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云祥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八中午,一家人才坐上火车出发。
卧铺车厢里,苏长宁坐在下铺,吃着妈妈喂的蛋糕。
火车上人很多,条件比她以前坐过的火车包厢差,但明显速度快了很多。
第二天下了火车,又坐上汽车。
一路颠簸,苏长宁晕车了。
一直临近中午,才在村口下了车。
苏云祥看着陈锦怀里昏昏沉沉的苏长宁,心疼不已。
饭桌旁,一大家人齐齐整整围坐。
面容慈祥的老者肯定是爷爷奶奶了,跟爸爸有几分相似的男子是大伯苏云吉。
旁边身形健硕的女子是伯娘李菊,再旁边是堂姐苏明慧和堂哥苏立成。
奶奶一个劲催苏长宁多吃饭:“这孩子太瘦了,看着脸色蜡黄。”
“我看孩子不胖不瘦正合适,脸色不好不是因为晕车吗。来来,都好好吃饭。”
爷爷热情招呼,“云祥,你照顾着小陈多吃点。这一路很辛苦。”
奶奶没再多说话。
热热闹闹的午饭结束,三个女人忙过年的事,三个男人去了大伯的苗圃。
苏云吉这几年租了一片地做苗圃,供给园林绿化使用。
堂哥堂姐带着苏长宁来到了里屋的炕上。
苏长宁第一次见到这种炕,坐在上面暖烘烘的。
苏明慧拿出一副跳棋,带着她跟苏立成对弈了一局。
苏长宁发现这就是前世的波子棋,只是稍有变化而已。
三个孩子玩得不亦乐乎。
不知什么时候爷爷凑了过来,看了看棋局笑道:“立成啊,你这是要输给宁宁了呀。”
几个回合后,苏立成躺在炕上哀嚎:“天哪,我竟然输给了宁宁,我不活了。”
接下来,包饺子,吃年夜饭,看春晚......
苏长宁早早睡着了,睡得很沉,鞭炮声都没惊醒她。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
拜年,收红包,苏长宁摸着笑僵了的小脸,好想回到那个暖和的炕上睡一觉。
初二一大早,苏长宁就被一个女人的大嗓门吵醒了。
姑奶奶来了。
看着陈锦带着睡眼惺忪的苏长宁从里屋出来,姑奶奶眉头皱了一下:
“这是刚起来呀,老二家的,你们这么多年不回来,回来就多帮你婆婆干点活,多孝敬她。”
“人家小陈云祥都很孝顺,你来了等着吃饭就行,大过年的别多说话。”
爷爷没好气地说着,转头让陈锦带着苏长宁去隔壁屋吃早饭。
因为要给苏云祥一家饯行,中午饭很丰盛。
姑奶奶啃着一条鸡腿,满嘴流油:
“老二呀,这么好的饭食家里可不是常吃,你记得多给你爹娘钱,别光顾着自己在大城市享福。”
“我有退休金,用不着孩子们的,他们能把自己照顾好我们就很高兴了。”
爷爷很没好气,不过因为过年,又守着小辈,终究还是压了压火气。
爷爷原来是民办教师,临退休前转正了,现在的退休金让村里不少人眼红。
“你的钱是你的,小辈该孝敬还是得孝敬。”
姑奶奶又转头看着陈锦说:
“老二家的,你平时也不在家,我这个长辈就多说几句。
老二是做大事的人,你这做媳妇的得把自己男人伺候好,可不能睡到日头老高了才起床。”
“姑,我们互相照顾。小锦也是做大事的,挣得比我都多,家务活我们两个人分担。”
挣得比你多?
苏长宁瞥了自己老爹一眼,对他睁着眼睛说瞎话很是满意。
“大男人家干什么家务活啊。”旁边的奶奶小声嘟囔了一句。
“男人做家务活怎么了?他俩都工作,家里活分担着干不是应该的吗?”
爷爷恨铁不成钢地看着奶奶,“你好好吃饭,别多说话。”
苏云祥哥俩看着自己的父母,都没说话。
他们这个妈,待人也算善良温和,就是遇事有些拎不清。
好在有老父亲掌控大局。
众人继续吃饭,转而说起了哥俩的工作和两个孩子的学业。
“明慧上高三了吧,想考哪个大学?”陈锦轻声问苏明慧。
“婶婶,我想考省师大的中文系,也不知道能不能行。”苏明慧有些怯怯的。
一直不怎么言语的李菊说话了:
“女孩子家读那么多书干啥,上到高中学问够用了。还不如去南方打工,西屋闺女在什么电子厂,一个月给家里一千多呢。”
爷爷瞥了一眼苏云吉,没言语。
苏云吉放下筷子,看着一脸委屈的女儿说:
“闺女,你使劲学,能考到哪爸就供你到哪,你能读到博士爸最开心。你放心,这事爸说了算。”
又转头看着李菊说道:“吃饭,少说话。”
对这个媳妇,他已经懒得跟她掰扯。
苏云祥则给陈锦夹了好几块鱼和肉,示意她多吃饭,啥也不用理。
姑奶奶这边忍不住又插嘴:
“老大家也没说错,早工作早给立成攒钱成家。
你们家下一辈就立成这么一个男丁,到时候老二不也得指着立成养老送终。”
李菊委屈地接话:“我就是这个意思。给立成攒点家业,咱家就指着他传宗接代了。”
“你也不用太着急,到时候老二的家业不都是立成的?”姑奶奶拍拍李菊的肩膀。
李菊豁然开朗:“是呀立成,你可得好好孝敬你叔你婶。”
苏云吉重重放下筷子,刚要开口,苏立成说话了。
“瞎说什么,我叔的家业怎么成我的了,那是宁宁的。”
苏立成今年上初三,已经有点人高马大的样子,说起话来铿锵有力。
他转头看着苏明慧:
“姐,你别听妈的,你好好考,到时候我挣钱供你读博士。”
苏云吉隔着桌子冲苏立成竖了个大拇指:
“好儿子,有志气,真不愧是老苏家的男人。”
爷爷给苏立成夹了一根鸡腿:“大孙子,爷爷对你刮目相看。”
苏明慧则摸摸弟弟的头,红了眼睛。
“老大呀,你也别太纵着闺女了,孩子孝敬父母不是天经地义嘛。”
姑奶奶不甘心地又开口。
爷爷把筷子重重放下,怒目瞪着自己的妹妹。
“大过年的,守着孩子我不愿多说,你没完了是吧。
你看看我这些孩子,个个孝顺,兄弟和睦,孩子教育得也好。你哪个孩子有这么好?”
姑奶奶嘴唇动了动,一句话说不出来。
她也确实说不出啥,儿子儿媳妇不上门,闺女外出打工好几年不回来了。
气不过的爷爷继续开炮:
“自己家的日子过成这样,还有闲心思跑我这里指手画脚。
今天你要认我这个哥哥,就老老实实吃完这顿饭。要不然,现在就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