淑妍能嫁到福晋的母族……往后的日子还用说吗?
那可是跟弘晖阿哥几个亲上加亲啊!
亲妹妹嫁给表哥,弘晖阿哥将来不得多多照拂么,前程妥妥的,比嘉璟强多了!
更重要的是,她们都能沾光——
看在儿女亲家的份上,福晋会更加纵容甘淑仪,偏爱扶风院的,淑媛、淑妍的嫁妆档次一定会再高一个规格!
毕竟,淑妍嫁去乌拉那拉氏,等同于替福晋光耀母族!!
便是与明珠曾孙永祈定亲的淑媛,都不一定有淑妍嫁得好。
若是婚事能调个儿,苗雨嫣都恨不得把这桩婚事换给亲女儿淑媛呢。
可惜,淑媛的婚事是爷钦定,还在皇上面前过了明路的,没法更改!
淑妍这次,当真是因祸得福呢。
宜修打的也是这个主意,只不过最初的人选不是灵禅、那青,而是孟佳·明煦、孟佳·明轩。
奈何,孟佳氏底蕴太浅,前两年才抬入镶黄旗,在早早就抬入正白旗的甘淑仪母家甘佳氏面前还不够看(淑妍记在甘淑仪名下),而正黄旗的乌拉那拉氏,属于上三旗中满族大姓,是够格的。
不得已,捏着鼻子推灵禅、那青出来,至于孟佳·明煦、孟佳·明轩……过两年再从宗室给他们寻摸贵女,不能委屈了自己的外家!
“好了,都是自己人,既然你们同意,本福晋便拍板做主,将淑妍许给乌拉那拉氏。到底选谁给她做额驸,则由你们先考量一番,毕竟丈母娘总的见过女婿面,再定亲事不是。”说着示意剪秋将一整套的端上来。整套翡翠珍珠头面翡翠蝴蝶多宝簪 李静言千恩万谢地替淑妍谢赏,苗雨嫣也很高兴,福晋特别点名那支翡翠蝴蝶多宝簪是给淑媛的。
甘淑仪则是被宜修委以重任,从明儿开始,每日不落地在太后跟前提怀安格格与简亲王策旺多尔济——
宜修要替端静拉拢在科尔沁部大权在握的端敏公主,自是要从端敏公主的儿子下手,怀安是自己的人,没少给策旺多尔济吹枕边风,但还差了点。
便想着从太后这儿入手,过些天,等太后在康熙面前提了策旺多尔济,再让胤禛给策旺多尔济找份正经差事儿,不愁事不成!
另外就是胤祺、胤佑外放去河务,给兆佳·德成、辉发那拉·诺岷当挡箭牌的事儿,也少不了太后的助攻,让甘淑仪出马……是最合适的。
毕竟,谁都知道甘淑仪是直肠子,嘴里永远藏不住话,而太后就爱听她说的大实话!!
四日后,夜里一场雨,稍稍冲散了炎热,宜修又出了门,挨个去几个妯娌府上小坐。
一连五六日,胤禛都没瞧见宜修人影,细细询问才知晓宜修比他还忙,整天脚不沾地,莫明有些憋屈:
他的福晋,自己瞧不见,光给几个嫂嫂、弟妹瞧了!!
憋屈归憋屈,说是绝对不敢说的,十八掐……威力之大,受过的都知道。
五福晋府上,宜修、九福晋陪着五福晋及其府上的蒙古庶福晋聊天。
“昨儿个我额娘进府看我,说起了明年小选的事儿。”九福晋突然想起了这事儿,对着姐妹们道。
顺治时期就曾规定,八旗人家年满十三岁至十六岁的女子,必须参加每三年一次的皇帝选秀女,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孙拴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这是大选。
小选则是每年都要进行的,参选之人是隶属于上三旗的包衣三旗,被选中入宫的秀女到一定年龄(一般是25至30岁),如果未被皇帝看中,可以放出宫去,若被皇帝看中,就只有在深宫高墙内虚度一生。
“怎么说起小选了?”这几年都是大选才指人入皇子府,小选还不曾指过人,五福晋、宜修都不曾没有注意过这件事。
“这不是想着五嫂府上的两个庶子,都到了经人事的年岁,明年肯定要给他们挑房里人,提醒提醒五嫂,莫忘了嫡福晋的职责嘛!”
说起此事,九福晋的语气有些低落,五哥府上嫡子、庶子都不少,而她府上……都凑齐七朵金花了,还没一根草。
“哎,这事儿,五弟妹,你确实要上心些。”宜修并没有安慰九福晋,毕竟这事儿没法安慰。
要她说,九弟素来是万花丛中过的风流性子,他自己都不着急没男丁,九弟妹操这个心作甚?
至于五弟妹……二十六岁的年纪,就要做婆母了,还得给庶子挑福晋,个中滋味只有她自己知道,宜修更不好张嘴。
五福晋眉宇间透着愤愤之意,一想起那俩没少给她气受的侧福晋,她就对俩庶子没好脸色,但她又是个心善之辈,没对这俩孩子下过手,只是不待见而已。
一听九福晋的话,内心很是不爽,这两年要给他们挑房内人,过两年就要挑福晋,然后就得给聘礼、分家产……
就胤祺那偏心眼的性子,也不知给她生的嫡子留下多少家产!!!
五福晋猛地看向宜修,眼巴巴地求主意,宜修等的就是这个,状似漫不经心低问她,“你是想绝了后患,还是眼不见为净?”
“绝、绝了后患?”五福晋心狠狠跳了一下,没来由地有些心动,很快又摇了摇头,“只要不在我跟前晃悠就好,我是真不喜欢他们,可也不想、不想让他们出事。”
她是所有皇子福晋中出身最低的,总是有点自卑,但又因闺阁时阿玛、额娘对她宠爱有加,生性乐观自信。
这些年生了三个嫡子,腰杆子挺得直直的,心不免又软了些,对庶子真没起过坏念头。
宜修知晓她的性情,笑着宽慰她,“你这样就很好,真的很好,很好很好!”自己是永远做不到这一点。
对庶女她可以笑脸相迎,对庶子面子功夫过得去就成。
别说不待见,连见都不想见,若非府上孩子都是自己人所出……
话音一转再次开口,语中却带了些暗示的意味,“五弟妹,你这些年也过于安分了。那俩侧福晋病了这些年,早该把人给拉下来。你瞧瞧你身边的两位庶福晋,都是蒙古郡主,出身不错,有生养了儿女。论出身、论子嗣,不比俩搅家精更担得起侧福晋之位!!”
五福晋看了眼娜仁托娅、孟和(蒙古庶福晋),这俩可是自己选入府的格格,前年生了孩子,抬了庶福晋,现在想想……庶福晋算什么,侧福晋才对得起她们的出身。
嗯,怎么都比刘佳氏、瓜尔佳氏这俩没少给她气受的侧福晋顺眼!
娜仁托娅、孟和闻言,眸光定定看向五福晋,三人一对视,都觉这事儿……可行。
左右,太后娘娘肯定是乐意的,运作起来,十之八九,问题就是胤祺未必点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