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转,五月二十一日。
大唐第二届大唐新科举。
三百州的学子们已如潮水般涌向教义坊考试院前。
他们或着麻衣布履,或穿锦缎丝绦,但相同的是他们手中紧握的考试证。
因为贞观元年的新科举产生了不少问题,所以这一届新科举大唐朝廷费了不少力气进行了纠正。
尤其是保密层面,提前三个月将科举出题人安置在禁苑别院中,其间连送饭的内侍都要经过三道搜身。
试题印刷由北阳特区进行印刷,绝密押送。
不止如此,这一届的科举考试资格继续放松,经过计算,发出一万两千张考试证,总计有一万一千二百三十六人准时来长安报考。
与上一年相比,翻了近三倍。
而预计今年录取人数将达到五千人。
分配到六院,则是每院八百人左右。
但今年有一个新情况,那就是在多位儒学大家的建议下,李长河的鼎四处奔走下,皇帝李世民的鼎力支持下,大唐新设立了一个学院:大唐皇家师范学院。
何为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这是大唐的第七家大学。
而这所大学不与六院在一起,而就是在教义坊,准确来说就在考试院隔壁。
来往的学子皆能看到:大唐皇家师范学院八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中熠熠生辉。
而在牌匾下方两边的对联上有着飞白体录着太宗亲笔: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师为镜,可以明教化。
这所新设的第七学院,就是为了改变大唐教育格局而设立的。
也是大唐教育系统化工程的开始。
并且此朝廷对于此学院异常重视,不仅给予一千新科举录取名额,还可自主在科举录取五千名额外,剩余考生中自主录取不多于五百人。
为此皇帝李世民还说:今日朕种下千颗火种,二十年后,当见华夏大地星火燎原。
除此外,还有以下福利待遇。
第一:为了支持教育工作,为了使得学子们明白教化之功不亚于开疆拓土,李世民亲自出台政策:凡是顺利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将自动获取教育编制,最低正九品官职,可在进行不低于三年教师工作后转岗为任意方面国家官员。
第二:为了拔耀教师地位,李世民给予教师工作人员见圣不跪的权力,即无论任何场合,教育工作者皆可以不用跪拜。那自不必说其他官员,皇帝李世民都允许他们不用跪,那么他们就更没有权力。
第三:为了提升教师生活,在正式官职薪资基础上,额外享受薪资补贴,且税收减免。
第四:为了减轻教师生活负担,其家人(妻子,父母,孩子【两人】)享受大唐提供有偿服务的七折,具体为:衣食住行...
第五:......
而这道诏书就张贴在朱雀门上,来来往往的人第一时间便能看到。
总之,看了这一份具体支持条款,不得不说,非常的具有诱惑力。
此刻的考试院内,今年的策论比之去年不遑多让:如何平衡州县官学与私塾。
还有命题文:何为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