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 > 第1502章 我就喜欢不按常理出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02章 我就喜欢不按常理出牌

田间地头,聚集的佃户们越来越多,甚至多到了连华亭县衙的衙役们都无法阻挡的地步。

没有办法,负责此处清丈的华亭县令郭文祥只能派人去请了一队威武军前来,随着这队人数五十左右,全副武装的威武军抵达的时候,现场的情况也终于是稍微平定了一些。

远处,周建安看着这一幕,脸上不仅没有半分的担忧反而是挂着一丝丝的笑容。

一旁,堵胤锡却有些眉头紧皱,他太清楚这些人围在这里是想做什么了。

恐怕这些佃户里面有不少人压根就不是佃户。

他们为的就是闹事。

“走吧,老堵,本官突然觉得咱们现在可不是出现的时候。”

周建安说着便打算直接转身离开,彷佛远处即将爆发的冲突跟他没有丝毫关系一般。

“啊···大人····这要是闹起来,可不是小事啊?”

堵胤锡有些担忧的说道,虽然这里面混迹了不少人,但是大多数的还只是普通的佃户,要是闹起事来,恐怕会大问题啊,前些年这华亭县不就闹过一次租吗?

听说那一次可死了不少人。

不过周建安却直接摇了摇头,转身就走,堵胤锡再次看了一眼远处,而后咬了咬牙赶紧跟了上去、

等到堵胤锡终于凑过来以后,周建安这才认真的解释了起来。

“告诉解学龙,这几日咱们就先不出去了,闹吧,让他们好好的闹,最好是闹出个名堂来,有句话不是说的很好。”

说着,周建安邪魅的看向了堵胤锡。

“欲时期灭亡必先令其疯狂,咱们休息几日,将所有的准备全盘做好,等到所有人都跳出来的时候,便是本官出手的时候了。”

说完,周建安便伸了一个懒腰,而后朝着松江府衙缓缓而去,只留下堵胤锡缓慢的在原地走着、

其实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他还是觉得如此做对于那些佃户们似乎有些······

不过很快他又长叹了一口气,自嘲般的一笑。

心里更是不由的感叹,现在的国公才是真正干大事的人啊。

随着周建安他们一走,暗处的探子立刻就将消息报到了徐家老二徐景宸处,当徐景宸得知周建安居然离开了的时候,原本的笑脸瞬间僵硬了下来。

“什么,你们可看真切了,那周建安真的走了?”

“回二老爷的话,小的们是亲眼所见,那大官确实是直接回去了。”

听见下人肯定的话,徐景宸瞬间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他们早就计划过,一定要等周建安来的时候闹的越大越好,佃户们那么多,他们对于朝廷又那么的仇视,只需要到时候自己派人怂恿一下,这一乱起来·····

说不定直接把周建安这小子给留在这里也不一定。

可他居然不按套路出牌,眼看着聚集的人是越来越多了,他倒是走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徐景宸有些不好判断了。

在他身旁, 还站着一些彪形大汉,这些人身形魁梧,一看就是练家子,个个凶神恶煞的模样,明显不好惹。

而这些人便是徐家平日里组织的追租队,专门对付那些欠租的佃户,甚至可以说是那些佃户们的噩梦。

这些人为非作歹惯了,也没人敢惹他们,渐渐的就养成了天不怕地不怕的脾气来。

甚至在听到威武军和靖国公的名头之时这些人居然都没有半点的敬畏之意,看着自家老爷眉头紧锁,他们却开始出起了主意。

“二爷,依小的看那什么国公爷就是个怂货,八成是怕了,自个躲进府里去了,打算等到闹事的时候直接派兵镇压,依小的看,咱们不如将计就计。”

说话之人名叫魏有德,佃户们都叫他没有德,他乃是徐景宸麾下最得力的打手头子,除了心狠手辣以外还颇有些头脑,所以颇得徐景宸的重用。

他这一说,徐景宸立刻就反问道。

“你说说看。”

“他不就是想要镇压吗?

那咱就配合他,把事情搞大,大到他镇压不住。

常言道法不责众,咱们徐家下面的佃户就有数万,加上其他各家的佃户们,人数起码十万以上,这么多的人他周建安不可能全镇压了吧,就算镇压了,那这周建安恐怕在松江府也待不下去了,到时候肯定要灰溜溜的离开才是。”

魏有德的话瞬间点醒了徐景宸,他猛地一拍脑门,不由的责怪自己似乎忘了最关键的事了。

他们这一次不就是为了让佃户们闹事的吗?

这周建安在不在又如何呢?

他赞赏的看了魏有德一眼,而后赶紧说道。

“行,就如此办,你赶紧布置布置,在必要的时候,带着那些粗鄙农夫们打了那些吏员。”

“好勒,二爷您瞧好了!”

魏有德应了一声,而后赶紧离开布置,不多时,只见人群外围便有一些人影开始缓缓朝着最中间而去,在他们行进之间,袖口处更是时不时的闪烁出一阵阵的刺眼的寒光来。

而此时的人群之中,华亭知县郭文祥已经急的满头大汗了、

看着这些油盐不进的佃户们,他是又火大又无奈。

“乡亲们,百姓们,这一次的清丈,清的是所有土地,不是只针对你们,而且朝廷也根本没有说加税之事,那些都是谣言,你们快快让开,让清丈的官吏面过去,不然的话,那就是公然违抗朝廷之罪了。”

郭文祥大声的说着,在他身后还有数十名从南京派来的清丈官吏,他们看着这副情形都有些紧张,生怕这些人一个不好就乱了起来,那可就真的是倒霉了。

他们这些文吏,本来就是清闲度日,现在居然搞得如此有风险,有的人甚至都已经开始打起了退堂鼓来。

但是他们转念又想到了这靖国公的银子可不是那么好拿的,所以想了想,所有人还是咬了咬牙继续坚持。

可郭文祥的话却压根没人听,人群之中到处都不停的响起咒骂之话来,更有甚者在其中开始起哄,如此情形之下,不少的佃户们都开始撸起了袖子。

眼看着事态即将恶化,郭文祥猛的一甩头,跳上了一辆牛车之上,一把拿下乌纱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