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都市言情 > 穿到1983,我成了最强丑妇 > 第1035章 为两块钱捡破烂采蘑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5章 为两块钱捡破烂采蘑菇

第1035章:为两块钱捡破烂采蘑菇

乔荞坐在炕头透过玻璃窗打量着院子。

这座院子在牦牛和小兰眼中是宝贝,在毛家梁镇人眼中是一份资产,而在乔荞的眼中值不了多少钱。

房子已有了些年代,屋顶上的青瓦长出青苔,瓦缝间长出好几丛野草,中间夹杂着一些小榆树。

她要的可不只是这座院子、这几间有了年代的旧屋。

她要的也不光是牦牛和小兰的命,她要的是牛氏留下的金银财宝!

那么,逻辑清晰起来——要牦牛的命是为了得到家产得到金银,要小兰的命是为了给牛仙宝复仇!

行动的指向也清晰起来,她得知道牦牛将牛氏的金银花掉了多少,还剩余多少。

她不能让小兰痛痛快快地死掉,她一定要将自己承受的丧子之痛加倍还给小兰!

怎么做?如何行动?

乔荞的双眼从院子移到了茶叶店的后门上。

堂屋的门只要牦牛离开便会锁上,一大串钥匙挂在他的裤带上,时不时发出欢快的碰撞声。

她得想办法拿出堂屋门上的钥匙。

想了半天,绞尽脑汁都没有想到个合理的法子。

她下了炕出了大门,绕过东面的茶叶铺子,看到牦牛正笑容满脸地给客人称茶叶。

他看到了乔荞,仅仅惊讶了一两秒——是因为乔荞第一次走出院门,脑子一热,心想这娘们儿会不会想通了要离开毛家梁镇?

乔荞低头往前走,集市上热热闹闹,来往的人脸孔陌生,他们不会在意一个头发花白眼神忧伤的妇人。

她抬头朝西边望了一眼。

若要穿过那条街,便是王大强和蒋燕燕的饭馆,可是,在此时,在此地,她怎么能冒然和他们相认?

相认了又如何?王大强抛妻舍子携带蒋燕燕私奔,乔荞和他们已成冤家,有相认的必要吗?

她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救赎了。

救赎只能靠自己,她不是在行动吗?

终于,她找到了在北街的一个锁匠,一条腿瘸了的中年男人埋头在给别人配钥匙,听到乔荞询问配钥匙的价格,头都没有抬回答:“配一把两块钱,十分钟就好。”

乔荞转身离开。

她知道了配钥匙的价格,却没有钥匙可配,也没有配钥匙的钱。

拿到牦牛的钥匙是一回事。

配钥匙的钱又是一回事。

乔荞想到两块钱的来处,第一是跟牦牛索要,理由总是有的,买药或者买点别的。第二还可以跟小兰索要,不需要理由,小兰一定会装作大方给她两块钱。

但她不想跟牦牛和小兰张口。

她想到了行乞,但一不小心被王大强和蒋燕燕碰到认出,不是丢人现眼到家了吗?

不就两块钱吗?

乔荞的两眼投向街旁,看到有几个老太太在捡拾垃圾。

她们捡得相当认真,连风刮来的半张破报纸都不落下。

“还真有挣钱的活路。”她自言自语着往东面的街上走,觉得远离王大强的饭馆应当好一些,一路走下去,她捡到了好多破纸烂布,将这些垃圾卷得紧紧抱在怀中,一直走到了镇外的一道石桥上。

桥的南面就是通往牛窝堡子的公路。

桥的北面车辆飞驰,直达远方。

无论朝北朝南,乔荞明白要想离开毛家梁镇都是可能的。

并且,现在牦牛巴不得她离开,盼着她离开,如此正合他心意。

她能离开吗?不能。

她已不想逃走了,不是不想,而是没到时候......

正当她站在石桥上凝神思考,一个推着自行车的老头子喊起来:“捡破烂能挣几个钱?你们一看我收破烂都眼红了,这桥底下的垃圾我捡了好几年了,谁也别想动手,想抢我的生意,别怪我不客气!”

乔荞这才回过神来。

原来老头自行车上绑着一大堆的废品,他是怕乔荞到桥底下拾捡垃圾。

乔荞红着脸解释:“大爷,我只是路过,捡点破烂卖了换点菜钱。”

老头一听变了脸,瘪着嘴说道:“都是好吃懒做想着发财,你们年轻身体好,咋不想想我一个孤寡老人靠啥养活?——还不是整天捡着破烂换点口粮!你要想挣钱咋不去林子里捡蘑菇?这时节蘑菇长得正旺,镇上的大姑娘小媳妇都进山采蘑菇,今年价钱好,晒干的一斤能卖七八块!”

乔荞心头一阵惊喜,忙问:“山里蘑菇多吗?晒干了有人买吗?”

老头子上下打量着她,眼睛里有着嘲笑:“遍地都是,咱这秦岭山里到处是宝,就怕有的人太懒不去挖!山货野味镇上有人收,就在后街的小旅馆里,你难道不知道吗?”

乔荞明白过来。

她嫌自己太愚蠢,不就两块钱吗?捡点蘑菇不就行了。

把手中的破纸烂布给了老头子,她跑进了路下头的山林里。

果然如老头所说,林里真的有野蘑菇。

并不是遍地都是,相反,少之又少,而且,在乔荞看来,这些蘑菇都是别人不要的毒蘑菇。

她不想让自己白忙乎,时间宝贵,她不能浪费一秒。

沿着林间小道往下走,她的衣襟里兜着几个小白菇。

“喂——喂,那边的人是谁啊?快过来和我们一起捡蘑菇!”

林子前面突然传来人声。

乔荞本想回避,抬头看到几个花红柳绿的女人已朝这边走来。

“呀,原来不认识啊,我老远还把你看成是柱子娘了。”

带头的一个婆姨打量着乔荞,声音亮得像在吹唢呐,她身后的几个女人跟着笑起来,一个个手里提着筐,筐里装着野蘑菇,看得出来她们是结伴进山捡蘑菇来的。

“嫂子你咋没拎个筐背个篓?”带头的婆姨很热情。

乔荞不得不发话:“我闲着逛逛,本来是赶集来的,想着林里有蘑菇,进来摘几个。”

婆姨们叽叽喳喳围过来,拿着筐里的蘑菇给乔荞看,七嘴八舌夸耀着自己捡的蘑菇品种好,又说今年雨水丰沛,山里的蘑菇多得都捡不完。

“我咋没看到蘑菇多啊。”乔荞感叹,看自己衣襟里兜着几个可怜的小蘑菇,有点不好意思。

“那是你没找到,这地方都是镇上的人捡了好几遍的,我带你去别处找找,保管让你大饱眼福。”

带头的婆姨不容分说,取下脖子上的头巾递给乔荞:“嫂子你拿着包蘑菇,到家了再还给我。”

乔荞被她们的热情感染着,好长时间没有和别人说过话了,她都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路转峰回,前面是一大片宽敞的林地。

“看呐,这里到处是品相好的白蘑菇,嫂子你多捡点回去,不管是自己吃还是晒干卖钱,保管你满意!”

带头的女人已闪进茂密的丛林里,她没忘记向乔荞招手。

她的笑如此纯朴善良,乔荞记下了她的名字——她叫丁四姐,比乔荞小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