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去大明扶贫 > 第523章 国内乱得一塌糊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参加完永乐皇帝的登基仪式后,朱高炽和朱有炖兄弟两个最终还是和仇人朱允炆一起,离开了光城。

解铃还需系铃人。朱允炆回到应天之后,下了最后一道诏书,既是罪已诏,也是退位诏书。

他将所有内战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正式宣布退位,然后到开封为周王守坟忏悔去了。

朱高炽和朱有炖兄弟也在朝堂上转达了永乐皇帝回国登基的三项条件。

尽管大家觉得永乐的条件有些苛刻,但是好像除了接受,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朝堂上一直是乱糟糟的,且不说外患,光是内忧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临时朝廷越来越没有权威,好多省份都收不上税来,官员们的工资也就没了着落。一些地方官员趁机胡作非为,开始引起小规模的民变,或者说是官逼民反。

官员们觉得,光凭永乐会搞钱,就可以让他当皇帝,说不定还可以让他在辽东和南洋赚的钱来补贴内地。

至于永乐明目张胆地要继续削藩,释放囚犯,应天朝堂上许多建文旧臣对永乐还是心存好感,至少他登基后不会翻旧账。

临时主持朝政的刑部尚书蹇义和户部尚书夏吉原本就是永乐还是辽王时的旧属,立即提出同意永乐的条件。

随着局势的进一步恶化,临时摄政的楚王和宁王象征性地犹豫一阵子后,也不得不同意大臣们的意见。

朱高炽走后,永乐也有一摊子事情要处理,特别是土洲三省,自南下以来,自己还没去过,总得过去看看吧?免得到时候自己的菜园本来种的是人参,最后长出个萝卜来。

四月底,正当他做好出巡土洲的准备时,朱高炽和朱有炖带着应天城内诸王和大臣的共同请愿书,再次来到光城,恭请永乐皇帝回京城即大明帝国皇位。

原来,在朱高炽上次往返南洋期间,大明周边形势和国内局势在持续恶化。

帖木儿的三路大军远征大明,都取得不俗的成果。

其中一路有四万人,号称十万,由帖木儿长孙马黑麻带领,先后攻陷天山以南的疏勒、于阗、姑墨、龟兹、吐鲁番等城。

其中一路有三万五千人,同样号称十万,由帖木儿四子沙哈鲁带领,先后攻陷除苹果城和富远城以外的全部伊犁河谷。

这两路其实都是疑兵,借以牵制明军主力。

至于帖木儿本人,则亲自带了十二万精锐主力迂回到了漠西,并迅速控制了瓦刺可汗,共同出兵十四万,号称三十万,从漠西径直南下,先后攻陷了防守空虚的迪化、巴里、哈密和庭州等城。

西域都司指挥同知、定远侯郭骥在同蒙古人谈判时被杀,忠义郡王仆固义、忠顺郡王安克帖木儿双双殉国,驻守伊犁河谷的勃罗哥早已经没有了音讯。

帖木儿甚至亲自带领主力进犯河西,一直打到了嘉峪关。幸亏西域都司指挥使宋晟率领三卫人马及时回防,联合陕西行都司指挥同知宋忠手下的两卫兵马,暂时击退了帖木儿对河西的进犯。

宋晟担心帖木儿会卷土重来,一再请求朝廷增援河西。

可是此时的大明临时朝堂哪里还派得出援军?

朝廷掌握的京军精锐和山海关、临清两地的机动兵力几乎全部用于平叛,最后和北平都司、大宁都司的精锐边军打了个两败俱伤,几乎毁于内战。

楚、宁二王和燕、周二王世子带领大约六万靖难军驻扎在京城。腾冲侯何福带着两万多贵州都司兵马驻扎在中都凤阳。双方都虎视眈眈,死死盯着对方。

吴杰轰死了燕王,担心被秋后算账,带着南海舰队溜回了海南岛。

诸王之中,现在只有秦王、蜀王和庆王各自手握三卫机动兵力,兵力雄厚。

但朝廷局势未明,各位王爷被削藩搞得惊魂未定,谁又愿意派出援军?

就在各方势力互相猜忌、彼此防备,临时朝堂犹豫不决之时,西域一波未平,北方、南方和西南等方向风波又起。

盘踞在阴山一带的蒙古鞑靼部,在帖木儿部将脱鲁和原北元末代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孙子本雅失里的怂恿下,兴兵三万,和二万帖木儿军合兵一处,号称十万,南下攻击明军大同和宣化长城防线,成为帖木儿进犯大明的第四路人马,也是唯一攻破大明长城防线的一路人马。

原本应该坐镇大同和宣化镇的代王、谷王被建文帝囚至京城,山西都司指挥使袁洪病死,坐镇太原的小晋王朱济熺又忙着掺和应天的事情,整个山西长城一线的明军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状态。

再加上山西行都司本来存在严重的吃空饷问题,兵马缺编严重,大同及宣化两大长城重镇迅速被蒙古骑兵攻陷。

直到一路蒙古骑兵临雁门关时,朱济熺才慌里慌张地让太原中护卫指挥使袁容指挥山西省内的剩余明军,勉强将蒙古铁骑堵在了关外。

与此同时,播州土司宣慰使杨升这时也乘朝廷驻守贵州的精锐兵马全部调往江北平叛,纠集三万土司人马造反,攻陷贵州都司驻地贵阳城,相继吞并水西安氏、水东宋氏、镇远何氏等地土司,实力大增。

杨升信心大增,聚众五万,号称十万,开始进犯四川。

四川都司和蜀王抵挡不住,只好向朝廷频频告急。

南方的交趾黎氏趁机做大做强,先后袭杀交趾都司兵马上万,明军被压缩在交州城方圆百里内,交趾布政使黄福也成了俘虏,形势越来越乱……

应天城内,以楚王和宁王为首的诸王尽管心里对辽王的要求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是谁也没有绝对掌控大局的能力,谁又敢保证在烽烟四起的情况下,匆忙抢皇位,不会成为众矢之的?

听到大明国内国外形势如此糜烂,朱植只好答应乘坐刚刚研制成功的蒸汽机帆船“婉君号”回京即位,政务交给了沈庄,军务交给了俞靖。

谁叫他曾经受过大明的恩惠,有了开拓辽东的第一桶金?

谁叫他穿越成朱元璋名义上的儿子,对大明宗室还有感情?

谁叫他也是炎黄子孙,抗击帖木儿进犯和回教入侵,也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

谁叫他还想和大明组成共同的市场,谋取长远的发展?

不过,在北上的时候,他信守承诺,让海军派出军舰将胡汉苍和胡元澄兄弟俩送了回去,并令驻守富春城的明军配合他们兄弟俩故地重游,在黎氏后方搞事情。

为了确保此次回京安全,他不仅让海胆带了一营人马随身护驾,又令慕华回辽东,传达他的圣旨,让戚祥和董兴带一师辽东预备役进京,震慑各方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