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内郡,河阳津渡口,袁绍屯兵所在。
河阳津河对岸就是孟津,此刻董卓亲提精锐两万余人,驻屯孟津大营,做着强攻河阳津的战斗准备。
因战争蔓延到辖区,河内郡尉徐荣与河内骑士营校尉宋宪驻军在河阳津东五六十里处的温县,观望战争进展。
袁绍的战线拉的很长,他及王匡屯军河阳津,与南岸董卓的孟津大营相对峙。同时,袁绍积极巩固这处根据地,遣许攸游说河阳县豪强、大户,这些豪强响应号召驱逐河内派遣的县令,及周围各县一同为袁绍提供养军钱粮。
而在上游,河东郡大阳县则是刘备屯军地,与驻屯陕县的牛辅隔河相望。
袁绍强行进驻河阳津渡口,并篡夺河内郡西部河阳、轵县几个县的控制权,令刘备十分的不满。
然而终究是联军一员,刘备也不能指责袁绍过度刺激河北方面,更不能指责袁绍引来了董卓主力围剿。
要知道,在李傕从河内出逃以后,董卓的军队想要进攻河东可就有了诸多不便。
毕竟是渡河战役,董卓在北岸没有立足点,这是刘备防守时最大的优势所在。
因为适合董卓大队人马进攻河东运输的渡口,要么如风陵渡就是在上游太远,无法有效配合作战;然后是下游河内郡有两个大渡口,随着李傕从河内出逃后,董卓这边不方便强行通过。
就李傕从河内出逃一事,让董卓在进攻河东刘备时增大了难度,刘备可以轻易的屯兵大阳牵制陕县牛辅的军队,以两万白波军改编来的杂兵为正面战场提供了很大的优势,结果正面战场还是被董卓打崩,险些让董卓乘胜追击一鼓全灭。
而现在袁绍说是要转进河东战场,却半路进驻河内郡的河阳津渡口,固然能如一口剑悬在董卓头顶令他寝食难安。可正因如此,也会让董卓不顾一切的发动进攻,哪怕进犯河内,打破与河北的军事默契。
“袁本初所部尽皆集结于河阳津,提防董卓主力自孟津强渡。然而,备却担忧董卓另遣精锐自上游小平津、平阴一带渡河。届时董卓精锐自侧面突然杀出,袁本初侧翼无防,又无后援,全军集结于河阳津,将要全军尽没之险!”
大阳县,渡口军营中,刘备召集将校磋商战机,胡才、韩暹、李乐都在前列,他们对刘备的能力、品格都是认同的。但还达不到推崇、追随的地步,此次彼此只是合作,河东白波军借加入联军讨董来洗白获得官方身份,同时也想依赖联军抵御卫仲道的进攻。
河东卫氏几乎被白波军斩尽杀绝,还在孝期的卫仲道戴孝从戎,此时担任虎步营护军,即原虎步营军司马。
护军这个官职名称可以理解为维护军队正常运转,是对秦汉以来军司马一职的替代。
平黄巾时,皇甫嵩左路军、朱儁右路军为了区分主将军司马,与校尉部军司马等各种司马,就特别命名官职。如朱儁右路军军司马孙坚的官职是佐军司马,皇甫嵩左路军军司马傅燮的官职是护军司马。
佐军、护军司马的特别任命,就是为了跟寻常的校尉部军司马、别部司马、偏军司马之类的职务进行区别。
河北军队各方面编制都在重新制度化,不同于关东联军内部各种相互表奏的将军、骑都尉,魏越的河北军内部将军地位是很崇高的。就连董卓军队内部,虽然校尉一级有些泛滥,但将军数量有着严格管控,多以临时性质的都督、中郎将来行使将军的权力。
董卓、魏越都出自边军、禁军,彼此对将军位格看的很重。
驻屯平阳的虎步营是一支血腥中诞生、并成长起来的部队,这支部队给河东白波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作为魏越、董卓之间缓冲而延续河东白波军,在夹缝里生存,当魏越、董卓方面爆发战争后,也就是河东白波军覆灭之时。就形势看来,他们应该会被长驱直入的平阳驻军所灭,会灭在卫仲道手中。
而卫仲道,绝不会轻易放过白波军中高层,哪怕投降也不成。
与刘备合作,承认刘备这个关东联军委派、表奏的河东太守,就成了河东白波军洗白身份的一条捷径。
跟刘备一样,胡才、韩暹一众白波军出身的将校并不喜欢袁绍,他们只是想洗白身份而已,并没有跟董卓战斗到底的必要。
对于增援袁绍,他们更是缺乏动力和兴趣,可也怕董卓攻拔袁绍后,派兵从河内方向进攻他们。
讨论再三后,刘备去信提醒袁绍防备董卓从小平津、阴平两处迂回渡河。
至于对袁绍的援军,很抱歉,胡才、韩暹等人不愿出兵增援,刘备想增援袁绍也挤不出兵力来!
别说他没钱,他就是有钱粮,在现在的河东也招募不到多少军队!
两日后,三月十八日时,袁绍得到刘备的书信,笑容轻松:“这涿郡刘玄德素为魏越所重,奈何因卢子干之事两者难以并力合作。不过如今看来,这刘玄德未免言过其实。”
其侧许攸对刘备本事不做点评,就事论事:“不过刘玄德所言确有一定道理,我军集结于河阳津,自不惧董卓自孟津强渡;然而就怕董卓分兵自上游阴平,或小平津渡河。”
一侧逢纪也开口:“自董卓取胜以来益发骄横,已引发雒中公卿不满、诽议,却苦于受制于人,不得不忍辱屈服。主公驻兵河阳津,用意深远,但还需时日酝酿、推动,若军势速败,恐怕计策难以奏效。”
袁绍收敛神色陷入思考,片刻后问许攸:“子远以为陈王所部可会北上与吕布争新郑、荥阳?”
“吕布据新郑、中牟、荥阳等天下要冲,原本有反复之意,奈何主公识破魏公奸计,使吕布有反戈之心却不敢付诸于行。然而董卓、吕布之间间隙已生,陈王若督重兵北上侵攻吕布,相逼急迫,为求生存,必然使董卓、吕布搁置隔阂协力对外。是故,我以为陈王不会率兵北上进击吕布,而是隔岸观火,待董卓、吕布龌龊自生,反目成仇。”
许攸自然清楚袁绍突然进驻河阳津,威胁孟津、雒阳北部安全的真正用意。
这是董卓卧榻之侧,万不可能姑息纵容的。
明明打不过董卓的主力,偏偏还要以新败惆敝之军去董卓必攻之处驻守,这图什么?
魏越、郭嘉等人认为袁绍会自强不息,拿出东中兴剑和人质,派人向魏越求取军事方面的接应,以及物资扶持。
很遗憾,魏越、郭嘉等一众人高估了袁绍的战斗意愿,袁绍根本就没有去河东与董卓鏖战的想法,更没有背依魏越,拿着魏越给出的狗粮去跟董卓撕咬的想法。
袁绍的用意很简单,就是占据河内一块要冲之地,逼迫董卓来打。
董卓出兵河内,就会刺激魏越,魏越的脾气很不好,这一点天下公认,袁绍深有体会。
只要的军队北渡黄河进入河内,军事行动势必对河内各方面造成破坏……最关键的在于袁绍以堪堪一万出头的新败之军驻屯河阳津,就逼的董卓很难受不得不打,又受限于黄河天险,打起来困阻重重。
可以想像一下,若是魏越的精锐大军驻屯河内,在河阳津等渡口做出进攻姿态,那董卓还怎么过日子!
袁绍等一众人看来,为避免受制于人,董卓势必会得罪魏越向河内进军讨伐他们。
袁绍一众人也做好了长久对峙后战败后向河内郡东部撤离的准备,要引着董军更大范围的肆虐河内。这种情况下,魏越会做出什么反应?魏越必须要做出激烈、信号明确的反应,警告那些意图破坏他核心统治区的人,也要以此安抚核心统治区内的豪强、百姓。
所以魏越不可能姑息纵容,为了吏民的拥护,魏越必须保护他们的安宁生活,出兵……哪怕是演戏,也要做出出兵报复董卓的势态来。
只要促成魏越与董卓之间的军事矛盾升级、加剧,那就是成功!
其次,当董卓进兵河内击破袁绍部后,怎么可能轻易放弃河内天险?
最起码,也应该在河阳津修筑防御工事进行屯兵,以此作为北岸的据点。在这个钉子据点拔除之前,魏越的军队很难给雒阳造成实质伤害。而河阳津要塞化后,背依着河运,根本不怕被围困!
所以董卓也没更好的选择,哪怕以自保为前提,也要付诸于军事对抗才行。
现在魏越与董卓之间非常的克制,这种克制压的天下世家、豪强、郡守们喘不过气来!
袁绍则是牺牲自己的军队,假借去河东开辟战场为由,途径河内时抢占河阳津,企图以此拉开魏越与董卓的军事冲突升级!
而魏越受限于‘见知障’,他的理解中袁绍虽然有本事,但‘色厉胆薄’、‘做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这种标签太过于醒目,让他忽视了袁绍所能爆发的潜力。尤其是河北、雒阳两个方面军事优势很大的集团形成默契后的重压下,让袁绍不得不冒险一搏!
魏越有‘见知障’轻视、忽视了袁绍更深层次的布局;而魏越身边的臣属、幕僚们,有的经验不足没有意识到,有的意识到了却迷信于魏越的判断,有的则犹豫不知是不是该反驳魏越的权威论断……更有的人看出了袁绍的深意并坚信自己是对的,却深藏不露,人云亦云混着日子。
可袁绍的计划,能不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