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维正奇怪今天的沈总怎么这么好说话呢,对方又像是想起什么一般,多补充了一句:“哦,我私人的名誉起诉案件就由你全权代理了。”
“至于公司的名誉案,我就交给法务部来处理了。”
“商业侵权,赔的更多了。”
“也不知道业界的竞争对手有没有掺和进去,给我SD来个落井下石,到时候可别怪我沈度心狠手辣的不讲情面了。”
听着这话,黄维就抬眼瞧了一眼沈度,在发现了他脸上露出的那个小得意的微笑了之后,就觉得,沈总怕是巴不得用这件事儿让对手在阴沟里边翻船的吧。
那么在这件事儿中,有没有同行下场呢?
说来也这是奇怪了。
从事情发酵到现在,正好过去了一个钟头了。
华国的服装品牌市场竟然如同最适合出海的日子一般,风平浪静,一点音儿都不带发出的。
是因为这些消息传播的不够广吗?
并不是。
时刻都在注意着竞争对手的近况的服饰集团们怎么可能没看到这么大的消息?
他们只不过是十分聪明的选择了……不参与,不评论,不关注罢了。
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任何的行业里,同类型的厂家出现恶意评价的同时,正是他们竞争者群魔乱舞的时刻啊。
可是怎么偏偏到了服装时尚业,就变了一个味道了呢?
那是因为,第一,SD服饰在业界的口碑,就算是同行们再怎么嫉妒,设计师之间再如何的竞争,有一件事儿他们不得不承认,SD的高定礼服,的确是走在了华国高定市场的最前沿。
无论是品牌知名度,还是设计时尚度,都是无可挑剔的。
已经达到了如此高度的品牌,会挤兑你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明星?
开玩笑呢!
若是真的挤兑你,你可能连SD服饰的大门都进不去,人家将多年前的合约直接作废了,赔点违约金也就得了。
那才是真正的有口没法说呢。
但是现在呢,所有人都看见了,SD是提供了合约中应有的服务的。
只是不知道这位白茂宇犯了什么毛病,非要找寻一下存在感,为了吸引人气,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至于第二点吗,是他们这些服装品牌经营者们,早就对娱乐圈的这种现象表示不满了。
先不要说那些假流量给他们造成的损失了,单说说那些有些不要脸的高额的代言费,就让他们心生不爽了。
在这个流量不断的年代之中……
也许他们只是签订了一个如同以往一样的单季代言人,谁成想,不过刚刚预售了半个月,啪叽……
对方的黑料就满天飞,然后这位代言人就成为了查无此人了。
这时候,广告,海报,推广,宣传,全都搞到位了,这一季的新款,你让他们品牌应该怎么推?
设计师,助理,剪裁以及宣传推广,熬夜到头秃了才拿出来的作品。
十几个工厂店日以继夜的赶出来的单子。
就在瞬间,化为乌有,成为了暗不见天日的库存。
让老板欲哭无泪的同时,还要遭受那些不明真相的吃瓜路人们,以及这个流量曾经的竞争对手以及偌大的社会人士的讽刺,挖苦,和黑嘲。
最终让他们一蹶不振,需要缓上好久,才能从这次选人失败的后果中抽身。
你说,这是不是明星代言人的锅?
若是这样还不够惨的话?
那么本想着艹销量,反倒是被自己的代言人反过来艹了知名度的又怎么算?
当他们曾经合作过的一些广告公司大力的跟他们推销着某一个现在特别出名的明星时,所有的宣传人员都要打上一个冷颤,并予以最严苛的质疑了。
不怪他们不害怕。
因为他们的同行,还是业界一个知名度相当不错的老品牌,就因为相信了这些经纪公司以及调研公司给出来的代言人的数据,从而尝试性的与该明星签署了一个季度的代言合同。
然后,这噩梦就跟着来了。
在代言的最初,官宣的微博与公司的官网底下,那是齐刷刷的全是好评。
什么‘感谢XX品牌选我们的爱豆作为代言人啊,我们一定会大大的支持的。’
‘对啊,我原本就挺喜欢他们家的衣服的,现在由我的爱豆来代言了,我这就去买一下最新款。’
瞧着真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
销售前景那是一片的大好。
可是真的等到季度销售报告拿到手中的时候,全公司的上下,从老总到专卖店的店长,都被这可怕的销量给吓到了。
哎呦我去!
这是个啥!
哎呦我去,比同比销售量下降了五个百分点。
对于一个销售价格中端未满,低端稍贵的品牌来说,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说明了这一季度的铺货比少覆盖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那么以前还会购买自己品牌的顾客们都哪里去了呢?
这个一直在试图将自己的牌子往中端白领与都市职场人方向转型的品牌就做了一次非常严谨的调研。
然后在业界有名调研公司将分析报告拿到老总的办公桌上的时候,这位曾经尝试性的请来明星代言的老板,那是后悔的肠子都青了。
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明星背后的所有的数据,形象,以及繁花似锦的景象,全都是包装出来的。
不但如此,因为过度的营销,他在路人的印象之中还特别的差。
这个广告代言不但没给商家带来任何的好处,反倒是在败坏了路人缘的同时,反过来蹭了这个商品品牌本身的热度。
因为这个品牌,让更多的人熟知了他的存在。
并让他的微博中有了一部分从商品的广告中过来的真正的粉丝。
这到底是谁利用了谁,谁又成就了谁,谁都说不明白。
等这家品牌商真正的搞清楚了娱乐圈内的骚操作了之后,这位由温州小厂子,外贸单起家的汉子,哭的像是一个孩子。
这种代言,就属于有苦说不出的典型案例。
掰扯到最后,也只能由品牌方捏着鼻子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