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祖低头看向林听安突然想起还有要事没问,于是道:“我走的这段时间里家乡可有下雨?”
鹌鹑状林听安将脑袋抬了起来道:“没有,不过咱们这里今年肯定是不会缺水用的。”
“只是今年恐怕还不够。”
林听安闻言心里一蹬,想了想道:“今年河水只到人的大腿处,带动筒车有些吃力的样子,不过幸好今年的粮税没有耽搁,要是一直不下雨的话明年种粮可就有些悬了,虽然咱们有水库,可一直用水库里的人也不是长久之计。”
杨元祖回道:“你到时候让小凡在厂里宣传一下节水意识,平时大家用过的水,比如淘米洗菜,洗衣服洗脸洗澡这些水都可以用来浇地,这些水应该也能浇出一块菜地来。”
杨元祖想了想又道:“免得到时候他们浪费水,水库里的水咱们就按人头来分水。”
林听安不解,自家夫君为什么要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他们就算不修水库自家的水井也能帮着度过旱季,他们不像其他村民一样依靠河水或者村头那口井,于是问道:“夫君你这样做是为了好名声吗?商人平时施粥是因为好名声有利于做买卖,你这也是为了咱们家的买卖?”
杨元祖摇了摇头,道:“咱们住在丰平村里,到时候大家伙都缺水就咱们家不缺,这样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杨元祖带头在村子里组织大家种红薯、土豆等容易果腹的食物。
这三年大旱,至少他们村子是不容易出什么乱子的,只要村子里不乱也就不会殃及到他们家来。
他们村子南北面各有两口井,杨元祖家为了用水方便在自己家打了一口井。
村子里的人有些人是吃井水,有些人是吃河水,主要是看自己家离哪个比较近。
而杨元祖修建的水库也只是多一个保障而已,还有他自己也不确定这水库里的水到时候会不会干涸,毕竟他自己也是第一次经历这传说中的三年大旱。
丰平村村民们不仅种了高产量的土豆红薯,这两年种的粮食他们也听里正的话留着,再说他们村子现在富裕了也不缺这卖粮食的钱。
第二日杨元祖去罗大夫处时罗明世还没有回来,罗大夫忧心不已。
罗大夫听闻杨元祖路上的遭遇准备去飞鸽镖局请镖师寻自己儿子回来。
杨元祖又接着去了一趟衙门把自己的身份牌给更换下来,自此秀才身份牌换成了举人身份牌,举人身份牌背面还备注了解元二字。
他的家人只有陈大娘跟着他一起入了士籍,林听安喜欢做生意仍旧保留了商籍,他人虽然是商籍但在整个顺兴县无人敢轻视他。
杨华华喜欢开食楼,头脑一热也跟着林听安一起入了商籍。
因为林听安的影响,顺兴县里商人地位正在逐渐改善。
杨元祖回家的时候家里人正在商量给他摆宴席庆祝中举的事情。
陈大娘坚持要摆,认为这种光宗耀祖的事情怎么着也得摆三天流水席。
杨元祖嫌麻烦,不想摆宴席,而且现在外面到处都是旱情,他们在这里大摆宴席有点招风头。
林听安内心也是想摆宴席风光炫耀一把的,但他选择支持杨元祖。
杨华华内心和林听安一样,但是见大哥夫夫二人都不摆宴席于是也投了反对票。
陈大娘内心失落,林听安则提议:“咱们要不去城门外以庆祝夫君中举的名义施粥?”
其他人闻言觉得可行,说干就干,杨元祖带着一家子去城门口施粥,本想将林听安留在家中,结果对方不乐意一个人待在家里。
无奈杨元祖带着林听安出门,在城门处给他找了个远离人群的茶棚坐着,自己则跑到另一头开始支粥蓬。
粥蓬上插着四面旗子,一面上写着施粥二字,一面写着杨字,一面写着林字,还有一面写着丰平村三字。
为了不显眼,他们的米粥是精米和糙米混合着一起煮的,里面还掺了一些细碎肉丝。
流民们激动起来,都抢着往这边挤,看着人群杂乱起来杨元祖赶紧大喊:“不能挤,排队,我保证每个人都有!”
话音落杨元祖不见人群有反应,于是便接着大喊:“排队,否则我明日不来施粥了!”杨元祖本想说今日不来施粥,但怕引起流民们慌乱,便改说了明日。
前面的人一听赶紧排队,杨元祖又接着喊了几声后面的人群才听到。
“这施粥可真费嗓子,苏宁给我端碗水来喝!”
杨华华在一旁靠近小声问道:“大哥咱们不是只施粥一日的吗?”
杨元祖小声回:“没办法,不这么喊他们待会就抢上来了。
想到现代做好事惹麻烦的新闻,杨元祖当着众人的面道:“这米是今年的新米,肉是自家养的猪,早上现杀的,都是新鲜干净的食材没有任何问题,今天我当着大家的面吃这第一碗!”
那肉是从送百味楼的新鲜猪肉里匀出来的。
说完杨元祖便从几个粥桶里分别各自舀了一些倒进碗里,吹了吹热气将粥喝个精光,将碗一亮然后道:“开始布粥!”
一旁陈大娘和杨华华二人闻言开始给众人施粥。
这粥熬的浓稠,先得到粥的一位老人尝了口惊喜喊道:“这粥里还有盐味!”
其他人听闻道:
“这施粥的林老爷可真厚道!”
“你弄错了,在那里施粥的是杨老爷,林小爷是他的夫郎,正坐在一旁看着咱们呢!”
“林小爷还让人扶着可是身体有问题?”
“哪里嘞,我听说是有身子了,果然是善人福泽深厚,我以后也要多做善事!”
“我也是,寺院里的大师们都说行善事得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