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靠这几年贺宣发的工钱还有赏钱,家里的衣食住行都由公子出钱,发下来的工钱小竹基本没动过,除了刚开始在县里买过一两回吃食,后面家里的伙食上去了,外面的反而看不上了。

这份家底在村里娶个媳妇差不多够了,一般人家结亲聘礼基本花上几百文钱,富裕些的给一两银子压箱底。

再一个就是席面,也要花上一两银子左右,这还是不用建房子的。

建房子的话,一间屋子五两,小竹还要举债,所以普通人家娶个媳妇真是掏空家底。

不过屋子这边小竹不用担心,贺宣打算明年在屋后建几间房,可以留两间屋子给小竹和媳妇住,吃喝这些在家里干活,也不用单独开火。

主要是小竹现在住西厢房,跟贺宣就隔了一间正堂,等娶媳妇后,两人要是那啥,房子不隔音的话,贺宣就尴尬了。

还不如再建几间,反正家里东西不少,屋子大了,住的更加宽敞,以后要是自己成家立业,还是要扩建的。

腊月十二,于五郎带着余有粮去了县里开店,今日是小竹上门提亲的日子,于姑母都安排好了,让余叔余婶休息一日,在家里等着媒人上门。

一大早,于大嫂做好了早饭,小竹吃完后,万分小心的检查自己的衣裳有没有弄脏。

这是今年做的衣裳,只过了两次水,还新着,出门前,在房间里把礼饼和布料又检查一遍,出来在正堂里走来走去,恨不得自己去村里接于姑母。

等贺宣吃完早饭,于姑母才出现在路边,小竹在院子门口,轻声的说,“来了来了。”声音大了,就怕被隔壁的余家人听到。

贺宣请姑母到正堂休息一会儿,“姑母,早饭吃了没,早上做了煎饺,要不要来几只?”

于姑母自然是吃过了来的,“我不饿,再等下去,小竹就急的团团转了,先去余家提亲,等事成了,我的媒人饭肯定要吃的。”

“姑母不用担心,家里特意备了好饭菜,待会儿您要是不吃了再走,我都不肯让您出门的。”贺宣笑着表示哄姑母。

小竹拿好礼品,跟在于姑母后面,往余家去。

本来贺宣可以去的,毕竟小竹没有长辈,跟父亲那边算是断绝了关系,让贺宣去撑腰也可以。

不过相亲的场景想想都不好意思,万一说到聘礼彩礼这些,贺宣作为两方的东家,顾忌着自己不好谈论怎么办,余叔余婶都不是苛刻的人家,贺宣自然乐的偷闲。

反正等于姑母回来,还是能知道一手消息,做完了今日的课业,贺宣去牲口棚把黄金甲带出来遛一遛,冬日骑马是吃不消的,冷风呼呼的刮在脸上,哪怕涂了擦脸油,也不抗冻。

就在附近让黄金甲走上几圈,在复习下握手,侧着走,倒退等等动作,黄金甲有些灵性,教过的动作都能记得,不过贺宣也就这几样反复的练习。

快到晌午,于姑母从余家出来,余叔余婶热情的拉着不让走要留饭,送到门口,双方还在拉扯,小竹的手上空了,礼留下,这亲事妥了。

赶紧把马儿带回马棚,倒了些黄豆玉米和切碎的干草在马槽里。

于姑母两人在院子里等贺宣,说说余家的情况。

小竹的嘴角一开始到现在都没下来过,笑的都僵了,看到贺宣有些害羞,就匆匆跑去厨房干活。

贺宣摇摇头,一眼识破小竹的小心思,你不肯说,这不还有一个姑母嘛,这第一手的八卦,还能跑出自己的五指山不成。

带着姑母来到正堂,坐在罗汉榻上,倒水,拿果子点心给于姑母,让她边吃边讲。

上了年纪的妇人最爱唠叨,于姑母说的唾沫横飞,从小竹的亲事说到自家几个儿子的亲事,最大的一个孙子都快到说亲的年纪了。

前几年的于家为剩下几个儿子成亲的费用愁的睡不着,于姑母担忧的不行。

现在家里两个大儿子在山上挖泥炭,肯卖力气,每次的工钱都是村里头一波,剩下的几个跟着老头子种地,最担心的五郎在城里当掌柜的,不仅不用卖力气,挣得工钱还最多,于姑母在村里都挺直了腰杆。

这一切都借了贺宣的光,难得有事拜托自己的,当然要办好,更不用说这事双方都有意向,自己跑上几趟就成了。

贺宣应和着于姑母的雅兴,把村里的八卦也听了个遍。

住在最东边的那户人家有个女儿,本来看不上于五郎,嫌于家穷,没几亩地,后来知道于五郎去城里当掌柜的,自家女儿说的人家还在村里刨食,那叫一个悔啊!

可惜晚了,这事把于姑母得意的不行,而且五郎的亲事一定,媒婆都来问六郎怎么打算,不止是附近几个村子,还有官道后边的村子,知道盘溪村人有了一个挖泥炭的活计,村里小郎的亲事都好说不少。

午饭贺宣家的菜色很不错,菌菇老母鸡汤,笋干红烧肉,咸菜肉沫粉条,韭菜鸡蛋炒虾仁。

老母鸡汤是因为贺宣家里的公鸡都被宰的差不多了,剩下两只是留种用的,虾仁是干货,泡发后在炒,知道于姑母家里估计不肯在伙食上下功夫,贺宣特意让于大嫂做的这些菜。

于姑母看到菜色,眼睛都睁大了些,“怎么把鸡都杀了,自家人,那里用的着这么些菜。”于姑母欣慰的怪嗔道。

“姑母难得来,肯定要好好招待,快尝尝于大嫂的手艺。”贺宣招呼于姑母坐下,帮着盛了一碗汤。

“这老母鸡,厚厚的一层油,还能下鸡子呢,现在吃了,多可惜啊!”于姑母接过碗,还是有些心疼,穷惯了,哪怕不是自家的鸡,也舍不得吃。

“那姑母可要多吃些,吃饱了,不浪费,才不枉费这只老母鸡,尝个红烧肉。”贺宣怕姑母舍不得吃,给姑母夹菜。

“好好好,四郎,姑母自己来,你也多吃些。”于姑母碗里好些菜,都看不到饭了,让贺宣吃,自己会夹菜的。

两人努力之下,也没把这些菜色吃完,最后喝了一碗鸡汤,于姑母吃了个鸡腿,活了大半辈子了,五十几岁才吃上鸡腿,还是侄儿家的。

于姑母把整个鸡腿吃的干干净净,骨头都咬碎了,嗦出骨髓,半辈子才知道鸡腿的味道这么好吃。

以往家里吃鸡肉,一家子十几口人,自己捞点碎肉吃吃都舍不得,想留给孙辈,鸡腿就更不用说,都是留给男人的,唯一吃的鸡翅膀还是几十年前,成亲的时候吃上的。

养这么多儿子有什么用~

于姑母内心的想法贺宣不得而知,不过小竹的亲事后面还要靠于姑母,双方的八字都在媒人手中,要找人合八字,然后谈聘礼,酒席,定亲,等小竹十八岁左右才会成亲。

送走于姑母,把老母鸡剩下的也让于姑母带走,虽然是剩菜,可两个人能吃多少,贺宣就只喝了两碗汤,等于整只鸡都给了于家。

于姑母可不觉得丢人,都是好菜呢!推辞了两回,还是高高兴兴的带回去了。

时间一日日的过去,余叔余婶跟小竹慢慢也适应了身份的转变,偶尔小竹还能在院子外面跟余家姑娘说上几句话。

小竹提出给一两银子加一身衣裳的彩礼,余叔对小竹的态度也好上不少,在村里一两银子的彩礼不少了,更别说衣裳。

余家也不是苛待女儿的,这点银钱自然是给小兰做身衣裳,剩下的收着当压箱底。

牲口棚的母羊肚子很大了,有粮哥这几日都不去县里,专心守着母羊,等待生产,晚上也时不时的去看两眼。

贺宣的羊奶断了快一个月了,可能是天气冷的缘故,生过的那只母羊断奶了,家里只能尽量给羊棚加些稻草,让三只羊不被冻着。

快生产的母羊被隔离出来,单独空出来一个羊圈,里面有稻草,外边还生个炉子,有粮前半夜时不时去看看,炉子四周有石灰板挡住,不担心起火,就怕母羊不小心把石灰板弄掉。

动物看到火会害怕,可是冬日里有个暖源,也会不由自主的靠近,母羊就呆在离炉子最近的稻草堆上,汲取温度。

半夜这只母羊就发动了,在牲口棚咩咩叫,有粮哥是早上去的时候发现的,母羊还没生出来。

应该是第一次生产,不太好生,余有粮看看母羊的羊水已经流了不少,赶紧去厨房让于大嫂帮忙煮葱水,就是用大葱煮水,煮到水剩下一半左右,给母羊灌下去,可以催产。

贺宣吃完早饭,也去牲口棚,母羊就趴在羊圈,肚子鼓鼓的,感觉比第一只母羊生产的时候还要大些,难怪小羊生不出来。

忙活到快中午了,母羊生了第一只小羊,是白色的,湿漉漉的一小团,有粮哥说肚子里还有小羊。

给母羊喂了些食水,恢复力气,第二只出来就快一些,大约半个时辰不到,小羊毛有些微黄。

两只小家伙都是母的,趴在母羊边上喝奶,羔羊跪乳,前面的蹄子往后弯曲,趴在母羊的腹部喝奶。

贺宣看了这一幕,感叹着两只小羊喝奶,估计自己的羊奶还要等等才能供应上啊。

人家母羊的奶本来就是喂羔羊的!( ???)

在家呆了好些日子,贺宣想进城一趟,逛逛,拜访下周夫子,把这几日的文章都带上,要是夫子有空,还能帮自己指点下,既然拜访夫子,自然要准备些特产。

把家里的挖来的冬笋带上几颗,在带些南瓜芋泥饼,里面加了石蜜,煎好后撒上芝麻,香甜软糯,不仅给周夫子带了一份,还给朱宇博他们带了些。

贺宣跟于大嫂说一声,午饭不回来吃了。

出门的时候不算早,在家休息了几日,就有些起不来了,先到脚店把东西放好,好久没逛集市了,冬日里的集市比往常还热闹些。

吆喝声,交谈声,你来我往的讨价还价,贺宣没有特别想买的东西,只是找比较干净的摊子,慢慢的看过去,有家里妇人做了千层底,过来卖的,一层层很扎实,直接在背篓上卖。

摆了许多干果的摊子,有核桃干,花生,红枣干,杏仁,南瓜子,还有些不认识的。

贺宣买了一些杏仁,这个可以煮羊奶喝,干吃味道也不错,做生意的小贩不是自己种的果子,而是在附近几个村子收的,在家里晒干来集市上卖。

最热闹是是卖红纸福字的摊子,围满了人,妇人们挤挤挨挨挑选着红纸,这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东西,不管是做灯笼,还是红纸包,对联都要用到,每年也只有腊月的时候才会出摊。

贺宣没有走太远,拎着杏仁纸包回到铺子,店里有客人开始忙碌,在后厨把自己的背篓背上,出发去学馆。

看门的大爷给贺宣开了门,问有什么事?

贺宣刚来的时候跟大爷差不多高,现在已经高出一些了,拱手道:“今日来拜访夫子,有些文章还望夫子指点。”

“小公子真是用功,休假了还做文章,你在前院稍等,我去通报下。”

大爷让贺宣进屋,就在前院等候,自己去后面通报。

看这样子,估计来找周夫子的人不少,大爷已经习惯了。

贺宣在房檐下看着院子,有些不适应,往常都有同窗在院子里游戏,时不时有交谈声,现在只留下三两只不肯离开的麻雀,院子里的大树掉光了叶子,显得有些冷清。

周夫子身穿靛蓝色交领披袄,带着冠帽,从后院走来。

贺宣看到了迎上前,给夫子行礼。

屋外有风,站了这一会儿,贺宣的鼻子有些红了,总感觉鼻涕水不受控制的要留下来。

下人开了门,放好炉子,等两人进屋后,退到一边,煮茶水。

跟着夫子进屋,贺宣先问候了周夫子近日身体可好,“前几日下雨,天气寒冷许多,还望夫子保重身体。”

“好好,我身体健康,你有心了。”

哪个当老师的不喜欢学子关心自己,尤其是贺宣往日读书用功,在周夫子这里印象很不错,放假了还回来关心自己,摸着胡子笑呵呵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