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利避害,人之常情。曹孟德,如此行事,亦无可厚非。
毕竟,家门血仇,不共戴天。更加,甄都天子,身份存疑。二董虽举家下狱,然曹孟德,并未起杀心。天子被禁御苑,此时亦可称无虞。
倍思前后,并无不妥。故荀彧,并未强谏。以观后效不迟。
不告蓟王,理由亦如先前。蓟王总王权之极。一言九鼎,必有定论。若先告知,蓟王一声令下,曹孟德不敢不从。不能最大得利,岂非不美。是故,权衡利弊,先告南阳史侯。才是,趋利避害,上上之策。
荀彧兼领甄都令。甄都内外,固若金汤。自曹孟德率百官攻城,甄都外松内紧,只入不出。唯凭司空印信,方能出城。曹孟德屡遭危难,力保甄都不失,荀彧功不可没。
此时,亦不例外。
话说,朝野内外,皆为曹党。治政安民,有条不紊。有无天子,并无不同。何况,董氏外戚,手无寸兵,不过徒有虚名。便夷三族,亦无损朝野人望。
自出端午之乱,曹孟德速战速决。先稳住蓟王,再与汉中苟且。关东群雄,奉蓟王敕命,悉数远避。甄都内外,自成曹司空,一言堂。
或言曹孟德,只手遮天,亦无不可。
此去南阳,兹事体大。唯恐应变不及,被史侯窥破。思虑再三,曹孟德,兵行险着。遣司直程昱,亲赴南阳。
是夜,司空府。
“报。”心腹廊下通禀:“庐江左慈投刺。”
“庐江左慈?”曹孟德心中一动:“速请来一见。”
“喏。”
左慈,“少有神道”,号“乌角先生”。人称“左仙人”。群仙会后,出仕蓟国,守大震关,尊四海令。然与曹孟德,素不相识。冒昧来见,必有要事。
“拜见司空。”比起曹孟德正襟危坐在前,暗伏刀斧手于后。左慈,竹冠麻袍,风仙道骨。
“四海令免礼,请上座。”曹孟德,以礼相待。
“谢司空。”左慈称谢落座。
“蓟王安否?”曹孟德,出言相试。
“王上无恙。”左慈答曰:“下臣,奉王上敕令,自大震关入甄,尚未归国。”
“四海令,所为何来。”闻左慈奉命而来,曹孟德这便落杯相问。先前,举杯在手。稍有异动,便摔杯为号。左右刀斧手,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将左慈剁成肉泥。终归,防人之心不可无。饶是蓟王,亦屡次三番,中仙门奇术。若非吉人天相,险长睡不醒。曹孟德自虑,并无蓟王这般,天命傍身。能屡次逢凶化吉。自当,防微杜渐,坐不垂堂。
捧杯在手,亦是震慑。
左慈,久历红尘,焉能不知。这便如实相告:“王上虑,端午之乱,另有仙门蛊惑。故遣下臣,为司空除祸。”
“善。”既出蓟王,曹孟德自不敢违命:“四海令,意欲何为。”
“司空只需,如此如此……”左慈低语言道。
曹孟德依计行事,不提。
南阳,宛都宫。
闻甄都遣使,史侯遂大殿相见。
见使者,乃是司空司直程昱。史侯,心知事成矣。
不料,待见程昱转呈,合肥侯手书。史侯,目瞪口呆,如遭雷击。史侯,乃出何后。自幼长于史道人门下。宫中旧事,一概不知。然待合肥侯被废。史侯称帝。二宫之事,皆是亲临。尤其,为除二戚之患,假充史道人,暗中联络群雄,笼络贼臣董卓。见事不可为,二宫太皇,假送嫁之名,行陈仓暗度。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舟入函园,华云号上。王美人贵子,终为何后所截。
彼情彼景,历历在目。
然,绞尽脑汁,穷尽奇思。如何能料想。逐鬼童子所遮,非只王美人,贵子一人。另有董太皇,所生孽种,亦混珠其中。
叔父亲笔手书,断不会有误。若句句属实,大汉帝位,非我莫属。
心念至此,史侯居高下问:“曹司空,何意。”
“禁中隐秘,非司空所知。”程昱,谨慎作答。
“时,董太皇,诈言有疾,实为产子。”史侯忽问:“永乐诊籍何在。”
程昱,伏地奏曰:“诊籍在太医令手。兹事体大。下臣,不敢私取。”
言下之意。永乐诊籍,曹司空必已取得。然因涉宫闱隐秘,故不敢带出甄都。言外之意。永乐诊籍,曹司空必已私窥。至于,董侯出身,恐已成定局。
“诊籍,何所书?”史侯脱口而出。心中急迫,不言自喻。
“下臣,实不知也。”程昱伏地答曰。
史侯眼中,一闪利芒:“司直非不知,实不欲(言)也。”
“王上,明见。”程昱以头触地,极尽谦卑。
除非,史侯亲临甄下。否则,永乐诊籍,必不得而知。此时入甄……
史侯,天人交战,权衡利弊。
下窥手中书。心动忽生:“合肥侯手书,司空何以得之。”
程昱,心中窃喜,而色不变:“王上既问,下臣不敢不言。乃淮南袁公路,遣使为之。合肥侯,欲说司空……”
“南渡迎帝。”史侯,一语中的。
“然也。”程昱,五体投地。
待余音落地,殿中寂寂无声。程昱正不知所以。忽闻异香扑鼻。一息之后,头晕目眩,昏昏欲睡。
耳畔忽起,诡异人声:“你是何人。”
“程昱。”
“家在何处。”
“东郡东阿。”
“今为何职。”
“司空司直。”
正是史门不传之秘:摄魂术。
史侯为求万无一失,遂亲施此术。凡有所问,程昱无有不答。
奈何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待问及“永乐诊籍”,程昱忽浑身颤栗,绝口不提。任凭史侯如何逼问,皆不吐露只言片语。
史侯唯暗自慨叹,道行不济。可惜史夫人蛰伏甄下,不在南阳。若在,必可令史侯,如愿以偿。
见事不可为,史侯遂施以醒药。命人将程昱,扶入偏殿安睡。
曹孟德,奇货可居。
无怪,合肥侯,亦动心。董侯非出汉室,真乃天赐良机。可名正言顺,行拨乱反正。先帝前后二诏:兄终弟及,父死子继。故,合肥侯,史侯、董侯,三帝轮替。
董侯若废。
“麟子即位。”史侯幡然醒悟。
细思恐极,冷汗淋漓。唯恐机关算尽,反为他人做嫁衣。
史侯这便定计:“速召大将军入宫。”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