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玄幻魔法 > 宋时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歌姬师师艺惊四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七章 歌姬师师艺惊四座

刘东福领了赏钱,来到沈括所说京城乐师表演的酒楼福聚楼时,已经是午初三刻。此时福聚楼早已人满为患,从底层大厅到三层包厢每张桌子都已被包下,在酒楼外面远远地便听到划拳行令之声。大周老百姓还是每日早晚各一餐,但杭州乃商旅云集之地,官绅富豪早已养成中午加餐的习惯,也因此养活了不少酒楼,福聚楼便是杭州城内数得上名号的酒楼之一。

刘东福一进入福聚楼,福聚楼的掌柜便迎了上来。“刘管事,今日又是您老当差,顶层王府的包厢早为您预备好了。”

每天王匠首安排信使前往杭州报信,时间长了,便包下了福聚楼三层的包厢做为信使歇脚,宴请官吏、商贾之所,今日刘东福约的客人乃是内监使司衙门里的小黄门王处直和杭州通判郑宾的管家郑二。官府的第一手消息便是通过这种私下渠道源源不断地传到昌国。

大约等了两刻钟,王处直和郑二前后脚进了包厢,刘东福一边招呼小二上酒席,一边起身相迎,“王少监,郑管家,几日不见,一向可好?”

“托刘管事的福,衙门里的差使还办得顺利。”王处直不到二十岁,说起话来却是老气横秋,显是见惯了大场面。

“挺好,我家大人向王员外问好。”郑二一本正经地说。

刘东福引两人落座,取过随身携带的两个锦盒分别递到两人面前。

刘处直、郑二打开锦盒,只见锦盒中各放着一块特殊的圆形玻璃,这块玻璃中间厚两边薄,外面还包着精美的楠木边,并有一个手柄可以持握。

“这两件是昌国沈氏送给监台大人和通判大人的薄礼,这里还有一些小玩意儿,是送给两位的。”刘东福从怀中取过两个锦囊递给两人。

王处直、郑二两人将手中的特殊玻璃恋恋不舍地放下,接过锦囊打开取出其中的物什。

物件不大,却让两人神色大变,王处直手持一面小方镜站了起来,“此是何物?好生奇妙!”

郑二也直勾勾地看着眼前的小方镜,说不上话来。

刘东福见二人的神色,没有感到意外,略带些得意地说道,“此乃沈家二公子近两日的发明,过不了几天杭州城里的沈家店铺便会有售卖,这两面手镜却是如今杭州城内的稀罕物。”

“如此大礼,王某怎好消受?”王处直开口谦让,但是手却抓得更紧。

“刘管事,敢问此物何时能购买,愚兄想购置几块。”

“倒是在下考虑不周,忘了郑管家有四位嫂夫人,两日后让李管事将五块方镜各送到两位府上。”

“这可如何使得?”王处直喜道。

郑二拈须微笑不语。

王处直将小方镜妥善收好,拿起锦盒中的特殊玻璃问道,“刘管事,这又是何物?”

“此乃沈家二公子的又一发明,放大镜,过几日便会上市。”

“沈家二公子果然是老天爷眷顾,有神仙相助,死而复生,闻所未闻,这前世的记忆如此强横,实乃沈家之福,大周之福。”王处直赞叹道。

“正是如此!”刘东福拍了拍手,一个小二应声进来包厢,“去换杜掌柜上来。”

不一会儿,肥头大耳的福聚楼杜掌柜便小跑着过来,给三位杭州城的头面人物见过礼后,垂手听命。

“杜掌柜,今日面见昌国郡公时,听闻福聚楼从京城请来了几位乐师,不知今日可在贵店?”

“原来昌国郡公也知道这个消息了,昌国郡公精通音律,本想亲自前去通知,只是昌国郡公还在守制,便---”

“杜掌柜,若是乐师在贵店便请来相见吧!”刘东福打断了杜掌柜的攀谈,直接说道。

过了一会儿,进来一个妙龄少女,眉目清秀,目光灵动,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

还有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捧着一架古琴,一个三十余岁的貌美妇人捧着一把琵琶跟在少女身后,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妇含笑走上前来,一张口便是漂亮的东京官话,“各位客官,老身乃是东京矾楼掌柜李氏,昨日带小女游历至钱塘,不想今日却遇见内监使司、通判府和杭州王府的三位贵人。”

“李掌柜见笑了,京城矾楼之名,天下谁人不知,如今得见李掌柜风采,果然名不虚传。却是不知因何事不远千里,远来杭州?”

“刘管事,待小女为众客官献歌一首,再做解说。”

郑二自打少女一进来,便象被夺了魂,此时只是机械地点头。

刘东福抚掌笑道,“如此甚好!”

伴随着苍桑的古琴、轻灵的琵琶声,少女轻启玉口,“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的《望海潮》是每个杭州红尘女子必唱的曲目,但此少女的声线极其独特,让人过耳难忘。动人心魄的纯净歌声飘荡出来,直至每个人的心田深处,扎根发芽,就连对女人没有绮念的王处直都情不自禁打了个哆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一曲罢了,少女微施一礼躲到李氏身后。

过了好久,刘东福等人才从那绝美的意境中缓了过来,情不自禁鼓掌叫好,郑二更是急切过问道,“李掌柜,不知道这位小娘子如何称呼,可曾婚配?”

“郑管家说笑了,小女师师年仅十岁,常年随我居住献艺,岂能指配于他人。”李氏一脸嗔怪的样子,虽然已年过半百,但也看得出年轻时风华绝代的痕迹。

郑二老脸一红,绝了赎买这位少女的心思。

刘东福却摇了摇头,“李掌柜,这两位乐师的技艺在杭州无人能及,但与这位师师姑娘的绝美歌声却并不相合,实在有些可惜。”

李氏眼睛一亮,赞道,“刘管事果然精通乐理,这便是老身来钱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