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其他类型 > 如兰重生之似水流年 > 第17章 孔嬷嬷的学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前墨兰和梁晗来往过密,盛紘和王若弗商量着不让三个女儿在庄学究的学堂上旁听,还要请一位教导礼仪和规矩的嬷嬷,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盛老太太知道了,便联系了一位嬷嬷。

嬷嬷姓孔,据说是山东孔府的旁支后人。孔嬷嬷在宫中做了几十年的女官,资历深厚,口碑极好。只是前几年上了年纪,不得不出宫养老。不少世家望族都请孔嬷嬷到家中教养女儿的礼仪和规矩,比如英国宫府。盛家门楣不高,孔嬷嬷肯来,完全是看在和盛老太太几十年的交情上面。王若弗产后虚弱,卧床不起,却也拉着如兰的手千叮咛万嘱咐:“如儿,孔嬷嬷可是个很厉害的人,你得跟着她好好学!我知道你不是个能静心学习的,诗词歌赋不精通也就罢了,可不能不懂礼仪规矩!”

“母亲,如儿知道了。”如兰俏皮地吐了吐舌头。

“你啊,别看有时候比大人都大人,可还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啊!再过几年,你也是要议亲的。我现在惯着你,以后谁惯着你?就算你的夫婿容得你胡闹,可你怎么过得了婆母这一关?你现在好好跟孔嬷嬷学习学习,将来不吃亏的!”王若弗苦口婆心劝着如兰。

如兰不愿意再听下去,抱起了刚刚出生的长松,熟练地哄了起来。又问王若弗:“母亲,你知道小弟弟为什么叫长松吗?”

“长柏,长松……听起来就是一对好兄弟啊!希望松哥儿将来和柏哥儿一样,也是个有出息的!”王若弗看着眼前一派温馨,露出了慈母的笑容。

如兰吟了一句诗:“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你什么时候也会这些了?”王若弗笑道,“我记得,你不喜欢诗词的。”

“父亲给小弟弟取了名字,我和六妹妹回去翻书,查到这一句了。希望松哥儿长成一株真正的小松树!遇到任何困难和挫折也不要低头,长大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如兰轻轻握着长松的小手,生怕捏疼了出生没多久的小弟弟。孔嬷嬷的学堂里,墨兰和如兰各怀心事。

明兰年纪最小,听得却最认真。她仔仔细细把孔嬷嬷讲的要点写下来,记在一张纸上,不明白的地方还特意做好标记。她不知道学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不过孔嬷嬷是祖母请来的教导嬷嬷,就应该好好听着,反正祖母一心都是为了她好。

孔嬷嬷看着心不在焉的墨兰和如兰,脸色沉了下去;又看了看聚精会神的明兰,仿佛看到了希望,突然问了一个问题:“姑娘们可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习礼仪和规矩?”

这个问题并不算难,可如何回答能让孔嬷嬷满意?

通过这几次的相处,三个姑娘的意见罕见达成了一致一一孔嬷嬷是个不好糊弄的。“四姑娘先说吧!”孔嬷嬷发了话。

前段时间,墨兰病得不轻。这段日子虽然身子好了,可是动不动就精神恍惚。她吓了一跳,总算聚集了精神,流畅作答:“墨儿认为,学习礼仪和规矩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身为女儿,更应该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日常接人待物,都要符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受人尊重。”孔嬷嬷没有评价,面无表情继续问如兰:“五姑娘是怎么想的?”

如兰想到前段时间墨兰污蔑她的事情,又想到母亲差一点像墨兰诅咒的那样,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再教训一次墨兰。孔嬷嬷在场,她不好把墨兰怎么样。于是,她仔细斟酌词句,没有一句话提墨兰,却每一句话都针对墨兰:“如儿认为,虽然学习礼仪和规矩很有必要,但如果品行不端,心思不正,学再多的礼仪和规矩也救不了这个人。心地善良的人,学习礼仪和规矩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之,礼仪和规矩可能助纣为虐,就像一只披着羊皮的狼,蒙蔽了旁人的双眼。”

如兰话音未落,墨兰的脸色铁青铁青。她委屈极了,难道这一切只怨她一个人吗?可她和林噙霜因为血缘关系已经深度绑定,怎么能说挣脱就挣脱?

想到这里,墨兰捧着脸哭了起来:“五妹妹为什么容不下我,就因为我们不是同母的姐妹吗?”明兰见事态不妙,扯着如兰的衣袖,悄声道:“五姐姐,千万别冲动。”

可如兰情绪上头,完全听不进明兰的劝,正面和墨兰杠了起来:“六妹妹和我也不是一母所出,可她从来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再说了,我只说再多的礼仪和规矩也救不了品行不端、心思不正的人,没有针对任何人的意思。难道四姐姐问心有愧,对号入座,把自己归为披着羊皮的狼吗?”

墨兰再次惊讶于如兰缜密的逻辑,这番话简直滴水不漏,让她没有反击的可能。多说下去,倒是显得自己胡搅蛮缠。不如就继续装柔弱,让孔嬷嬷觉得是盛气凌人的嫡女在欺负她这个处境艰难的庶女。

于是,她哭得更卖力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墨兰有天大的委屈呢!

“够了!成何体统!”孔嬷嬷大声怒斥墨兰和如兰二人。

她再次庆幸,盛老太太当时抚养的姑娘是明兰,而不是墨兰或者如兰。要不,她真担心她的老友被这两个孩子气出一身病来!墨兰不必说,任何正经人家都不会待见的。而如兰虽然人不坏又聪明,可性子却不敢恭维。如果只是偶尔接触,可以用欣赏的眼光看她;可相处久了,难免就会磕磕绊绊。

“嬷嬷……”墨兰还想辩解几句。

“你们两个,都是个不懂事的!一家姐妹,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什么嫡出庶出,都是盛家的女儿!嫡女是比庶女的身份高,可将来承担得会更多。就像你们的大姐姐那样!”孔嬷嬷的目光越来越严厉,仿佛把墨兰和如兰盯死,“四姑娘是庶女不假,可是有教养、知礼节的庶女姑娘,没人会看不起!五姑娘是个聪明的,可是得理不饶人,传出去也失了嫡女的风度!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仗着嫡出身份欺负庶出姐妹呢!”

孔嬷嬷一番话虽然同时批评了墨兰和如兰,但是显然批评墨兰的话更重些。

如兰是个机灵的,连忙承认错误:“嬷嬷,如儿错了。我们都是姐妹,不应该为了小事计较。往小里说,伤了姐妹情分;往大里说,会影响自己甚至全家的名声。”

墨兰心有不甘,但形势所逼也只好赶紧认错:“嬷嬷,墨儿也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一定好好跟着嬷嬷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知礼节的姑娘。”孔嬷嬷继续板着脸:“本来,我还想叫你们父亲母亲过来的。可你们还算知错就改,暂且饶了你们这一回,下不为例!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到时候,你们父亲母亲,愿打就打,愿骂就骂!”

“嬷嬷,我们真的知道错了。”这次,墨兰和如兰的回答倒是异口同声。

墨兰和如兰二人刚松了一口气,以为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谁想,孔嬷嬷又发了话:“这次不惊动你们的父亲母亲,不等于就没有惩罚。不长点记性怎么行?四姑娘,五姑娘,看到那张桌子上的《女诫》了吗?抄一遍再走吧!”

“是,嬷嬷。”墨兰和如兰不敢再反抗,只好拿出笔墨纸砚,做好抄写准备。

“六姑娘,你做得很好。你四姐姐和五姐姐吵架,你不但没有参与其中,还悄悄拦着你五姐姐。不愧是你祖母养大的姑娘!今天的事情不怪你,你先回去吧。”孔嬷嬷训完墨兰和如兰,再看看明兰,脸上多了几分笑意。

明兰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对孔嬷嬷行了一礼:“明儿多谢嬷嬷的好意。四姐姐和五姐姐正在奋笔疾书,明儿一个人回去不好。之前嬷嬷教导我们,一家姐妹,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两位姐姐抄写《女诫》,明儿没有不写的道理。明儿愿意陪两位姐姐一起抄写!”

“也罢,你是个好孩子,自己拿主意吧!”孔嬷嬷同意了。

孔嬷嬷离开之后,气氛不再那么紧张。墨兰一边抄写,一边骂骂咧咧,也不知道是针对孔嬷嬷还是针对如兰。如兰本就不擅长写字,时间紧任务重,写着写着,字迹潦草到难以辨认了。

明兰倒是规规矩矩完成抄写任务,还悄悄对如兰说:“五姐姐,你以后不能再冲动啊!我怕你一个人在这里吃亏,就留下来陪你一起写。”

如兰听着,那叫一个感动!这才是姐妹,墨兰算得上什么?

如兰的心情明显好转,拉着明兰:“六妹妹,还是你最好了!抄完了以后,你跟我回葳蕤轩。王佑表哥说,他给我们带了一些舅舅庄子上的特产,其中有不少肉。今天晚上,我让小厨房给你做几个你最爱吃的菜!”

“那太好了!”明兰抄写的劲头更足了。

好不容易,三人抄完了《女诫》,离开学堂。好巧不巧,这个时间庄学究的学堂正好下课。盛紘和王若弗商量过,为了避开不必要的麻烦,庄学究的学堂下课时间,比孔嬷嬷的学堂要晚一个时辰。

“墨儿,你怎么也这个时候下课呢?”长枫看着从学堂里才出来的妹妹,疑惑不解。再一看妹妹垂头丧气,有几分心疼。

墨兰没有答话,用眼神瞪了一下后面说笑着的如兰和明兰。

长枫似乎懂了什么,没有再问,让妹妹一个人安静安静吧!

跟着长枫后面走出的梁晗看着一直回避他的墨兰,心情无比激动,连忙打招呼:“四妹妹好!”

顾廷炜更是上前一步:“四妹妹,上次我的诗你可满意?”

长枫有些无奈,这两个人都是怎么想的,就不能为墨兰真正想一想吗!之前墨兰和梁晗往来过密,已经被父亲教训过了,她还消沉过好一阵子!至于顾廷炜,对墨兰有意,他并不反对,甚至以后还打算找个适当的机会撮合一下,可这顾廷炜光天化日之下来了这么一句,让墨兰怎么做人?尤其墨兰的身后还跟着如兰和明兰呢!明兰也就罢了,如兰能不放过这个机会?

果然,如兰快走几步:“梁六公子,顾三公子,你们好像和我四姐姐很熟啊!”

“不熟,不熟……”顾三公子紧张地摆摆手。

相比之下,梁晗倒是大方多了:“原来后面的是五妹妹和六妹妹!”

长枫虽然不是一个懂大道理的,可也心疼妹妹。他唯恐事态失控,连累墨兰,因此一手揽过梁晗的肩膀,一手揽过顾廷炜的肩膀,朝着大门口方向走:“好了好了,妹妹们都忙,咱们不打扰了!今晚去樊楼喝酒,我请客!”

如兰看着三人勾肩搭背远去的背影,露出意思意味深长的微笑:“我们的四姐姐,可有意思了……”

前世顾廷炜和他们盛家没有交集,可是现在,确确实实出现在盛府里。谁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永昌伯爵府再是一个坑,起码吴大娘子光明磊落,性格爽快,不是一个恶婆母。相反,宁远侯爵府才是万丈深渊!想想小秦氏,呵,斗输了连命都没有!

明兰还小,对这种事情不够敏感:“五姐姐说什么呢?”

“我们赌一赌,四姐夫会是谁!”如兰的笑容转为俏皮,拉着明兰的手向葳蕤轩跑去,“你猜,是梁六公子,还是顾三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