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明鹰犬 > 第428章 掌控江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二十八章掌控江湖

王戈可以猜到钱衡的想法,这次靖难之役中,他表现的机会其实不多。所以最后王戈封侯,沈平封伯,就连跟着王戈的尹少亭都封了伯,唯独他没能封爵,心里自然是有些不服气的。要知道,当初在那无名山谷中,他和王戈、沈平三人都是同一批出谷的精英,甚至可能在他自己看来,他是三人中最强的那个,现在功劳和地位却是三人中垫底的,心理自然有些不太平衡。

而现在朱棣刚刚登基,要对很多建文前臣进行“清理”,正是锦衣卫可以“大展身手”的时候。所以钱衡或许也是想要在锦衣卫里,多做出一些功绩来。

对钱衡的选择,王戈也不好多说什么。他总不能说,现在锦衣卫虽然威风,但以后很可能要成为替罪羊、背锅侠吧?

东缉事厂成立后,朱棣召王戈入宫见过他几次,主要给他的任务,首要的就是肃清京城以及北平两地的敌国探子——毕竟对外而言,东厂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这个。

除此之外,就是整肃江湖势力——之前景州之战,虽然最后是帮助燕军直接扭转了整个战场局势,彻底打垮了李景隆的北伐军,但那四大宗师冲阵袭杀的事情,却还是让朱棣十分的记恨和警惕。若不是有王戈提前知道此事,有张诀以及道衍联系来的三大佛门宗师坐镇,要是真的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让那四大宗师突到那个位置,朱棣还真是凶多吉少。

当然,这件事情也是王戈很愿意干的。相比去整肃官场,整治文官,还是去对付江湖人要轻松得多,也没有太多后患。而且他对江湖,也要更熟悉一些。

这两个任务外,朱棣还让王戈对各藩王严密监视。很明显,虽然朱棣是因建文帝削藩而“逼反”,但就他自身而言,登上帝位后,也是会继续削藩,限制藩王的势力,不会允许其他人走和他一样的路。哪怕是参与靖难起兵的代王、晋王、宁王和齐王,也只会把他们好好养着,多给他们些钱财方面的利益,而不会再让他们拥有能够割据一方的力量,特别是兵权,将会被严格限制。

若是有那些不安分的藩王,朱棣自然也不会手软。王戈便是他的眼睛,帮他看住这些个侄儿和弟弟们。

……

王戈对江湖的掌控,靖难之前就已经在开始铺垫和准备了。

柳红岩、洛姨和谢筱柔也都被王戈吸收进了东厂,不过和莲红、尹少亭不同,她们几位是密探的身份,被暗中授予了百户的腰牌,知道他们具体身份的,也只有王戈等少数几人。

说白了,其实就是给她们一个特权,一个特殊身份而已。

之前靖难之役中,她们同样立了不小的功劳,不过按她们自己的意思,也没有公开的封赏,但从其他方面,肯定有对应的补偿。不说其他,单就“醉仙楼”,以后便是各地青楼中,除了教坊司外,背景最大的。

不仅京城、青州、北平,大明各地,那些从犯官家中所抄的产业、房产,每个地方都可以任“醉仙楼”挑选一处,开张做生意。这并不是行文于公的官府诏示,但有东厂、锦衣卫的配合,却相当于潜规则,没有一点施行的困难。

这其中自然可以攫得大量的好处,但王戈也知道,谢筱柔和柳红岩都有分寸,不会得寸进尺。何况还有他看着,也不会让“醉仙楼”做过头。

而王戈对江湖的控制,首先便是放在那已经日暮西山般的武盟上面,以及那已经被他“收服”的皇甫渊身上。

之前王戈就说过要扶他当武盟盟主,如今时机正好。

在燕王入主京城之前,王戈就已经有把握能做到这件事,如今所掌握的实力和资源更上一层楼,想要做到更是没有问题了。

在他的刻意引导下,江湖上早有建文帝为魔教妖人蛊惑的传闻放出,齐泰黄子澄皆是魔教中人的说法亦早已在江湖上流传许久。等到在王戈的配合下,给出更多的“实锤”,再让皇甫渊带人一举端掉一个魔教据点、在宗师高手的帮助下杀死魔教掌剑使司马俊秀后,一统武盟,重新建立武林秩序,也就水到渠成了。

至于如何证明,只需一柄魔教镇教神剑“奉火剑”便足矣。

唯一可虑的,也就是当初那几个跟着“太平楼楼主”一起欲图袭杀朱棣的宗师高手和几个门派世家了。这些人,有些是可以拉拢收买,而有些则要拿来杀鸡儆猴,这不仅是有助于控制江湖,也是要给朱棣一个交代。

因为先前端掉了蒙元密探在京城最大的据点、中转站“倚红楼”,几乎将他们的重要成员都一锅端了,又通过“吐真剂”的审问,得知了蒙元密探在城内的其他据点,也是因此而得到了建文帝及两位大内宗师的行踪。

本来那时候是将那位蒙元进入京城的“大人物”逮着的最好时机,但王戈因为不想插手建文帝的处置,所以等到离开京城南下追踪齐泰后,才让莲红将情报上报给道衍,由他来处理这件事。

从后来得到的情报来看,虽然道衍没有明说,但建文帝应该已经被他处置掉,而那位蒙元的“大人物”,却成功逃脱。

南香不在这,王戈没法用“寻踪蛊”来追踪,而现在又已经过了这么长时间,想要找到那位蒙元密探口中的“大人物”,可能性微乎其微。本来王戈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却没想到,那位蒙元的“大人物”,竟然自己找上了门来。

王戈对照着之前靠“吐真剂”从那些“倚红楼”的蒙元密探口中得知的那“大人物”的长相,基本可以确定,这位看起来完全是位中年儒雅文士模样、自称“鞑靼特使宁先生”的人,便是在燕军过江前,进入京城、潜入皇宫面见建文帝,又在王戈和张诀赶到前,将建文帝带出来的人。

“没想到,宁先生居然还留在京城。”王戈端坐于堂上,也没有邀其入座,居高临下、侥有兴趣地打量着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