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多多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多多书院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地主 > 第207章 暴尸三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两朝元老褚遂良就这样狼狈的被拖出了朝堂,殿中的宰相们知道,如无意外,褚遂良这辈子都别想再进入这座政事堂议事大厅,甚至这辈子可能都回不到大唐的权力中心长安城了。

新贵派李义府、许敬宗等人是满脸兴奋,这是一场极有意义的胜利,这标准着过去高高在上的元老们也不过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而已。褚遂良倒了,剩下的几个又还能坚持多久,以后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御史大夫宇文节眼里更是露出了大仇得报的得意,虽然做为宰相,他本来不应当这样小器,可当初他做侍中的时候,可没少被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这对搭档合伙坑害,上次要不是皇帝力保,那么现在呆在潭州当都督的可就是他了。

李绩和长孙无忌都沉默着,两人做为主持朝政的重臣,今天表现都一般。

“陛下,褚遂良既被罢相贬官,那么中书令一职空缺,中书省不可一日无长官,还请陛下早选任贤良。”许敬宗趁热打铁。

在唐初之时,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是宰相之首。但在贞观末年开始,左右仆射被削弱,中书令成了龙头老大。褚遂良被赶出朝堂,中书令这一要职空缺,谁不盯着?

许敬宗眼下职务是中书侍郎,正是中书省次官,他巴不得自己更进一步。哪怕当上了中书令上面还有知中书门下二省事的长孙无忌,和知尚书省事的李绩,那他也一样能在宰相里排到第三的。

不过李治显然有他自己的打算。

“太师长孙无忌检校侍中,加封扬州大都督。”

“太尉李绩检校中书令,加封并州大都督。”

“于志宁迁尚书省左仆射,许敬宗迁尚书省右仆射。”

·······

出人意料的任命,甚至事先没有跟宰相们商议过,突然抛出来,而且明显就是不容更改之意。

长孙无忌和李绩仍然是同中书门下三品衔宰相,但两人有官衔里少了两个重要的职衔,一个是长孙无忌的知中书门下二省事和主持朝政,二是李绩的知尚书省事和主持朝政。

知,是唐朝官员任命的一个名词。朝廷对官员的任命用词里有许多种形式,比如拜、授、除、迁、转、进、贬、充、试、检校等,不同的用词代表不同的含义。

比如知,意为兼理某官职务,非正拜,由诏敕委任,无职不可由敕旨以他官知其事。

啥意思?

意思就是官职前加个知字,这就相当于不是正式委任,只是兼任一下某职,而且这种任命,不是通过朝堂正式程序,而是由皇帝的诏敕委任的,可以绕过政事堂和吏部的那套流程。

知尚书省事,相当于兼任尚书令的职事,但不等于尚书令的官职。知中书、门下二省事,兼管二省的事务,但不相当于中书令和侍中。这是李治诏敇委任二人的兼职,二人也各有本职。

现在,两人都没有这个知省事的职了。

李绩是检校中书令,检校,在此时是代理的意思,不是正式的中书令,是代理中书令此职,相比知中书省事,这还又有不同。虽不是正式官职,但不是兼职了,而且检校职,也一样要经过政事堂的。

长孙无忌也不再兼管中书和门下二省了,他现在只代理门下省的长官一职,只管一省。

之前两人头上的主持朝政衔也没了。

现在,理论上来说,长孙无忌和李绩这两个宰相,与其它政事堂的八个宰相一样,都是一样高低,没有谁高谁低了。

这相当于恢复到了过去的惯例,但在这个时候恢复,还是透露着不同的意思的。

“臣领旨。”

李绩没有犹豫,上前谢恩领旨。主不主朝朝政,他其实不在意,而从知尚书省事到检校中书令,换了一个省主管,但权力其实还更大些,毕竟如今是以中书省为主。

皇帝当初让他主持朝政本就是要平衡长孙无忌的,李绩哪会不懂呢。

倒是长孙无忌,怔怔出神好一会,也没有上前谢恩领旨。

从当年李治刚登基时的一人主管三省,到现在成了检校侍中,长孙无忌心情是复杂的。老伙计褚遂良刚倒下,他也紧接着被安排了。

“臣许敬宗谢恩领旨。”许敬宗见长孙无忌一直不吭声,自己倒有点急不可耐的上前谢恩领旨了。

尚书右仆射总比中书侍郎强,右仆射是尚书省的长官,侍郎只是次官,而且中书省还有两个侍郎,这能一样吗?

李治见长孙迟迟不应答,问,“太师可是有何意见?”

长孙无忌回过神来。

‘陛下,大都督之职向来由亲王遥领,臣不敢担任。”

大唐有都督府四十一个,都是在紧要之处所设立的。都督掌诸州兵马、器械、城隍、镇戍、粮廪、总判府事。职责就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

论起来,职权当初是极大,这是在隋朝总管府的制度上传下来的。

四十一个都督府,其中有五大都督府,以潞、益、并、荆、扬五州为大都督。

李治让李绩和长孙无忌担任扬、并大都督,其实也只是遥领,因为这两人为宰相不可能出京任职,跟其它大都督一样,由亲王遥领,也就是挂个名而已。

这都是惯例了,长孙无忌却要以这个为借口拒绝,名为拒绝大都督任职,其实是不肯接受皇帝对他的官职调整了。

“太师,大都督之职向来为遥领的。”李绩似好心提醒,其实是在告诉他,如今情况,你愿不愿意,这事情其实都是没的改变的。

政事堂里,现在还有十个宰相,褚遂良被拖出去之后,现在元老派和新贵派的力量对比,可是四比六。兼之这又是皇帝提出来的调整,有新贵派全力支持,长孙无忌同不同意又有什么区别呢?

可以说,一步错步步错,如今的朝堂上,长孙无忌是已经毫无优势。

于志宁这个时候也站出来领旨谢恩,接下了从侍中迁为尚书左仆射的任命。他不久前还是右仆射,被迁为侍中,没几天又被调回了尚书省了。于志宁话不多说,虽说也是元老派,但明显跟褚遂良有些不同。

他这个时候接旨,便让长孙无忌孤立无援。

接下来的政事堂宰相会议,便顺利的把宰相新调整给通过了,同时通过的还有对褚遂良贬官的决定,以及追查纥干承基罪行,将其尸体悬挂长安城门暴尸三日,并将蓝田关镇将赵持满斩首示众。

纥干承基自杀了也没有,依然要把尸体拉出来挂城头上暴尸。而赵持满也没落到好下场,处以腰斩!