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承乾有没有沉浸在自己的小情绪中,此时的李世民不知道。

但是他现在的脑袋很大。

太极宫,太极殿。

杜如晦、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高士廉、萧瑀、虞世南等一众李世民的铁杆重臣坐在下首,气氛凝重。

“什么?就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消耗二十万石粮食不说?灾民的人数还又增加了三十万。”

坐在龙椅上的李世民,听到尚书左仆射房玄龄的汇报,惊的直接从龙椅上站了起来。

他微微眯起双眼,沉声道:“为何会如此?明明灾情比去年要小,赈灾的力度也更大了,怎会出现这般局面?太子和魏王这一个月到底是在做什么?朕对他们寄予厚望,让他们主持赈灾事宜,却弄出一个如此局面。

李世民的脸色阴沉得可怕,目光缓缓扫过下方的重臣们。

“杜正伦,张玄素还有韦挺,朕让你们三人分别辅助太子和魏王赈灾,你们来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灾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愈发严重?”

听到皇帝李世民的话,负责教导辅助太子李承乾的杜正伦和张玄素,两人顿时汗流浃背。

两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的眼睛中看到了惶恐与询问。

惶恐自然就是他们既然被李世民委以辅佐太子赈灾之重任,没想到现在却出现如此糟糕的局面,自然心中惶恐不安,生怕皇帝降罪。

而那询问之意,则是彼此都不知道如何回答李世民,希望对方能出个主意。

毕竟,他们总不能实话实说,说太子李承乾不知道受到了什么刺激,独断专行的厉害,对他们俩的话和建议,根本听不进去。

就算是当时点头同意了,转过身来依旧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杜正伦心中暗暗叫苦,他斟酌着言辞,小心翼翼地开口道。

“陛下,此次灾情虽看似比去年小,但实际情况却更为复杂。”

“一方面,受灾地区较为分散,物资调配难度增大。”

“另一方面,一些官员执行不力,加上奸商肆意哄抬价格,导致赈灾效果大打折扣。太子与魏王殿下年轻气盛,急于证明自己,在赈灾之事上或许有些操之过急,难免在处理一些复杂情况时难免有所疏漏。”

“当然了,我与玄素身为太子殿下的辅臣,也有督导不力之责。请陛下责罚。”

说完,杜正伦便跪倒在地,等待李世民的裁决。

一旁的张玄素见状,也连忙跟着跪倒在地。

长安城作为李世民统治下的核心、首善之地,国都,对于它的掌控,李世民其实已经到达了极致。

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从第一天出宫赈灾开始,他们的一举一动,其实都在李世民的关注之下。

李世民本期望太子李承乾能在此次赈灾中展现出担当和能力,为日后继承大统积累经验。

希望魏王李泰能在此次赈灾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兄长助力,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的胸怀与格局。

然而,事与愿违,两人不仅未能有效地控制灾情,反而使得局面愈发混乱。

只不过,就算李承乾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李世民也不能不慎重对待。

毕竟李承乾是太子,未来的储君,不能不维护其地位与尊严。

但是,犯了这么大一个错误,就算他贵为大唐皇帝,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不然,这天底下的百姓该如何看待他这位皇帝?

而这种时候,有些臣子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看到跪在地上的杜正伦,张玄素,李世民没有立刻做出惩罚,脸色依旧阴沉。

片刻后,他看向张玄素,问道:“韦挺,你可有话要说?”

能够混到像杜正伦,张玄素、韦挺这个层次的人。

此时,又怎么不会懂皇帝李世民的意思呢?

太子李承乾,这个未来储君,自然是不能处罚的。

那么就需要他们这些做臣子的分忧,或者说背黑锅了。

所以,他想也没想连忙起身,恭敬地道。

“启禀陛下,杜给事中所言极是。此次灾情复杂,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虽有为民之心,但经验不足,决策之时难免有失偏颇。臣等未能及时纠正,实乃失职。请陛下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