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郑家村村口那条土路,时而有村民们三五结伴,朝里正家走去。
路上,几个人聊了起来。
一个年轻后生抱怨道:“阿爹,大半夜叫我们过去,郑阿公要做什么呢?”
身后他阿娘抬手给了他一下,骂骂咧咧道:“你管天管地还管人家里正?叫你去就去,到了不就知道了吗?”
有同样疑惑的村民还不少。
村民们走到里正家门口,就看见一辆气派的牛车停在门口树下,乌布篷子,老梨花木的马车,呵,那拉车的牛皮毛油光水滑,身形膘壮,一看便知道是精心喂养出来的。
几个人正瞧着热闹。
门口传来脆生生的笑声。
门内走出一位头戴粉花,面容秀美,肌肤雪白的少女,那少女眸光动人,见了村民们敛去几分笑意,只是回头对出来送她的小姑娘笑了笑道:“这样就说定了,我回去回了太太和老太太,你若是有新物件,便一并送了来。”
小姑娘正是阿英,三两步走到那姑娘面前,从怀里掏出东西塞给她,压低声音:“辛苦姐姐跑这一趟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小物件,羊毛手套,姐姐要是不嫌弃就留下。”
那少女目光微闪,不动声色将东西揣进怀里,告辞后上了牛车,便走了。
门口几个村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听见阿英说:“叔叔伯伯婶婶都进来把,就差您几位了。”
几人推搡着往里走,呵,好多人,郑家村但凡姓郑的都在这儿了。外嫁的,守寡的,娶媳妇的,入赘的,乌压压一片。
“安静!”
郑阿公颇有几分威望,目光严厉,扫视人群,顿时喧闹的人群安静了下来。
“阿英,你来讲。”
“哎。”阿英大大方方走到中间,把羊毛的事儿讲了一遍:“我想着,给婶婶叔叔们寻个长久能挣钱的活计。”
“女人编羊毛,我们男人呢?”有男人喊了起来,倒不是不忿,也不是嫉妒,而是脸上挂不住,几个男人附和起来,大声喊道:“我们郑家村的男人不是怂蛋,不吃软饭!”
“对,我们不吃软饭!”
料到这处的阿英不慌不忙抬起手,做了个安静的手势,等人群安静下来后,才笑吟吟道:“各位叔叔伯伯的为人阿英最是敬佩。只是羊毛细软,需要婶婶们仔细做,而叔叔伯伯们也不用着急,我想着日后生意好了,先修条路,方便来往通商进货。还有羊毛收购生意,现在用绵羊毛,产量少,且昂贵。我想日后组建我们郑家村自己的收购队伍,去草原和北地收购原材料。”
想要富,先修路。
和大多数农村一样,郑家村的路狭窄泥泞,黄土飞扬,晴天还好,一到雨天就颇为烦人,时常有马车和牛车陷进泥坑里。
要知道,一条平整的道路,是带来财富的基础。
男人们有些蠢蠢欲动。
他们想了想自己组建商队,走南闯北的场景,顿时笑了起来。
解决完分工问题,接下来是薪酬问题。
羊毛由阿英和王家少爷出资,店铺的事情,不管县太爷参不参与,阿英都是要办的。因为还没搞定县太爷的事情,所以阿英也没扯他们。
只是说自己和王家少爷合伙做羊毛生意。
二少爷,不是大少爷那个蠢货。
对王家大少爷印象不好的村民们哈哈大笑。
“目前是婶婶们从我这里领羊毛,回去编制,做好后送过来,我们验完货按件结算。”阿英解释道:“编制方法我会教给婶婶和姐姐们,但揉搓羊毛的办法,我们只传自己村子里的人。”
这事儿没人有意见。
外出干活的,外嫁的,或者入赘的,学习织羊毛的方法可以,但揉搓羊毛的办法暂时保密,只有郑家村的村民们才会,这是防止技术快速外流,造成羊毛编织物大量降价的办法。
外嫁的姐姐们从娘家学了手艺,能挣钱养家,自然不会被夫家欺负,又能从娘家免费或者低价购买毛线,光明正大的来往加深彼此间的联系。
不少家里有女儿嫁出去的人家,脸上流露出了喜色。
“我会从羊毛利润里,取出一成,用于郑家村基础建设,村民看病,孩子读书识字,妇女生育补贴。”阿英下一句话,像枚炸弹投进了人群,秀寡妇连忙问道:“生孩子还有补贴?”
这事儿闻所未闻!
什么是补贴啊?
“生孩子当然有补贴,嫂嫂们日后都是挣钱小能手了,生孩子坐月子,自然是要给补贴钱的,这叫误工费。”
嚯。
妇女们你看我我看你,笑容如花朵绽放。
最后阿英总结:“希望,我们的羊毛生意能顺利进行。等明年厂子建立起来后,我会实行职工制度,做到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孩子有学上。”
“这……这是神仙日子吧……”
村民们既惊恐,又期待。
惊恐于那份希望是自己的幻想。
期待那美好生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