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万大军星夜兼程,一路西归。魏错立于战车之上,心中思绪万千。

魏国宗室出身的魏错,为了魏国,甘愿与亦师亦友的孙膑决裂,更将维护魏国利益放在心中首位。

如今老王病危,魏嗣独木难支,他岂能坐视不理?

路途之上,又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将军,大梁城传来消息...\"斥候欲言又止。

\"讲!\"魏错心头一紧。

\"老王薨,太子...太子魏嗣在登基大典上被魏申所杀。如今魏申已经继位...\"

魏错如遭雷击,险些从战车上跌落下来。他死死抓住缰绳,双眼冒火:\"魏申……竖子怎敢!\"

副将道:“公孙喜此贼,在此中起到推波助澜之作用,其所部已经控制大梁城防,公孙喜也被魏申封为上将军!”

这一下子,触碰到了魏错的逆鳞。公孙喜这个屡战屡败的家伙,仗着哥哥公孙衍的势,作威作福多年,早就看不惯这个家伙了。

而今天,此贼助纣为虐,居然混上了上将军,而自己这个征战多年的老将,却连一点消息都没有收到。

\"将军,前锋已经抵达小黄城。\"副将低声提醒。

魏错心绪起伏。他想起自己为魏国征战四方,立下赫赫战功,如今却落得被新王遗弃至此的下场,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悲凉。

如今,自己所效忠的魏?、魏嗣父子已经作古,而被俘五年的魏申突然反转,自立为王。

而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个结局?

是归附新王,做一个乖乖仔?还是借助手中的兵力优势,推翻魏申的傀儡政权,还老王与太子一个公道?

归附吧,自己不甘心,同时自己与公孙喜关系不和,也不是魏申的心腹,后期会不会遭到清洗很是难说。

起兵吧,魏国已经国将不国,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将军!大梁城传来密报!\"亲兵匆匆进来,递上一封密信。

魏错拆开帛书一看,眼中精光暴射。信中写道:\"魏申被魏嗣临死前用剑所伤,重伤在身,命不久矣...\"

\"好!好!好!\"魏错连说三个好字,太子魏嗣果然有种,临死之前还反戈一击,虽死犹荣。

太子都这么硬了,我魏错有何可犹豫的?为国!为君!为太子!为魏氏!错,不惜一战!

他猛地站起身,\"传令三军,魏申篡位弑君,大逆不道,本将要为老王、为太子复仇,还魏国江山于正朔,诛乱臣贼子于大梁!\"

副将大惊:\"将军,这是要...\"

\"魏申弑君篡位,罪该万死!\"魏错厉声道,\"错身为魏国大将,岂能坐视不理?速渡鸿沟,围攻大梁,为老王和太子报仇!功成之日,将军之功自是匪浅!\"

副将如同打了鸡血一般,高声应诺,率队出去部署了。

魏错抽出宝剑,一剑将案角砍下:\"魏申,新仇旧账,咱们一起算!\"

所谓的新仇,就是老王死得不明不白,太子魏嗣更是死得冤枉;所谓旧账,就是魏申当年贸然出兵,丢失西河大片国土,损失十数万人之罪。

****************

大梁城头。

守军匆匆忙忙前来报告公孙喜:“报上将军,将军魏错率军十万,从鲁国前线迅速后撤,前锋已抵达小黄城外!”

公孙喜闻言大惊,魏错率军在外,这是他之所以敢于协助魏申发动政变的重要原因。

魏错此人对于老王魏?马首是瞻,爱屋及乌,其对太子魏嗣也是忠心不二。

有魏错及其率领的魏国主力在,公孙喜是断然不敢动手的。

正是因为魏错领受了攻打鲁国十五城的计划,公孙喜判定他短时间内不会归梁,才悍然发动了宫廷政变。

魏申与公孙喜的如意盘算是:等魏申夺取了王位,杀掉了魏嗣,生米做成熟饭,然后再对魏错加以抚慰,令其接受这个既成的事实。

而今天,魏错突然回师,公孙喜不知道鲁国前线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更觉得魏错来者不善。

公孙喜毕竟也是知兵之人,此刻王上昏迷,相国田需老奸巨猾,公孙喜果断做主,部署了一系列应对措施。

第一,派使火速前迎魏错,用新君魏申的名义,以魏错伐鲁有功为名,加封其为太尉之职。

魏国一般是不设太尉之职的,上将军已经是最高武职。但魏申昏迷之前,金口玉言封公孙喜为代理上将军,魏错已经不能再封此职了。

于是公孙喜果断矫诏,启用了荣誉武职:太尉。希望以此来安抚魏错的不满情绪,且公孙喜的上将军之职也不受影响。

同时下令,魏错所部不得越过鸿沟,令魏错只率领亲兵还都面君。

第二,下令鸿沟舟师,断绝所有渡口,封锁所有船只,杜绝任何敌对势力渡过鸿沟,围攻大梁。

挖掘鸿沟,是孙膑主政大梁时就开始做的事情。后来魏?迁都大梁之后继续推进。

鸿沟的挖掘,一为灌溉土地,二为强化运输,三为训练水师。

鸿沟从大河引水,在大梁城外一分为二,沿城形成一道环形水系,起到外围护城河的功能。

过城以后鸿沟又合二为一,向南注入颍水,再注入淮水。

大梁城遇到外敌进攻,第一道防线便是鸿沟防线。

敌方若无舟师之利,势不能从水上渡过鸿沟。即使抢渡鸿沟成功,也为大梁城的防守留足了准备时间。

第三,下令大梁城周边的兵力、青壮、粮草全部撤入大梁城中,大梁城外十室九空,一片萧条。

大梁城作为魏国国都,也是天下坚城,一般情况下,很难在短时间内攻克。

公孙喜的计划是,即使魏错突然造反,围攻大梁。在没有足够粮草支撑的情况下,魏错也支撑不了多长时间。

而大梁城中物资储备充足,兵力强盛,足可以抵挡两到三年之久。

第四,派遣使臣、携带国书突出外围。如果魏错悍然造反,立即就近向汉国求援。

毕竟魏申可是披着“亲汉”的外衣回到大梁的,依附强者,就是顺势而为,不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