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杰没有把握的说辞,竟然轻易打动了他的父亲吴巨仁,当吴氏一族分拆出来的数百族人前来大元岛以后,吴巨仁就向李天养打了招呼,一行人在大安镇中定居。
李天养默认了吴巨仁的做法,并表示对此安排的欢迎态度,谁让吴巨仁的位置在那摆着,作为晚辈的,李天养实在不能驳了这位二叔的面子。
更别说,把吴氏这数百人安置在大安镇中,对于李天养也算是一件好事,这样他们笨港、鸡笼两地也不用担心因为吴氏一族的人到来而从洪门手中讨要土地来耕种了。
而吴巨仁更是暗下心喜,洪门招募流民和土着人,从来都不会让同一族的人过多生活在一个地方,基本上都会拆分在几个居民区之间,或是分散安排在几个自然村中。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洪门势力范围内,不会出现一个团结的大家族,即便平时大家多有联系,但是当彼此没有生活在一个圈子里,久而久之便会对家族有些疏远了。
这个时代的家族虽然比不得魏晋之时的门阀世家,可是对于族人依然有着强大的统治力,甚至有些家族家规还凌驾于朝廷律法之上。
李天养在潭门时,已经亲身见识过吴氏一族的种种情形,隐隐觉得这回对洪门团队带来危害,因此在招募和安置流民土着的时候,就已经有意地拆分其中的家族,让其分散。
但是这回吴巨仁之所以被甘大彪说服,就是他所带来的数百吴氏族人,在大安镇中能够聚在一起生活,不用被大乱安置,对于注重亲情的吴巨仁来说,这可比其他的条件要有说服力得多啊!
至于李天养默认对方族人聚在一起,也算是破了例了,在眼见吴巨仁这位二叔向自己示好的时候,这种小事情李天养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更何况这分出来的一支吴氏亲族,真正姓吴的也不足两百之数,还形不成太大的威胁力。
甘大彪笑颜轻展,对于吴巨仁他们这一行人的到来,事前久已经做好了准备,等到人一到就先入住到甘大彪准备的临时客房里,事后便在甘大彪的带领下,走动了一圈大安镇西面还未开发的原野,寻找适合的土地进行开荒。
此时大安镇已经新开发出了两千亩土地,距离李天养规定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十分之一,可是却花费了大安镇差不多两个月的时间。
吴氏一族人本来是想要直接从甘大彪手里分上几亩新地开种的,可是甘大彪要吴氏这一群人来就是开荒的,如果他们直接要自己开垦的土地来种植的话,那他还要他们何用啊!
因此,甘大彪委婉地拒绝了他们的请求,而且告诉他们,若是他们自己开垦新地的话,每家每户可以新开三十亩属于他们的土地,但如果他们要从自己手里分地的话,每家每户只能给十五亩。
这话一出口,吴氏的人哪里还会想要不劳而获啊,此时就算是甘大彪主动分地给他们,他们也都不会做的。
甘大彪嘿嘿暗笑,看着一伙本来就认识的潭门旧人,此时满身斗志地扛着新犁、赶着牛儿到远处的开荒地中开垦,很是得意与自己的手段。
吴巨仁把家人安置在大安镇以后,他就回城去龟岛了,他现在可是很看重自己身上这身官皮,因此在努力学习着洪门的章程操守,以身作则带着一群心腹纠正他们曾经的诸多毛病。
至于大安镇这边的事情,自有吴杰这个儿子和甘大彪他们几个年轻人看着,他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吴杰也把家给搬到大安镇中来了,因为这里有他的母亲在,几个叔伯也都在一起,多年在外漂泊,吴杰的妻子儿女都还没有跟家里这些亲戚们好生培养过感情,故而趁着现在的机会,吴杰将自己的妻儿给接过来孝顺母亲和长辈们。
吴杰当初娶妻的时候,娶得是一个从浙江被招募来的落难人家的小家碧玉,也同样没有征求过家里父亲他们的同意,只是在婚嫁的时候他才带着未婚妻及其长辈去了一趟潭门,草草在潭门办了一次婚礼而已。
好在这家落难人家还算配得上吴杰,人家当时未衰败之时,也是书香传家,可比潭门村里那些村妇要好上太多。
而且人家思想还算开明,对于洪门让女子出来工作的事情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同时间还将自己闺女送去学堂学了一身医术,分配在慈幼局中当了医士,这才让经常挂彩、进出医院的吴杰有了可乘之机。
这门婚事上虽然吴杰有先斩后奏之嫌,可是这迎娶的女子模样周整,说话行事又很是得体,身上自有一股沉稳的气质,吴巨仁他们这些做长辈又哪里会多加刁难呢,故而也就遂了吴杰的愿了。
到如今,吴杰同样也是由着两儿一女的父亲人物了,使得他过去喜欢好勇斗狠的性子又多了一层枷锁,不再像曾经那样亲身涉险了。
有了数百人的生力军加入,相比此时大安镇中快要近万的人口来说,似乎是杯水车薪,可是用在开拓荒地上,依然让进度有了一丝更快的进展。
新开垦出来的荒地很容易再次长起杂草和灌木树苗,因此这第一季种植的粮食可以说没有多大盼头,还不足以养活这越来越多的人口。
对于几乎没有财产和粮食的迁移人口来说,那就需要洪门提供粮食来救济他们,甘大彪在赊购粮食给这些流民的时候,不再要求他们归还粮食给自己,而是让他们折成劳力,用帮助洪门开垦新地来兑换他们所得到的粮食。
这是洪门当初就用过的法子,只是随着如今笨港、鸡笼发展成了体系之后被淘汰掉了,现在甘大彪重新用出来,效果依然可观。
加上大安镇中蓄养的那么多牲畜在牧场中,不缺乏畜力的情况下,开荒进度渐渐赶上了甘大彪所计划的速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