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挽唐 > 第七十三章 三吴首府,镇海往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十三章 三吴首府,镇海往事

正月十四日辰时,甲板上“一片狼藉”的舫船在码头上行人的惊愕目光中逐渐停靠在了润州治所,丹徒县城外的码头上。

李缯见不远处的江南第一雄城润州近在眼前,捋着美髯,一时间来了讲古的兴致,对着顾柯有些感慨地说道:

“润州本乃我朝江南东道首府,其治所丹徒,自先秦时便是三吴锁钥。

相传太伯后裔所建的勾吴国便是发源自丹徒,而古圣贤延陵季子季札的封地也正在此地,称得上是三吴文脉所在。”

顾柯自小便通读九经,吴地方志和各类文人笔记,对自家祖宗出身发迹的吴郡历史那更是了如指掌。

不过既然李缯有讲古的兴致,他自然也要装作一副受教的模样,很是满足了李缯好为人师的欲望。

只是不时出言应和一二,说说自己所出身的吴郡顾氏的典故,以免让李缯觉得自己不学无术,连自家祖宗的历史都记不得了。

顾柯在交谈中很好地把握了谈话的尺度,既不会让李缯觉得他刻意谄媚,又不会表现得过于突出,让李缯感觉自己喧宾夺主,真可谓是唐代高质量陪聊。

几番交流下来,李缯对顾柯是越看越顺眼,俨然已经忘记了先前被顾柯利用的事,只恨他不是自家子侄了。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当然,李缯所说的先秦吴国历史其实只是这个年代的通行说法,源自《史记·吴太伯世家》中对吴国历史的记录。

丹徒最早称“宜”,是周康王封给虞侯的领地。

春秋时属吴,名朱方。吴亡属越,越亡属楚,更名谷阳。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郡县。

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改谷阳县为丹徒县,才第一次有了“丹徒”之名。

而根据现代考古证据,出土自丹徒的西周宜侯夨(ce四声)簋(gui三声)上的铭文记载了器物主人夨(ce四声)被周康王册封为宜侯,并赏赐鬯、瓒、弓、箭、土地、庶人等的事件。

这件青铜器堪称是无价之宝,有效地弥补了传世文本记录中关于西周早期封建制度的缺失,对西周时期还充满迷雾的江淮地区封建情况做了很好的补充。

而夨(ce四声)的真实身份,经过郭沫若、唐兰二位先生的考证,认为夨(ce四声)就是周章。

也有人认为“夨”是周章的弟弟——虞仲,还提及由于赏赐的级别很高,甚至超过了后来为周室立大功而被封诸侯伯长的晋文公,说明被封者身份很高(王室近族)。

虞仲有二,史简有载:

其一为周太王的次子、吴太伯之弟,周文王之次兄,名仲雍,是商末所建吴国的第二任君主。

其二为仲雍的曾孙,虞国的首位受封君主,排行第二,封在虞国,故称虞仲。

此处的虞仲即为后者。

而仲雍下传四代便是周章,他也是吴国第一位以周人后裔自称的国君,周武王克商之后找到的同族后裔,由吴太伯和仲雍建立的吴国当时的国君便是他。

因为吴太伯实际上无后,周人一直用虞仲之后代表出走之族,所以古吴国国君实则应该是仲雍之后。

以上史书的记载出现了前后两个虞仲,而前一个虞仲名为仲雍,后一个虞仲是仲雍的曾孙,排行第二,受封虞国,故称虞仲。

两人是曾祖父和曾孙的关系,那么为什么仲雍也被称为虞仲呢?

而吴国国君实际身为仲雍之后,又为何要自称为太伯之后呢?

因为按照周代的封建宗法体制,周章作为仲雍的长曾孙理所当然地应该绍继太伯之祀(过继必须以嫡以长)。

这样,仲雍的承祀者只能是其次曾孙仲(排行二,所以称仲)了,仲被封在虞国,所以称虞仲。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因为虞仲承祀仲雍,所以仲雍的后人又用虞国的虞字冠名仲雍名前追尊之,而仲雍也排行第二,所以也称虞仲。

在春秋三传的记录中,周在淮河以东以南的地方并没有转封的诸侯,但是宜侯簋的出土填补了这个缺失。

也就是说,曾经有周人贵族转封于长江下游,但是在西周末年东夷的打击之下被摧毁。

例如武王之穆中曾有所谓“邗晋应韩”,其地应该在两淮间的邗沟附近,也不见《左传》记录,可能也应该已经亡于东夷。

因此吴人也完全可能是宜侯之国瓦解后其居民与土着文明结合的后裔,相较于吴太伯后裔的传统观点,这一说法或许会更接近古勾吴国历史的真相。

当然顾柯和李缯此时肯定并不知晓尚且尘封于丹徒这座古城之下的西周青铜器铭文中,究竟有着怎样足以补充《左传》遗漏的宝贵历史资料。

他们所熟知的丹徒和润州,更多是汉代以来的历史:

汉高祖六年(前201),封刘贾为荆王,号荆国,丹徒为其属县。

十二年,原刘贾封地改封吴王刘濞,更名吴国,丹徒县属吴。

景帝三年(前154),七国之乱爆发,吴王刘濞反,兵败国除,丹徒县改属江都国。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元狩二年(前121),江都国除,属会稽郡。

永建四年(129),分会稽郡十三县置吴郡,丹徒为十三县之一。

三国吴嘉禾三年(234),改丹徒为武进县,属毗陵典农校尉。

晋太康二年(281),废毗陵典农校尉置昆陵郡,改其属县武进为丹徒。

永嘉五年(311),昆陵郡改称晋陵郡,丹徒县仍属之。

南朝宋元嘉八年(431),丹徒县划属南东海郡。

南朝梁时,改南东海郡为兰陵郡。

南朝陈时,复改为南东海郡,皆领丹徒县。

隋开皇九年(589),丹徒县并入延陵县,属蒋州。

开皇十五年(595),置润州,延陵县属润州,这也是“润州”之名首次出现。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大业三年(607),废润州,属江都郡。

唐武德三年(620),复置润州、丹徒县,丹徒属润州,均治京口。

贞观元年(627),润州属江南道,领丹徒县。

开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为江南东、江南西道,润州属江南东道。天宝元年(742),改润州为丹阳郡。

乾元元年(758),因安史之乱爆发,为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唐庭置浙江西道,改丹阳郡为润州,丹徒县属浙江西道润州。

建中元年(780),合浙江东西两道为浙江东西道。

次年赐号镇海军,领润州,丹徒为润州属县。

而这个建中元年方才正式立镇的镇海军,在时任镇海军节度使韩滉韩太冲的领导下,于不久后爆发的“四王二帝之乱”期间为唐廷的存续起到了堪称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韩滉,字太冲,京兆长安人。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费无广告无弹窗,还能跟书友们一起互动。

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

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

大历六年(771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

在刘晏执掌盐铁转运使一职期间,韩滉为刘晏的盐铁官营制度改革的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历十四年(779年),唐德宗即位后,韩滉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晋州刺史。

建元年间,他累官镇海节度使、浙江东西观察使。

正是在这一时期,韩滉迎来了他人生中的最大的考验,也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建中二年(781)正月,成德节度使李宝臣死,其子李惟岳向朝廷请求袭其父位,魏博节度使田悦亦代为之请。

河朔三镇在此事上同气连枝,试图维持自己世袭割据的局面。

而唐德宗坚决拒绝,不愿再效法其父唐代宗时朝廷对河朔三镇的姑息态度,试图借机完成相州之败后未竟全功的削藩战事。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李、田二人遂联合平卢淄青节度使李正己,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起兵反唐,史称“奉天之难”又称“四王二帝之乱”。

对唐庭而言乃是中唐时期不输于,甚至影响力和破坏力超过了安史之乱的空前浩劫。

从此之后,唐庭被迫接受了关内州郡也藩镇林立的事实,削藩短期内已然不再可能。

而淄青节度使乃是安史之乱时忠于唐庭的河北平卢节度使军民。

他们在叛军腹地艰苦奋战,因寡不敌众被迫突围,渡海南迁至山东地区,原本是唐庭阵营内的忠臣良将。

但在唐庭因相州惨败而迫于无奈向安史叛军妥协后,与河朔三镇同为平卢节度使一脉的平卢淄青节度使诸将心灰意冷之下,见唐代宗如此姑息叛军,也有了割据不臣的心思。

在大历,建中年间时任平卢淄青节度使的李怀玉原本是高句丽人,开元天宝年间在平卢军任裨将。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驻守营州的平卢节度使徐归道的裨将侯希逸,不愿叛唐,遂与安东都护王玄志袭杀徐归道,归顺朝廷。

此后王玄志便继任为平卢军节度使,率领辽东,河北军民在敌后抵抗叛军。

乾元元年(758年),时值安史之乱高峰,平卢节度使王玄志死后,他袭杀王玄志之子,推举自己的内兄侯希逸为帅。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上元二年(761年),平卢军在营州独木难支,侯希逸被迫率军向南突围,渡海占领青州,继续抵抗安史叛军。

宝应元年(762年)五月,侯希逸以平定安史叛乱之功获封平卢、淄青二镇节度使,统领青、淄、齐、沂、密、海六州。

永泰元年(765年),李怀玉联合牙兵趁侯希逸出城时封闭城门,驱逐侯希逸,自领平卢淄青节度使。

唐代宗默许了他的叛逆行径,拜其为检校工部尚书、御史大夫、青州刺史,获赐名“正己”。

建中二年七月李正己死,八月其子李纳亦请袭父位,唐德宗仍然不允,早就蠢蠢欲动的李纳遂起兵反唐,平叛战事日益扩大。

建中四年(783)正月,割据淮西,原本被朝廷派去讨伐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的节度使李希烈也叛变了,开始攻打襄城。

兵力已然捉襟见肘的唐德宗派哥舒曜讨伐,结果战败。

唐德宗迫于无奈,又派泾原兵马去解围。

而泾原兵马便是安史之乱时抛妻弃子,自西域不远万里入关助战的安西,北庭都护府行营军。

在统领他们的首任节度使李嗣业死于相州后,失去靠山的他们便被安置到了唐庭对抗日益强悍的吐蕃的第一线——泾原。

而泾原军的生活待遇则堪称西北防秋诸军垫底,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乃是常态。

时任泾原节度使,被卢龙军驱逐后入朝的前卢龙节度使朱泚,又因其弟卢龙节度使朱滔谋反而被软禁于京城。

泾原兵路过长安时还带着家小,满心以为唐德宗会赐下拖欠多年的军资,稍稍弥补他们多年来戍边的忠义和辛苦。

然而唐德宗早已因为平叛而耗尽了府库,不仅没有赏赐,反而严令泾原兵马不准入城,不准停留,立刻开拔前往关东平叛,完全是没有把泾原兵马及其家小的死活放在心上。

泾原兵马悲愤交加之下,挟持节度使姚令言哗变,攻破长安,唐德宗只得逃往奉天,也即唐太宗的乾陵所在地。

泾原叛军推举朱泚为首领,史称泾原兵变。

朱泚随即率军攻奉天,唐德宗在奉天只有数千兵马可用,叛军日夜围攻,堪称朝不保夕。

泾原兵变爆发后,唐庭已然到了灯枯油尽的地步:

关中地区连长安都被叛军所占领,而派往关东的神策行营平叛兵马不仅粮草难以为继,又要回军勤王,内外交困。

唐军几次与河朔叛军交战不利退守本镇后,整个天下的局势已然到了崩溃的边缘。

当此危机之时,时任镇海军节度使的韩滉站了出来。

他不顾唐德宗先前听信宰相杨炎的谗言,诛杀了自己的老上司兼挚友,盐铁转运使刘晏之事,以天下大局为重,仍旧忠于朝廷。

在得知长安沦陷,德宗逃亡奉天后,立即下令封锁江南各地关口与桥梁,禁止牛马出境。

他还重新修筑石头城,开凿水井将近一百眼,整治馆舍数十处,修筑壁垒城堡,起自建业,抵达京岘山,将楼房与城墙上的凸形矮墙连成一片。

既为德宗南渡长江作准备,也加固江南地区面向淮西叛军的守备。

淮南节度使陈少游发兵三千在长江北岸大规模阅军,韩滉也派水军三千在京江炫耀武力,以此来与陈少游相呼应,威慑叛军。

兴元元年(784年),淮西叛镇李希烈领兵五万再次围攻宁陵,引河水灌城,濮州刺史刘昌率兵三千坚守。

韩滉遣部将王栖曜、李长荣、柏良器率军救援。

击退李希烈后,又发兵协助宣武军守住宋州,保证了叛乱期间危如累卵的唐廷最后的生命线——漕运航路的通畅,让在关东平叛的李晟,马燧等唐军节度使不至于因后勤断绝而大军崩溃。.qqxsΠéw

同年,淮南节度使陈少游死后,淮南牙将王韶见平叛局势已近崩溃,以为唐廷将亡,打算效法叛军诸将作乱,自立为淮南节度使。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韩滉立即派遣使者警告王韶若胆敢叛逆,自己当天便会发镇海军北上剿灭他。

如此才震慑住淮南牙军不敢叛乱,使漕运枢纽扬州和淮南道免于叛乱,进一步助长叛军气焰。

自叛乱爆发以来,韩滉一直将江淮地区的粮食布帛运送到朝廷储存贡物的仓库中,从没有一月中止。

在天下藩镇大半叛乱的时候,他守住了唐廷最后可以依靠的财赋重地,让唐庭坚持到了局势好转,最终平定叛乱的时刻。

可以说,相较于安史之乱时的张巡,郭子仪等将,韩滉在四王二帝之乱中的功勋更为卓着。

倘若没有韩滉坐镇关东,以镇海军一己之力控遏淮西,淄青两大叛镇,保护淮南,江南两大财赋重地。

以东南财赋支持关东平叛唐军,恐怕唐廷早在四王二帝之乱时便已彻底崩溃。

藩镇割据,天下分崩的乱世会提前到来一百多年,到时又不知会有多少民众会沦为兵祸牺牲。

然而可惜的是,立下不世之功,一直维系着唐廷生命的韩滉并未得到唐德宗的信任。

不仅如此,被围奉天时的唐德宗反而多次怀疑韩滉在关东游而不击,与叛军勾结。

塔读小说app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若不是一代传奇,先后辅佐四朝皇帝的道士宰相李泌与德宗反复争论,并上疏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作保称韩滉并无异志,韩滉还会被德宗剥夺镇海军节度使之位。

到时莫说平叛,唐庭连存续恐怕都成问题。

而在贞元二年(786年)平息叛乱后,韩滉立即便被德宗召见,入朝为相。

而次年韩滉病逝之后,德宗便迫不及待地将在平叛战争中立下汗马功劳的镇海军拆分,一分为三。

此后浙江西道的格局近百年再未有过大的变化,直到咸通十四年的如今,顾柯与李缯来到润州为止,镇海军节度使仍未重新设立,韩太冲镇海平叛的不世之功,也许已成绝响。

李缯与顾柯望着润州丹徒这座江南第一雄城,抚今追昔,想到往日镇海军的威势和韩太冲的盖世功业,一时竟有些痴了,没能注意到此时码头的远处正有一面旌节飞快赶来迎接。

正是如今的浙西观察处置使,检校司空,润州刺史曹确的仪仗。

显然他是亲自前来确认顾柯的谋划是否成功,顺带也想再看看这个胆大包天,异想天开,屡屡出格却总能化险为夷,立下奇功的顾禹巡这几个月来究竟有什么变化。

唐玄宗天宝年间,韩滉以门荫入仕,历同官主簿。至德元载(756年)避地山南,历山南节度判官等。乾元二年(759年),入朝任殿中侍御史,累迁尚书右丞。大历六年(771年),任户部侍郎判度支,与刘晏分领诸道财赋。大历十四年(779年),改任太常卿,又出任晋州刺史。累官镇海节度使、浙江东西观察使。泾原兵变时,韩滉训练士卒,保全东南地区;又转输江南粟帛,供给朝廷,深受唐德宗倚信。贞元元年(785年),入朝加同平章事,正式拜相,兼江淮转运使。次年封晋国公,不久后去世,年六十五。获赠太傅,谥号“忠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