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四十八章入大同

对于燕王靖难的这段历史,在穿越之前的王戈,了解的并不多,只是因为一些小说、影视剧的影响,大概地记得一些故事、人物,知道最后的赢家是朱棣,知道靖难功臣里有朱能张玉,知道过程并不轻松,并不为人所看好,最后赢得险之又险。

但具体的细节,却了解得不多。

在靖难开始之前,王戈并不想做太多出格的事情,以免影响历史走势,让朱棣没有机会起事,或者被扼杀在起事之前。但既然现在靖难已经开始,那他就没有那么多顾虑了,想办法为燕王提升实力,帮他打赢仗就是了。至于会不会改变历史,也考虑不了那么多。否则的话,他不如早早攒了钱去做富家翁好了。

在成功“劝服”晋王朱济熺起兵呼应燕王后,王戈又很顺利地从大同救出了被软禁的代王朱桂。

朱桂亦是朱元璋封的九大塞王之一,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在洪武二十六年,就已经率兵随其兄晋王朱棡一起出塞,参与北征。但他武勇是有几分,谋略却几乎为零。

朱桂性情暴虐,又有几把子力气,喜欢拿个大铜锤捶人脑门,一有不顺心的事,就要锤人出气。而且极为好色,经常当街掳夺女子入宫,在封地名声狼藉。老实说建文帝削他的藩,是让封地百姓大快人心的事情。

王戈将朱桂放出后,这货就开始到处找自己的大锤,要锤人复仇了,还是费了不小的力气,才将他劝住。

大同相比山西更加靠近北方,是真正的北地边疆,经常要直面蒙元铁骑的骚扰。朱桂莽归莽,麾下的亲卫战力却是不俗,山西行都司下辖的卫所边军,也都是精锐善战之师。

他们早年北征的时候,都多受晋王朱棡统帅,虽说大明的军事制度是将不专军、军不私将,有战事时才由兵部发印任命、调派主帅。但多年征战都在同一人麾下,军功、犒赏之类都会受到那人很大的影响,自然而然地会有偏向。就好像北平各卫所、要塞、关碍的将官,都要更亲近和敬畏燕王,燕王一旦占优,就立刻闻风归顺一样。虽然朱棡已故,新的晋王朱济熺在军中没有那么大的威信,但加上代王,影响力就差不多了。

相比起来,山西一地,建文帝并没有做太多针对性的布置,代王被削后甚至直接就软禁原封地,就可以看出来,确实没把他太放在眼里——对朱允炆而言,真正能威胁到他帝位的,也就是燕王一人。其他的,都是顺应削藩政策而已。

在宋俊茂被杀后,山西都指挥使司群龙无首,其辖下太原附近的卫所,为晋王的兵马挟制和收拢部分,其他的基本都按兵不动,等候朝廷命令。而治所在大同的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在王戈拿下大同后,同样被他所控制,都指挥使被俘,由与晋王关系较好的都指挥佥事暂代其职,其下各卫所兵马也尽归王戈编下,名义上还是代王的人马。

虽然是要起兵和朝廷对抗,但名义上是清君侧、靖国难,而且是晋、代、燕三大塞王同时举事,对于下面的中低层将士而言,倒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

而对有些人而言,更是看到了升官发财、一步登天的良机。这世上最大的功劳,除了开国之功,就是“从龙之功”了。有眼力,有脑子的,都意识到,真正的大佬是谁。所以王戈也因此可以收拢一批“亲信”,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控制大同归顺的兵马。

不过他毕竟不是真正的统兵大将,也没有一个正式的身份,没有办法真正地领兵。

他也没有打算真的领兵,而是准备将代王忽悠去北平,让他把麾下的精锐亲卫和收编的大同兵马都带去一部分。到时候,留下的人自然更好统辖管理,而朱桂到了北平后,以他的手段,被他那四哥搓圆捏扁几乎是没有悬念的事情,那些兵马纯是给燕王“输血”和补充了。

表面上看,现在大同最高权力者自然是重获自由的代王,然后就是晋王派来的兵马主将。但实际上,不论是大同的兵马还是晋王的护卫亲军,都知道王戈才是真正在后面发号施令的人。

曾经有两名代王的亲信狗腿对王戈态度不逊,甚至想要动手,直接就被王戈给斩了,然后给代王报了个两人私通建文帝要出卖他,代王信以为真,也便没有计较。但下面的人却是都知道,这个并没有什么实职和头衔的年轻人,却是个真正的狠角色。

很多大同府的守军更是知道,晋王的兵马是如何兵不血刃毫不费力地攻入城中的——就是王戈和一队人马,提前潜伏入城,先是烧了都司衙门,吸引了注意力,然后直接悄没声息地拿下了城门,放了晋王军队的先锋入城,又里应外合地破了代王府,准确地找到了被软禁的代王。而在这之前,已经以代王的名义,召集了数百被削夺的代王亲卫于城中接应。

这城中,似乎早就被他渗透,被安插了无数探子一般。

王戈自然没法在大同城中安插无数探子,实际上他此次大同之行如此顺利,既有早先让梁博伟、孙洪做的先手安排,也有沈宏的关系在里面。这位山西富商,在大同城中,亦有不少的关系。

但正当王戈和陈望等人清点着大同的府库,看看要运送多少物资往北平和太原去时,却有一名亲卫来报,说代王被人刺杀。

这消息被王戈给吓了一跳,他今天刚说动代王,让他往北平支援,这时候要是被刺杀挂了,那可要平添不少变数。

好在往王府的路上,就得到消息,代王并未受伤,刺客也已被擒下。

当王戈赶到的时候,刚好看到惊魂未定的代王朱桂一手拿着铜锤,一手扯下那身材娇小刺客的面巾。

竟是一名女子,或者应该说,是个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