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314、觐见(3)

朱信被热情洋溢的同乡会围在中间,众人纷纷争先恐后,无不想要和朱信说上一句话。

“朱总兵!你是咱们辽东的大英雄!”

“朱总兵,快点带领大伙儿收复辽东!”

“朱总兵,好样的,团山军要军费要银子,尽管和乡亲们提!”

“我要捐粮食!”

“我要捐银子!”

“······”

朱信和王则,望着热情洋溢激动不已的同乡们,顿时被吓了一大跳。

“大伙儿,实在是太热情了吧!”朱信都已经感到有些不适应。

“凡头儿,大伙儿都说了,他们愿意捐粮食和银子,那咱们赶紧登记造册?”王则反应很快,当即提醒起朱信。

“老王,你说得很对!快都登记起来!记住,要造册,要记住他们每一个名字。”朱信笑笑,心想反正是同乡们为了支持打皇太极而筹集的军资,总不能浪费大伙儿的一番心意。

“行行行!诸位诸位,如果需要捐献军资的,来我这儿登记!”王则咧嘴一笑,赶紧招呼起那些同乡们,准备登记造册。

这时候,一群官员和举子,经过人群旁边,当听说大伙儿正围着的就是当今辽东最具威名的朱信朱总兵,于是也纷纷挤上前来,想要一睹朱信的面容。

“是朱总兵!”

“快去看看!”

“咱们赶紧给朱总兵递上名帖!”

官员和举子们,也纷纷上前向朱信招呼起来。

“朱总兵,下官乃铁岭人,如今在户部担任主事!”

“朱总兵,下官乃沈阳人,如今担任礼科给事中!”

“朱总兵,下官乃锦州人,如今在大理寺担任推官!”

“朱总兵,学生乃义州人,如今在京城备考。”

“······”

听着众人的一一自我介绍,朱信也赶紧向众人一一点头拱手作揖。

眼见众人满是热情,朱信虽然早已经十分疲累,却也只好赶紧强撑着,向众人一一作揖招呼,免得伤了同乡们的热情。

直到大傍晚,朱信作揖作到就连手都抬不起来了,王则也是登记完一本又一本册簿,同乡们的热情也还没减弱,仍然纷纷围着朱信,或是想听朱信给大伙儿讲述“直捣黄龙”的故事,或是争相想要和朱信搭话。

朱信深知,这些老乡们,或是官员,或是缙绅商贾,或是举子学生,眼下自己可一个都不敢得罪。

更何况,这些老乡们,明显都是十分支持他朱信的粉丝,又是捐钱,又是建言献计,为的就是要支持袁崇焕、朱信收复辽东。

“民心可用!”朱信心中不禁感慨。

就按照现在这个速度,要是继续接受军资捐助,他再成立多一个营,那也不在话下。

最后,梁黍眼见人多到都快塞住半条街了,只好赶紧上前抬出“边将和留京乡民过从甚密,恐会惹得御史弹劾”,众人这才慢慢散去。

等朱信回到房间的时候,他早已经累得直接就昏睡了过去。

···

自从朱信一招“直捣黄龙”,后金就从过去对明朝的强势威压,变得如今这种反复被动的局面,不仅得忙于和明军周旋,也还得忙于内战平乱,更要时刻揪心蒙古人在背后捅刀子。

刚即位一年的崇祯皇帝,如今那可真是心情大好。

各地的密奏纷纷送来京城,大都是许多好消息。

比如金兵又在哪儿溃败了,比如蒙古不敢再入寇,还有某某地方乱军被击败。

总而言之,各种胜利捷报忽然之间,纷至迭来,简直就是完全接住了朱信“直捣黄龙”之后带来的好运气。

不过,崇祯在高兴之余,对于那帮文官送上来的各种“危言耸听”,也是痛恨不已。

特别是那帮言官,动不动就各种上奏,各种弹劾。

特别是对于辽东的战局,居然有御史表示,袁崇焕和朱信之流,垄断了辽东海上贸易,养寇为患,以贸易资敌。

起初,崇祯还是十分愤怒的。

他虽然说过,要给予袁崇焕各种便宜行事的权力,可这样乱搞,简直就是没把他崇祯放在眼里。

可很快,朱信以一招“直捣黄龙”,不仅将金人一分为二,还从金人当中拉出了代善出来,让金人从此分为两个国家,皇太极更是只能赶紧忙于内战,再也无法顾忌南边的明朝。

这就大大扇了那些御史的脸面,也顺带把这帮人后面的大佬给狠狠地羞辱了一顿。

除此之外,还有如何处理魏阉残党的事情,朝廷上也是争斗得厉害。

这帮文官,实在是讨厌!

好在,朝廷当中还是有许多能人能臣,这也让崇祯感到万分舒心。

问题是,总还是有些官员,总不能把握住崇祯的内心,更没能和崇祯想到一块去。

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处理国家大事刘鸿训,就是这样的人,此人上任不到一年,大刀阔斧整饬朝廷吏制,便被魏党余孽袁宏勋等攻击诬陷。

在北京紫禁城内乾清宫,崇祯坐在案前,仔细地翻阅着各种奏本。

崇祯比他哥天启皇帝勤政太多,自打他登基以来,各种政务的处理,他就从来没有懈怠过。

“刘鸿训,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崇祯恶狠狠地骂道。

“皇爷,这刘鸿训一味推行新政,不顾及皇爷陛下之皇威,力虽说力谏朝廷靖边恤民,可在言语中夹有不敬之意,实在是可恶至极呀。”深受崇祯信任的宦官曹化淳气愤道。

“不说他了,刘鸿训罢官,吏部给朕推来内阁增补候选名单,朕看了,吏部开出的名单,包括吏部左侍郎成基命、礼部右侍郎钱谦益等人,朕看了,朕觉得钱谦益此人就十分合适。”崇祯点头道。

这时候,曹化淳心中忽然开始直犯嘀咕:“这名单,怎么没有礼部尚书温体仁?更没有礼部右侍郎周延儒?这两人,应当在名单之内呀?特别是这个周延儒,那可是在外廷积极活动,还走后门结好于外戚郑养性、万炜以及东厂太监唐之征作为内援,本应该志在必得呀!怪哉怪哉!”

“你在想什么呢?”崇祯发现曹化淳没答话,神色更是十分异常,于是眉头一紧便询问道。

内宦本不应过问政事,可比起那些勾心斗角的文官们,崇祯更愿意和曹化淳说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