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算计很精妙,他拿捏到了魏越爱惜名声的痛脚。
很清楚自己进驻河阳津引发河北、雒阳之间军事矛盾升级一事即便被魏越察觉,也不会对他直接下手。一来为顾忌名声,第二是为了牵制董卓和袁术。
袁术、袁绍的存在,能给董卓造成各种麻烦,一个是袁氏故吏背主反噬怕斩草不除根形成后患,一个是国恨家仇不共戴天,只要二袁势力存在,就是坚决的反董阵营。
二袁的存在又能彼此对立,使对方无法统合全部的袁氏力量,避免了袁氏力量凝聚复兴后滚起雪球。
袁绍不知道滚雪球,可他是明白这种火借风势进而星火燎原的道理。
他有足够的信心跑到河内制造新一轮的军事对立,显然魏越容忍了他在河阳津驻军,与孟津董卓主力对峙的既定事实。
然而,意外出现了。
一切的战略谋划、计策,有高深的、浅显的,能不能行得通,如何推动进展又是另一回事了。
很遗憾,袁绍的深谋远虑在董卓的凌厉攻势下分崩离析!
计策的施行是建立在军事实力上的,董卓以极快的效率完成了内部对吕布的整合,然后分兵三路,就全歼袁绍!
不过,就袁绍的宏观战略目标来说,已经达成!
连续的军事胜利,给了董卓靠军事手段解决一切问题的希望和信心。
简单、粗暴,有效!
自三月十五魏越得到袁绍与董卓对峙孟津、河阳津一事,到董卓全歼袁绍仅仅用了六天时间!
魏越不清楚历史上有没有爆发过孟津之战,但目前形势很严峻,董卓方面爆发出了他预估之外的战斗力!
连续的军事胜利会极大的刺激董卓及雒阳朝廷里的公卿们,让他们痴迷、依赖于军事手段解决问题。
尤其是当下,河北富饶,存有健康、完整生产体系的情况下,雒阳方面财政已然崩溃,用军事手段劫掠河北的钱粮,或讹诈河北缴纳钱粮进行输血,就成了雒阳方面自救的绝佳途径!
这种超出掌控的事情,让魏越不安,现在董卓是光脚的,他河北保存元气是穿鞋的,跟董卓对掐打烂坛坛罐罐什么的,哪怕打死董卓也炼不出几斤油来,到头来吃亏的只能是他!
三月二十三日,邺都,国尉府。
魏越端坐主位,翻阅这两日从河内、雒阳一带加急送报来的相关军情,颇感棘手:“从各方推断中可知,袁绍军势经此战后略尽。袁绍生死去留已无关轻重,我与董卓之间就河内归属,难免要爆发一战。”
各方面军情通报中,董卓以吕布功勋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由都亭侯晋爵温侯,另以吕布心腹侯成为河内太守。
董卓拿出河内作为吕布的食邑、部属安置地,用意难测,让魏越拿不定主意:“董卓绝不会轻易交还河阳、河阳津等要地,此战避无可避。诸卿以为,此战规模约在几万之间?是晋南各郡、守军联合守御作战,还是召集五万至七万兵马,与董卓酣战一场。又或者是尽起大军,与其一决雌雄?”
国尉成矩引经据典,语气沉重:“公上,河内乃雒都屏障、北门。此咽喉必守之地,而关东兵马皆靡不足为患,故董司徒所部兵马可专心应对河内、河东战事。今董司徒兵马进占河阳津、河阳及轵县等郡西诸县,进可得河内、河东、平阳、太原、上党等险要、缓冲之地,而退无可退。是以,老臣以为当今形势与秦赵长平之战类似。”
“此战关系彼此存亡,老臣以为当放弃进伐涿郡之战,全力备战与董司徒相争河内。”
魏越沉吟片刻未作决断,挤出丝丝笑意,一副很有信心的模样却说:“秦赵因争夺上党之地,才在长平对峙三年,当时秦有关中、巴蜀、三川、太原、河东之地,而赵只有如今冀州之地。而如今,董卓南无巴蜀,北无上郡,东无太原、河东之地,如何与我相争河内?”
是否放弃讨伐涿郡的战争准备,这一点要看董卓方面究竟要打一场什么样的战争。
战争的主动权其实在董卓那里,董卓放弃河内,那这场战争就能避免……等待董卓、雒阳方面命运的只剩下凋零,虽不会快速灭亡,但会失去迅速崛起的可能性。
可问题就如成矩说的那样,河内是董卓的咽喉,无法控制河内,那河内稍有变动则雒阳方面一日三惊,这是很不利于董卓统治及朝廷威信的。所以连续军事胜利的董卓不可能放弃谋求控制河内郡这么一项关乎存亡、发展的计划,除非董卓及雒阳公卿还愿意生活在魏越的阴影之下。
再要么,干脆就是董卓及洛阳公卿们下定决心迁都关中。
这样一来,河内的控制与否,并不会直接威胁到董卓、朝中公卿的生死存亡。
目前势力对比上,董卓远远不如秦,魏越比赵国大两三倍,动员力虽不如赵三分之一,但经济、生产体量摆在那里,现在动员四十万大军与董卓决战,魏越也能咬牙强撑两年……想必那时候的关中、雒阳,劳动力参与战争无法从事生产工作,必然会到人吃人的地步!
然而外部形势上魏越比赵国可就恶劣的多,不管一众部属怎么分析周围,魏越则是持以最险恶的外交环境更来判断问题。
首先是幽州,刘虞不会放过这个配合雒阳夹击他的绝妙机会……这几乎是刘虞最后的机会了,临死也要搏一把。
然后是兖州,一些人认为臧洪最不济会保持中立,可这个人是忠于汉室朝廷的。因为愧疚不向河北进兵是可能的,可更大的可能是臧洪举兵布置在黄河南岸,以牵制河北兵力,同时不顾一切的向雒阳方面提供物资支援!
第三是青州,贾诩不可能背叛河北,然而考虑到徐州陶谦可能向雒阳方面输诚,举兵牵制青州。所以,不管一众人怎么分析,魏越已做好了青州中立不出兵帮他的思想、战争准备。甚至为预防青州出现重大变故,魏越会留余力来应对青州可能发生的极端恶劣事件,也以此警告青州方面。
所以外部形势上来说,现在的魏越比赵国要恶劣的。
长平之战前后,战国群雄是希望这场战争消耗秦国、赵国的有生力量,对于弱势的赵国有各种小范围的支援,以期一次性放血干净,最好能让秦赵同归于尽,或一起衰落。
而现在,是董卓弱势,估计群雄巴不得董卓扑上来狠狠撕咬,将河北经济、生产一举破坏,打掉魏越极端领先的经济、生产优势。最好大家都能回到同一起跑线……如果能让魏越战死沙场,那实在是太好不过了。
不过这种主帅战死的概率是很低的,看看曹操汴水之战几乎全军覆没,可有马匹的将校都在溃乱形势中成功突破、逃走;现在孟津之战袁绍也是差不多的原因,因为有优秀的战马,袁绍等核心人物逃离战场还是不难的。
只有守城被围破的人,才是真正的死路。
比如新郑一战被吕布、胡轸南北夹击击破的颍川太守李旻,实在是没法逃跑,就被俘虏了。
这场因意外变故而猝然举行的会议并没有做出实质性的决定,究竟要爆发一场什么规模的战争,还需要进一步确定董卓、雒阳公卿的态度后才能进行判断。
如魏越规划的那样,若只是争夺河内控制权,有太原、平阳、上党以及河内驻军,这四个郡的地方兵力,加上屯田兵,平阳郡虎步营、平阳邑长公主卫队,就能凑集五万余军队。
这五万军队,足以夺回河阳津的控制权,将吕布的先头部队赶回南岸。
没错,董卓的主力还在孟津没动,真正击破袁绍的又是吕布。
现在出现在河内郡的雒阳朝廷军队,实际上都是吕布的军队。
若这场战争不是董卓鼓动吕布争夺河内的小规模战役,而是一场针对魏越织成的大网,那么魏越就要做好跟司州、兖州、青州、幽州全面开战的准备!这样一来,冀州、并州、凉州及塞外就要分批次进行大动员,直到魏越倒下,或者董卓倒下。
只有稍触即止的小规模战役,与不死不休的大决战,这场战争没有中等、可控的说法!
要么真的只是一场边境小规模冲突,双方全线备战,主要交手的却只是那么几支部队,仿佛一场误会一样。
再要么就是不死不休,因为这场战争只有刚开始的接触战还能勉强控制、压下去。一旦压不住,那就是全面战争,不死不休!
对于这场因袁绍离奇举动而引发的意外对峙,魏越是很气恼的……他缺的是安稳的时间,只需要两三年的沉淀,他在平安中静静渡过的同时,天下的群雄会因为战争引发的饥荒、疫疾中元气大伤,被淘汰出局。
可偏偏,之前关东联军说动张举来从背后抄掠河北,要破坏他休养生息的大计!
现在又有董卓发动的试探,哪怕由吕布来做试探,魏越也不会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他一旦后退一小步,个人不可动摇的威信受损,整个河北的局面就会崩溃,等他从新整理好河北,拥有的将是一个残破、元气大伤的河北,要面对的天下则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天下。
所以,别说是吕布领军来争夺河内……就是亲爹魏真要把河内献给朝廷,魏越也要出兵抢回河内!
唯有控制河内,才能逼迫董卓迁都长安!
不迁都长安,如何彻底破坏朝廷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