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柒在这方面注定远远的强过了吴乞买,为了探究他自已的身世,王柒没少研究过宋室的过往历史,自大宋立朝伊始,所经历的年号他都是非常门清的:

宋太祖的第一个年号是建隆,建隆年号总共历时四年,第二个年号是乾德,前后历时六年。接下来是开宝,历时九年。

然后是宋太宗的太平兴国历时九年。雍熙历时四年,端拱两年,淳化历时五年,然后是至道,总共三年……年号中第一次出现了“道”字。

王柒在心中默算了一下,从建隆元年到至道元年,总共是四十年,如果算到至道三年的话,总共是四十二年。

那么他就可以算出来,这位圣女离开宋国时,最小的年纪应该是十八岁,因为四十二年后的至道三年,她才能恰好是六十岁。

当年离开宋国时,她最大年龄也就是二十岁,等她遇到函普时便是四十年以后的至道元年了,那样她也可以是六十岁。

如果当年她是十九岁,那么四十一年后的至道二年,她也是六十岁。

总之前后过不去三年的出入。

而她带去生女真的这一对双胞胎,他们只能是生于建隆元年,一定也不是大符皇后所生,因为那个时候大符皇后早就死了,他们一定是皇后的妹妹——小符皇后生的。

大周的显德六年——也就是宋国建隆元年前一年——的六月初九日,周世宗下诏立宣懿皇后符氏的妹妹为皇后,正式由她主持中宫事宜。

同时立四皇子柴宗训为梁王,领左卫上将军。

柴荣的前三个儿子在九年前的乾佑政变中都死在了刘铢的刀下,柴宗训显德六年虽然只有不到七岁,但在兄弟中却是最年长的,很显然,柴荣就是想由柴宗训来继承大统的。

同年的六月十九日,柴宗训的姨母成为皇后仅仅十天后,周世宗柴荣驾崩了。

次年的正月,大宋开国。

也就是说,王柒的祖上和吴乞买的祖上,应该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如果从显德六年的六月初九至六月十九,也就是柴荣和小符皇后共处的这段日子往后推出去十个月,等到这对双胞胎的兄弟出生时,恰好就是赵匡胤立国后的建隆元年三月。

宋太祖在这年的正月立国,三月的时候正是他忙着稳固根基、撤掉旧臣换上心腹人选、立大盘子、千方百计稳定人心的时候,他应该还顾不上幽居偏宫的小符皇后。

再因为小符皇后那么点儿的年纪,突遭了这么大的变故,却显的极为通晓事理,她未等赵点检带着大军回到汴梁,便带着六七岁的幼主柴宗训,主动下达了禅位诏书,宋太祖在这一点上对她应该是比较满意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直到十一年后的开宝六年,已经十九岁的废帝柴宗训死于房州,小符皇后又活了二十年,离世时她也才三十多岁。

待要再往深处谈,远处已经传过来狱卒起床清嗓子的动静,原来过道儿里已经透进来隐约的晨光。

王柒和吴乞买得立刻离开牢门,不然叫狱卒一看见,很显然两人就是整整对坐了一夜,那就再也不好解释了。

吴乞买慌忙的把门内黑着灯摸了多半宿的盘子、酒杯都递出来,王管家接过去,匆忙拿到自己的房间,然后躺下来,心情很久不能平静。

多少年来,他都认为自己是柴家仅存的一个,并以复仇为已任,然而从昨晚起,他一下子又有了同族中人,而且建立了还算强盛的大金国!

这些日子吴乞买沉默寡言,会不会专门编出这套故事来拉拢自己呢?眼下吴乞买能指望上的人就是王柒,而且王柒还在不遗余力的要救他出去。

这个念头闪了一下,立刻被王柒自己给否定了,应该不会,吴乞买再精,对宋国的年号也不会如此精通,他怎么一下子说到了“道”字?

不管怎么说,王柒都是兴奋的。

只听着过道外有个狱吏到了,正在大声的吩咐他的两个手下,“你们的这项差事就要结束了,聂大人刚刚有话给我,重昏侯让我们今日午时前,将吴乞买、还有他的充容,修仪,等等一切从官及其妻妾,全部移送到天眷大宅外边的竹楼里去。”

很快,过道儿里响起脚步声。

王柒暗道,还是吴乞买强过自己,他好像有先见的感应,这才急着将秘密说给他听,果然就要从大理寺狱迁出去了。

等迁到了竹楼去,也许就真的没有这样的好机会说话了。

在这一刻,天眷大宅及韦舅爷府上的管家王柒暗暗下了死誓,就算有万险,他也要救一救吴乞买,即便真的救不成,那他也要去上京,将这段往事亲口告诉大勃极烈——完颜宗翰。

辰时末,大理寺的正卿聂守献亲自到牢里来了,并且亲自安排着人,将吴乞买、他的充容和修仪,曹侍郎和他的妻妾,还有两位侍丛官员和家眷送到了竹楼。

竹楼距着天眷大宅的大门两里远,离着朝天门更近,有两百个御营司侍卫严密的把守,但是在王柒看来,这里就比大理寺狱强多了。

也许,他可以花重金买通哪一班的巡视守卫,只要能混出这座竹楼的门,后边的路子他早就安排好了。

王柒随着大理寺的人离开了大理寺,从此往后的一段日子里,管家不能再日夜耗在金国皇帝的身边了,他的重点改在了天眷大宅。

大宅内总会出现最乱的时候,重昏侯也总会有分神的时候,那时便是他和吴乞买的机会到了。

很快,王柒便在经常出入天眷大宅的官员里发现了一个,他不是去参加早朝会的,这个人虽说每天也会早早的来大宅,却只是去内城外边、外城里边的地方去做农活儿。

然后每天的下午他就不会再来大宅了,他去的地方是国子监,原来是给学生们讲课的。

这个人就是原来的梅州刺史,徐丙则。

……

徐丙则已无缘参加朝会,他上午经过天眷大宅去做农活,下午到国子监讲课,每天跟一只热锅上的蚂蚁一般,哪还有心思讲什么课,因为张伯英追着乱匪,马上就进入江西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