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入墨梦为马
杜甫却被这自然之美深深吸引。
独自寻得一处幽静之地。
地上铺满厚厚的青苔,像一块柔软的绿色毛毯。
他缓缓坐下,凝视着眼前的溪流、山林,内心涌动着创作的冲动。
他小心翼翼地拿出笔墨纸砚,轻轻摩挲,眼神满是珍视。
铺开纸张,蘸饱笔墨,挥笔写下:“清泉绕石走,林鸟啭不休。”
诗句清新自然,虽带着孩童的纯真,却已初露才华锋芒。
同学们围拢过来,传阅着他的诗作,惊叹声不绝于耳。
“杜甫,你太厉害了,这诗就像把眼前的美景复制下来了!”圆脸的同学满脸佩服,竖起大拇指。
“以后你肯定是大诗人!”
听着夸赞,杜甫红着脸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扬。
这时,阿福挠了挠乱蓬蓬的头发,提议道:“杜甫,咱们以这溪边景色对对子。我先来,‘溪边垂柳随风舞’。”
杜甫眼睛一亮,略作思考后回应:“石畔清泉带月流。”
阿福拍手叫好,其他同学也纷纷加入,你来我往,溪边成了诗词的舞台。
杜甫才思敏捷,妙对频出,引得同学们阵阵赞叹,大家眼中满是崇拜。
回到家中,杜甫满心欢喜地向父亲展示新作。
恰逢远房叔父来访,叔父是个儒雅的文人,听闻杜甫作诗,眼中闪过惊喜,当即决定出题考考他。
面对叔父的考验,杜甫身姿挺拔,镇定自若。
稍作思索,便出口成章,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
叔父惊叹不已,拉着杜甫的手感慨道:“贤侄,你这才情,颇有你祖父当年的风采。你祖父作诗,重一个‘情’字,以真情入诗,方能打动人心。他当年在宫廷诗会,力压众多才子,那风采,至今让人难忘……”
叔父滔滔不绝地讲述着祖父杜审言的故事,眼中满是崇敬。
杜甫听得入神,仿佛穿越时空,看到祖父在诗坛的辉煌。
一股使命感在心底油然而生,他暗暗发誓,一定要传承杜家诗风,在诗坛闯出一片天地。
此刻,他的眼神坚定而炽热,仿佛燃烧着一团火焰。
此后,无论寒冬酷暑,杜甫都手不释卷。
家中的古籍被他翻得书页泛黄、边角卷起。
深夜,昏黄的烛光下,总能看到他诵读经典、斟酌诗句的身影。
他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不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巩县的大街小巷留下他思索的足迹,私塾的书桌见证他学习的专注,山间的溪流、田野的风光成为他灵感的源泉。
岁月流转,杜甫从一个热爱诗词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心怀天下、笔力千钧的伟大诗人。
他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洞察、对百姓的同情都融入诗篇。
从清新秀丽的山水小诗,到沉郁顿挫的写实巨作,他的诗风不断成熟,反映着时代的兴衰变迁。
他用一支笔,书写人间百态,成为中国诗坛一座不朽的丰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篇,也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千古流传。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又似指尖流沙,于悄无声息间悄然流逝。
出身书香世家的杜甫,自幼便在儒学的浩瀚海洋中浸润,如同春日里扎根肥沃土壤的幼苗,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茁壮成长。
曾经满是婴儿肥、稚气未脱的面庞,如今已被岁月雕琢得线条坚毅,彻底褪去了青涩,尽显成熟稳重。
他身姿挺拔,举手投足间洋溢着少年的蓬勃朝气,眉宇间英气逼人,眼中燃烧着对世界的炽热好奇与无尽渴望,一心想要冲破樊篱,奔赴未知天地。
在私塾中,先生讲学的声音抑扬顿挫,如清泉在山间流淌。
杜甫端坐于书案前,目光紧随着先生,可眼神深处,隐隐透着对远方的向往。
家中静谧温馨的庭院,雕花窗棂透进的细碎日光洒落在泛黄书卷上,却再也困不住他那颗日益澎湃的心。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的日子,他毅然决定随父亲游历周边州县,去探寻书本外的广阔世界,拥抱潜藏在山川湖海间的未知挑战。
临行前,杜甫身着一袭朴素却整洁的素色长衫,愈发衬出他的清逸之气。
他双手紧握着那本边角微卷、满是岁月痕迹与日夜研读印记的书卷,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起伏的山峦,喃喃自语:“书中虽有千般智慧,但世间万象又怎能被书本全然囊括?我定要亲身去丈量大地,聆听四方的声音,才不负这一腔热忱。”
父亲站在一旁,高大威严的身影虽被岁月留下些许痕迹,但眼神中满是对儿子的期许与赞许,微微点头说道:“吾儿有志,此行定能收获颇丰,为父与你一同启程。”
父子俩踏上旅途,一路风餐露宿。
官道两旁,枯草在凛冽寒风中瑟瑟发抖,发出“簌簌”的声响,仿佛迟暮老人在风中诉说着过往的沧桑。
偶尔几只寒鸦惊起,“呱呱”叫着飞向铅灰色的天空,它们奋力扇动的宽大翅膀在阴沉天幕下划过,宛如一道凄厉墨痕,为这孤寂旅途增添了几分凄凉。
旷野上,狂风肆虐,尘土漫天飞舞,模糊了远方山峦的轮廓,天地间仿若一幅朦胧而萧瑟的画卷,让人顿感世事无常与生命渺小。
杜甫骑在马上,随着马匹的步伐微微起伏,望着眼前衰败之景,心中不禁泛起悲悯。
他暗自思忖,世间兴衰交替如此明显,这枯草寒鸦似乎也在诉说着人间的无常,那是岁月无情的脚步,也是命运辗转的叹息。
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如同钥匙,悄然开启了他对世间万物更深刻认知的大门。
历经数日奔波,父子俩终于来到黄河边。
此时,天空如一块沉重的铅板,乌云层层堆叠,密不透风。
狂风裹挟着沙砾,如千万把利刃呼啸而来,吹得岸边芦苇疯狂地东倒西歪,纤细茎秆相互抽打,发出“沙沙”的哀鸣声,似在哭诉黄河的汹涌。
黄河岸边的泥土被风扬起,混着河水的湿气,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腥涩味儿,那是黄河特有的厚重而沧桑的气息,仿佛在诉说着千百年来的风雨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