,淑媛、淑妍的嫁妆又丰厚了些,雨嫣也会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